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夫 《新湘评论》2002,(2):44-45
1919年,罗荣桓已经17岁了,他在长沙读书参加进步活动的一些情况,也或多或少地传到了他父母的耳里。说实话,罗荣桓父母对他是寄托着很大的希望的。因为在罗国理的六个儿子中,知书识礼的只有老三罗壬申、老五罗荣桓和老六罗湘。罗湘当时年龄尚小.老三罗壬申的身体又一直不好,并且已于1919年病逝。所以,罗国理认为。  相似文献   

2.
正罗荣桓是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他一生恪尽职守,被誉为"政工巨匠"。在家庭生活中,身为党的高级干部的罗荣桓更是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同时也教育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要做老实人、干老实事,对党绝对忠诚,时刻为人民服务,抵制特权思想。"永远做老实人"罗荣桓自从投身革命,便将生死置之度外,更是从来没有想过将来飞黄腾达升官发财。1937年秋,作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奉命开赴抗日前线。临别前,他对新婚不久的妻子林月琴叮嘱道,要永远做老实人,忠诚于党的事业。"永远做老实人"不仅是罗  相似文献   

3.
程世刚 《党的建设》2008,(11):61-61
罗荣桓出生后,父亲罗国理按照族谱的行辈,给他取名慎镇,字雅怀,号宗人。1914年,罗荣桓家斜对面的一个祠堂里,办了一所小学,叫罗氏岳英小学。学校一开学,罗国理便把儿子从私塾转入高小一年级读书。岳英小学第一任校长罗炳文,  相似文献   

4.
<正>罗荣桓元帅是十大元帅中最早去世的帅星,是唯一一位政工干部出身的元帅,是唯一一位在国内上过大学的元帅。对于这位早逝的元帅,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他都有评价:毛泽东说:罗荣桓是个老实人。邓小平说:罗荣桓是个厚道人。江泽民说:罗荣桓家风严谨。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7,(9)
正众多将领都把罗荣桓看作是党内不可多得的一位忠厚长者,对他十分敬重。罗荣桓看上去不像个战将,是因为他的长方脸上,戴着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再因为他从事政治工作的时间长,多次担纲政委和政治部主任的角色,人们有时爱称他为"政治元帅"。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和东北野战军担任政委时,他和林彪被统称为"林罗"。罗荣桓被毛泽东称为老实人,平时话语不多,为人谦和、不虚言,与人相处讲究团结,但一遇到关键问  相似文献   

6.
15、“战锦方为大问题”抗日战争胜利后,罗荣桓根据中央的指示,与林彪一道率领数十万大军,沿着传说中八仙过海的路线,踏上了东北这块黑土地,先后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在东北期间,林彪专务作战,对其他事情,如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等很少过问,这都落在了罗荣桓的肩上。他除了组织好司、政、后各方面的工作外,还主动地为林彪指挥作战出主意、想办法。1948年9月12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辽沈战役正式拉开序幕。林、罗指挥东北野战军先…  相似文献   

7.
罗荣桓元帅故居位于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其主要纪念设施有:异公享祠、南湾古戏台、罗帅母校、罗帅铜像纪念广场、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等。罗荣桓故居———异公享祠,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单层二进五开间设外廊,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建于1914年。1915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8.
罗荣桓元帅是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的一生,襟怀宽阔,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他的身上始终体现着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民公仆的崇高品格。  相似文献   

9.
罗荣桓元帅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不仅以卓越的军事指挥名闻中外,而且在读书学习上也为全党全军,尤其是高级干部树立了楷模。他那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和感人肺腑的事迹,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10.
(一) 因为战争关系,罗荣桓35岁时,还没有解决婚姻问题。他的老战友们,都主动地要为他找个合适的女同志。 有一天,许建国对爱人刘桂兰谈起罗荣桓的个人问题。刘桂兰对罗荣桓也比较了解,知道他这个人非常老实忠厚。许建国一提这件事,刘桂兰马上想起了自己的同学林月琴。 林月琴是安徽人,长征时在四方面军,当过工兵营长,为人娴雅、大方,性格热情、开朗,这时正在中央党校学习。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10):85-87
罗荣桓元帅是十大元帅中最早陨落的帅星,是唯一一个政工干部出身的元帅,是唯一一个在国内上过大学的元帅。  相似文献   

