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现实中,人们经常看到的查封房产、扣押车辆、冻结银行账户等措施,都是财产保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案点评     
该案是一起行政诉讼案件.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政府的婚姻登记机关受理当事人申请办理结婚或者离婚登记,发放相应证书的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登记当事人或其监护人具体行政行为,登记当事人或其监护人认为该行为违法,有权为该行政机关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依法撤销这一违法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日渐发展的今天,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措施,作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手段,越来越多的被当事人采用。在审判实践中,法院也常主动采取该措施。笔者现就财产保全措施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关于财产保全范围问题 民事诉讼法第94条规定“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与本案有关之财物”。该条应包含两个含义:一是“限于请求的范围”,二是“与本案有关的财物”。如何准确把握上述两点,本人认为: 1、人民法院实施财产保全应坚持合法原则,不仅保全条件合法,保全程序合法,保全措施合法,保全范围也应合法。“限于请求的范围”即只能小于或等于请求范围,不得大于或超出请求范围。 2、财产保全要坚持“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不仅要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全财物价额一旦超出诉讼请求额,势必损害被申请人的权益。在司法实践中,财产保全有两种倾向:一是财产保全申请人申请保全的财产价值,往往有意超出依法应该保全的价额。如将申请保全价额裁定为财产保全价额,被申请人事实上确已受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黄先生和武女士离婚时达成协议,女儿小燕由武女士抚养,黄先生每月要给小燕150元抚养费,因家里的住房及家电和常用的东西都留给了武女士,武女士需给付黄先生9万元财产折抵款。黄先生一直没有拿到财产折抵款,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法院执行过程中,黄先生和武女士达成和解协议,黄先生用应得财产折抵款折抵他应负担的小燕18周岁前的抚养费。后来,小燕上学了,生活费用增加了,她要求父亲增加抚养费至每月300元,遭到拒绝后,她将父亲黄先生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5.
河北某纺织机械公司沈健华问: 1995年7月17日,我公司与沈阳某纺织机械厂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根据合同规定,该厂为我公司提供纺织设备一套,价款为27万元,三个月内交货。我公司预付50%的货款,余款在收货后一周内一次性交付。合同签订后,我公司即交付了13.5万元的预付款。然而,该厂却以种种理由一拖再拖,拒不付货。由于对方一再违约,我公司不得不在某区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对方返还预付款并支付违约金。同时,我们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法院冻结了对方帐号及存款15万元。然而,在不久前,法院又告知我们解除了对被告的财产保全措施,理由是被告提供了担保。我们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已申请了保全,法院又给解除了?是不是法院在搞地方保护?  相似文献   

6.
魏敬乾 《实践》2013,(10):36-36
2012年6月,刘某与银行签订《个人最高额综合授信合同》、《个人额度借款合同》。同时,吴某与银行签订《个人最高额抵押合同》,合同约定吴某将其享有所有权的房屋抵押给银行,作为刘某借款的担保,且刘某、吴某和银行三方办理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之后,刘某从银行贷款181万元,贷款到期后刘某未按合同约定还款。为此,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对吴某提供的抵押物进行评估、拍卖以维护其合法权益。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依法向被执行人刘某、吴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告知未在法院指定期限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将对抵押财产进行评估、拍卖。这时抵押人吴某才着急,赶紧催促贷款人刘某还款,可刘某因没钱而无法还款。由于刘某、吴某未按执行通知书履行义务,法院依法查封了吴某的抵押房产。同时,法院再次告知被执行人刘某、吴某,  相似文献   

7.
《党建文汇》2011,(4):36-36
去年10月,孙女士向北京丰台区法院递交了一份申请书,称其母长期患有精神病,经常打骂家人,和邻居关系紧张,此外其母还经常生病住院,申请法院宣告其母无民事行为能力,由她作为监护人处理母亲的相关财产。法院受理后,委托鉴定机构对其母进行精神病鉴定,结论为精神和意识均正常,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最终,法官裁定驳回孙女士的申请。承办此案的法官说,因为母女俩发生纠纷,孙女士便试图通过让法院宣告其母亲无民事行为能力这种手段,获取母亲的房屋等财产。  相似文献   

