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黎淳是岳阳华容县人。他是明代科举考试中唯一的湘籍状元,官至礼部尚书,明代湘籍名人如李东阳、刘大夏、杨一清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李东阳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先生清德重望,诚可谓一代伟人矣!”  相似文献   

2.
他身无分文,别人却称他“千万富翁”,因为他一个人收藏着一座城的历史。他说:“这是我一辈子的追求,一生最后的奔波。”  相似文献   

3.
《党史纵览》2010,(1):55-55
毛泽东曾说:“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一些猴气,是为次。”这里的虎气,即是一种不屈服、不依附、保持独立人格的英雄气。所以,他对梁鸿“不同人热”的品格十分推崇。  相似文献   

4.
陈安国 《新湘评论》2010,(13):47-49
茶陵派是明代中叶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茶陵这样一个不大的地方之所以成为一个著名文学流派的发祥地,就是因为该派的代表人物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与茶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5.
陈安国 《学习导报》2010,(13):47-49
茶陵派是明代中叶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茶陵这样一个不大的地方之所以成为一个著名文学流派的发祥地,就是因为该派的代表人物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与茶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6.
在中共山西省委九届一次全会的讲话中,省委书记张宝顺把从政行为与煤炭品质联系在了一起。他说: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山西人民对煤炭有着特殊的感情。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以煤炭为题,寄情言志。古人把煤炭称为“太阳石”。明代政治家于谦把煤炭喻为“乌金”,用“藏蓄阳和意最深”、“但愿苍生俱饱暖”等诗句对煤炭的品格加以赞赏。煤炭的可贵品格,值得我们借鉴发扬。我们要以煤为鉴,蕴涵忠心,品质坚韧,发光发热,造福人民。把从政行为与煤炭品质紧紧联系在一起,张宝顺是否第一人,我不敢妄言。不过,他的这番话,确实是富有新意,发人深思的。煤炭,别…  相似文献   

7.
名不见经传的湖北通山县天然石材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已办起8家三资企业。一个只有100余人的小厂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外资?许多外商道出缘由:“厂长品格也是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8.
《湘潮》2007,(2S):F0002-F0002
按照中共湖南省委领导关于系统整理湘籍党政军领导人资料的指示精神,省委党史研究室从2004年起抓紧组织“中共湖南人物丛书”编写工作。2007年初,《中国共产党湘籍中央委员》、《湘籍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书陆续编印出版。  相似文献   

9.
伤心的结局     
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男孩在路旁嚎啕大哭,他问这孩子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我刚才不小心丢了十块钱。”那人见他哭得如此难过,就从口袋中掏出十元钱送给这个男孩。可是没想到那个小孩哭得更加伤心。那人大惑不解,就问小孩:“我刚才不是已经给你十块钱了吗,为什么还哭呢?”小男孩回答:“假如我不丢掉那十块钱,我现在已经有二十块了。”故事短短,启迪深远。是的,如果一个人被贪婪主宰了自己的心灵,等待他的只能是“伤心的结局”。没有得到时贪婪者是“伤心”的。贪婪者手伸得老长,一味向着这个世界索取。当他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  相似文献   

10.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非常突出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研究“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毛泽东思想”这一课题,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坚持毛泽东思想的长远指导地位。研究“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毛泽东思想”这一课题有必要首先弄清“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概念的界定、“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毛泽东思想”命题的科学内涵及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庆刚 《党的文献》2012,(5):119-122
1956年9月13日,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陈云被提名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会上,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陈云:“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我过去还有些不了解他,进北京以后这几年,我跟他共事,我更加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毛泽东是以政治家、战略家的眼光来评价陈云的,其中蕴含着毛泽东对陈云思想方法和品格风范的肯定与赞赏。  相似文献   

12.
提到邓小平的经历,几乎所有的人会伸出大拇指:三落三起,了不起!外国人佩服地说,邓小平是“打不倒的小个子“。1979年1月29日,在卡特总统欢迎邓小平的国宴上,邓小平曾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有资格获得金牌。”的确,三落三起,最能体现邓小平大政治家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而他“三落三起”所彰显的胸怀、智慧和意志,能给我们以深刻而永恒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情注企业,爱洒社会,为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这就是湖南创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玉其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企业家也要讲政治:从两条横幅说起1998年6月30日,江泽民主席亲自率团赴香港,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当专机抵达启德机场时,湘籍在港企业家罗玉其领队打起两幅醒目的大红横幅:“江主席辛苦了”,“香港市民爱戴您”。刚刚走出机舱的江主席夫妇站在舷梯上,望着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香港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蜂拥而上,争先抢拍这一珍贵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2,(21):40-41
如此“淡定” 不久前,杭州江北庄桥大街发生车祸,一辆吉利轿车坠河,车内3人被困水中。但当时司机余某除了自救,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营救妻女,最终妻女死亡。更让人心寒的是,余某在妻女死亡几个小时后就电话联系自己的情人:我现在恢复单身。有资格追求你了,一定要把你追到手。此外,他还致电保险公司申请赔偿。余某现已被指控故意杀人罪、保险诈骗罪两个罪名,余某均已承认。  相似文献   

15.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任职期间,常于下午4时在白宫宴请国会议员,计议国事。只要规定时间一到,他不管人是否到齐,便按时开宴,哪怕只有他一个人也是如此,这往往弄得迟到者十分尴尬,而华盛顿却不客气地说:“我的厨师只问预约的时间到了没有。”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07,(2)
按照中共湖南省委领导关于系统整理湘籍党政军领导人资料的指示精神,省委党史研究室从2004年起抓紧组织“中共湖南人物丛书”编写工作。2007年初,《中国共产党湘籍中央委员》、《湘籍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书陆续编印出版。《中国共产党湘籍中央委员》一书40万  相似文献   

17.
慧冰 《广东党史》2004,(2):22-25
陈赓大将是一位叱咤风云、战功显赫的将军,同时还是一位情感丰富而真挚的人。他爱兵士,恋妻子,疼儿女,真情流露,从不掩饰。透过他的情感,可以感受到他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陈毅曾这样描述陈赓:“他像一个玻璃杯,从里到外都是清楚的,透明的。”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阅读文学作品时,我特别欣赏、敬重那些忠诚、正直而锋芒毕露的人:明代海瑞痛恨奸臣严嵩专权乱政,猖獗无忌,责备监察御史吴时中不敢上疏,吴时中说:“你敢吗?”海瑞怒曰:“要是你这身‘獬豸’袍服穿在我身上,看我敢不敢!”吴时中哑口无言。宋人张孝祥,举进士后即上疏请昭雪岳飞,为秦桧所忌,其好友劝其不可锋芒毕露,张答曰:“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知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今人闻世震在任辽宁省省长时,在省直机关处以上干部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某些领导…  相似文献   

19.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还说:“我没有大刀,只有一支笔……”确乎,鲁迅就是用他的一支笔而充当了中国的脊梁的。他的笔,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不屈的、坚韧的战斗和永无止境的开拓,他的不懈的、执着的追求和永不停止的进击,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中国革命,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都是脊梁,都是大刀,都是极可宝贵的财富,都表征着真理与正义。“从喷泉里出来…  相似文献   

20.
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是我国北宋中期一位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政治家。千百年来,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包青天”,而贪官则痛骂他为“包黑子”。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纵观其一生,“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是包公毕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