12.
13、惠及生人肉白骨,至今歌颂满湖西1939年秋,罗荣桓逐渐把注意力转向鲁南地区,即当时的山东省津浦路以东、胶济路以南的广大地区。10月初,当他正准备率大部队向鲁南转移的时候,突然接到电报,说位于苏、鲁、豫、皖的(微山)湖西地区,苏鲁豫区党委又在搞什么“肃托”(即肃清托派),并抓了许多人,有300多人无辜被杀。就连时任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兼第四大队大队长的梁兴初、支队独立大队政委郭影秋等部队领导,也被当作“托派”抓了起来。罗荣桓接到电报后,心急如焚。他一边拍电报给主持“肃托”工作的王凤鸣,命令其立…  相似文献   

13.
17、解放后我军首任总政治部主任北平解放后,罗荣桓终于因劳累过度而再度病倒了。这样,当第四野战军继续南下时,他作为政治委员却不得不留在天津治病。1949年6月,罗荣桓被任命为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华中军区(后改为中南局和中南军区)政治委员后,准备立即南下。可是,这时天津名医朱宪一又向罗荣桓发出了病情“警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便通过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报告了中央。中央立即决定要他转到北京继续休养。这年的八、九月间,病情稍有好转后,中央决定他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罗荣桓得知…  相似文献   

14.
《求是》2002,(23)
罗荣桓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他从担任连队党代表到总政治部主任,经历了我军政治工作初创、逐步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在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他以政工干部身份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今年11月26日,是罗荣桓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值此,我们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和革命风范,学习他高尚的思想品德、优良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加强新时期我军思想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罗荣桓同志把确保…  相似文献   

15.
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罗荣桓是党中央提名的10名元帅之一。当罗荣桓知道后,立即给毛主席写信,说自己参加革命较晚,贡献不大,不要提名他为元帅。但是,党中央、毛主席深知罗荣桓,还是授予他元帅军衔。罗荣桓十分感慨地  相似文献   

16.
19、故乡行1956年2月,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彭德怀同志,收到了罗荣桓元帅的辞职报告:“彭转军委并报中央主席:我长期身体不好,不能工作,而又挂名很多,精神上极感不安,请求解除我总政治部主任及总干部长等职,以免妨碍工作。”原来,从1956年以后,由于劳累过度,罗荣桓的心绞痛反复发作,有时甚至一天几次。时间一长,罗荣桓元帅担心贻误工作,就向中央和中央军委写了辞去总政治部主任的报告。同时,他在报告的后面还向军委建议,由谭政接替总政治部主任一职。彭总收到罗荣桓元帅的辞职报告后,感到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特别是党的…  相似文献   

17.
罗荣桓元帅是十大元帅中最早殒落的帅星,是唯一一个政工干部出身的元帅,也是唯一一个在国内上过大学的元帅。对于这位早逝的元帅,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有很高的评价:毛泽东说:罗荣桓是个老实人。邓小平说:罗荣桓是个厚道人。江泽民说:罗荣桓家风严谨。毛泽东一生为4个人专门写过诗,一个是他的妻子杨开慧,一个是元帅彭德怀,一个是中国著名女作家丁玲,还有一个就是罗荣桓元帅。罗荣桓从秋收起义起就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闹革  相似文献   

18.
《新湘评论》2002,(9):44-45
北平解放后,罗荣桓终于因劳累过度而再度病倒了。这样.当第四野战军继续南下时,他作为政治委员却不得不留在天津治病。1949年6月,罗荣桓被任命为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华中军区(后改为中南局和中南军区)政治委员后,准备立即南下。可是,这时天津名医朱宪一又向罗荣桓发出了病情“警报”。  相似文献   

19.
阿荣 《新湘评论》2002,(4):44-45
1929年3月,罗荣桓随红四军首次入闽。部队到达福建长汀后.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决定了分兵游击、发动群众的方针。与此同时,为了迷惑敌人,将部队番号作了改变。团改为纵队,营改为支队,连改为大队。罗荣桓所在的三十一团三营改为三纵队九支队,他仍担任九支队党代表。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08,(3)
罗荣桓元帅是十大元帅中最早陨落的帅星,是惟一一个政工干部出身的元帅,是惟一一个在国内上过大学的元帅。对于这位早逝的元帅,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