8.
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应当主动向人民法院举证或提供证据线索,申请法院调取证据,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负有举证责任,但下列情况例外,原告不需举证或应由被告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舒炜 《廉政瞭望》2014,(8):30-32
法院执行与财产直接打交道,而且执行的强度大小与当事人的利益直接相关.所以执行环节成了腐败重灾区。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贵祥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合同的保全 ,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 ,允许债权人代债务人之位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 ,或者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法律行为的法律制度。它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和债权人撤销权。所谓债权人代位权 ,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权利而害及债权人的债权时 ,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 ,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之权的权利。所谓债权人撤销权 ,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危害债权的行为 ,可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为适应加强对债权人保护趋势的要求 ,规范我国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院作出的移送管辖裁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法院依职权主动作出的裁定,另一种是法院审查当事人管辖权异议认为当事人主张成立时被动作出的裁定。我国法规范尚未明确规定当事人对移送管辖裁定的救济路径,为更好实现当事人诉讼权利与法院审判权力之间的均衡配置,有必要探讨此问题。当事人对移送管辖裁定的救济路径依赖于移送管辖裁定的具体类型:在第一种类型下,因法院所作裁定并无当事人关于管辖权之意思介入,故此时应赋予当事人救济权,当事人有权向受移送法院而非移送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但不能直接就法院裁定提起上诉;在第二种类型下,根据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提出管辖权异议或者移送管辖申请之当事人的对方当事人对移送管辖裁定不享有上诉权。  相似文献   

12.
国内速读     
《当代贵州》2011,(22):26-26
五种情形被评定为烈士 8月1日起施行的《烈士褒扬条例》,明确了烈士评定的具体标准。包括在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执行反恐怖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牺牲的。抢险救灾或者其他为了抢救、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等五种情形。烈士褒扬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  相似文献   

13.
博览     
《正气》2001,(4)
与“诉”有关的法律解释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诉”字的使用概率可谓独占鳌头,概括起来,常用词语和解释就有如下之多:起诉——指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为。应诉——指被告针对原告起诉提出答辩的活动。撤诉——指诉讼提起人撤回已经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胜诉——指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得到法院有利于自己的判决。败诉——指诉讼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得到法院不利于自己的判决。上诉——指当事人对原审法院判决不服,依法向上一级法院请求重新审理的诉讼活动。申诉——指当事人对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行政裁决不服,依法向上级…  相似文献   

14.
某市甲公司向市工商银行借款 ,甲公司请求该市乙公司提供担保 ,乙公司同意以其一栋仓库库房作抵押担保。乙公司与市工商银行签订了抵押合同 ,合同未规定抵押期限。乙公司到市房产局办理了抵押登记 ,市房产局登记证明未填写抵押期限。甲公司凭抵押担保得到市工商银行一年期贷款100万元。借款到期后 ,甲公司未能还贷 ,市工商银行起诉甲公司 ,法院判决甲公司败诉 ,市工商银行申请法院执行乙公司的仓库房屋。乙公司得知法院要对仓库房屋进行执行 ,即以仓库房屋已过抵押期为由 ,提出执行异议 ;法院向市房产局发函调查乙公司仓库房屋的抵押情况…  相似文献   

15.
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或调解书生效后即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16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判决或调解书,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因此,执行的提起有两种情况,一是申请执行,一是移送执行。申请执行是由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经人民法院受理而开始的执行;移送执行是审判员依职权主动移送执行员执行。实际生活中,执行一般通过  相似文献   

16.
《当代工人》2011,(19):27-27
问:辽宁尚予 ——请问我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付劳动者工资的栽决不服,能向法院起诉吗?如果起诉的当事人有一方撤诉了.案件还继续审理吗? 适用文件:《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法释[2006]6号 答:如果你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  相似文献   

17.
《党风与廉政》2000,(4):44-45
私下协议“离婚”: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并未解除婚姻关系。当事人如果在私下协议离婚期间与他人结婚或形成事实上的婚姻,则构成了重婚罪。  相似文献   

18.
公民、法人因民事、法律纠纷诉至人民法院,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若一方当事人没来得及上诉,又发现法院裁判中存在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法定情形,可申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法院的错误裁判。这是我国民事诉讼流程中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设置的一道救助机制,也是检察机关履行民事法律监督权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北京支部生活》2008,(1):68-68
我的朋友张某因做生意借了我10万块钱,由于张某到期不还钱,我起诉到法院,法院判令张某归还本金和利息。谁知他仍然不还钱,我又申请执行。由于没有经验,我只申请执行10万元,并没有要求执行利息,如今执行已经完毕。请问现在我还可以申请执行利息吗? 陈法官:因债所产生的利息既然是判决的内容之一,那么与本金一样,也能够申请执行。  相似文献   

20.
为民 《支部生活》2009,(3):40-40
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都具有强制效力,不管当事人愿意不愿意执行,都得执行。在刑事案件中,被判处各种刑罚的罪犯,不管其本人主观愿望如何,都得按法院的判决予以执行..在民事、经济等案件中,执行首先要靠当事人自觉进行。如不执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也可以自己决定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方法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