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民族精神也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增强自己的时代品格。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离不开优秀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滋养,而伟大的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也离不开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中国梦、强军梦的引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和国防科技工作者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奋进在民族复兴和强军富民的伟大征程上。为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进一步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与中航工业南京机电联合举办"空中加油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活动。一、征文主题此次征文以歌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为主题,通过重大事件、历史回顾、经典瞬间、感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绵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培育、继承、发展起来了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是体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维度,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时代价值,始终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铸就伟大的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主要是大力提倡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自主创新精神和开放包容精神。对民族精神进行系统总结与归纳,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这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9)
长征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寻求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今天,长征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精神;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实事求是、灵活应变、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能力;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精神;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这一漫长的成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之所在,成为各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成为鼓舞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 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团结、抗战、进步三个一以贯之的主题上。争取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众多民族的伟大国家,中华传统文化绵延博广、海纳百川。根植于这一民族基础和文化土壤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在漫长的中华各民族历史演进历程中,许多有不同血缘联系的人们,通过地缘、政治、语言、文化、经济、信仰等多方面的联系,在互相交往、互相吸引、不断融合、不断认同中逐渐形成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民族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华民族精神既源远流长,又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人类的生存和文化的发展又都是在一定空间进行的,必然存在着地域性和地域差异。因而,产生于这一差异基础之上的地域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是被中华民族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集中反映,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思想智慧和意志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实施  相似文献   

9.
继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不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在抗日战争中孕育和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撑。回顾抗日战争的悲壮历史,研究总结伟大的抗战精神,对于新形势下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伟大振兴的胜利之本。新时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是要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国情和区情、中华民族团结史、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反分裂反渗透、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等教育,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面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长征精神跨越时空,直到今天依然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本期"习近平用典"特摘编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的经典名句,与读者学习共勉。  相似文献   

12.
李勤德 《团结》2004,(3):45-46
中华民族精神,是从民族优秀文化中孕育出来的,是从民族的传统思想里经过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既有哺育培养优秀华夏儿女的作用,同时,在这种文化精神的营养中得以成为伟大人物又充实丰富和推动了中华文化精神。孙中山先生正是依照这种模式而和中华民族精神密不可分。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自述说:“文、爱国若命”。爱国主义是他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爱国主义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体现为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把爱国主义与振兴中华联系起…  相似文献   

13.
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二次创业之魂,更是油田二次创业力量之源。铁人不仅是油田的骄傲,更是一个民族的英雄。铁人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缩影,在油田二次创业的实践中,只有弘扬铁人精神,才能构建油田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是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文化观念综合作用、长期积淀、不断塑造的结果。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特定形态,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现实基础和时代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更有其特定的方式。只有完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既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又培育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要论摘登     
《求知》2017,(8)
<正>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06,(11):45-45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浓缩了革命先辈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顽强毅力和大智大勇,以及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成长壮大的强大生命力。这些特质既是中国共产党夺取胜利的强劲内驱力,也是带领人民走向伟大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团结》2003,(6)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政治精神、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互动发展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多难兴邦”。一个伟大的民族,没有哪个不是在战胜一次次的人为或自然的灾难中走向成熟、进步的。在这种进步中,最根本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不断升华。人类的民族精神的内容,涵盖了人类精神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但从大的形态看,不外乎政治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三种。政治精神是一定时期的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秩序的价值判断、认识状况等精神层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7)
文化自信理论的提出是中共文化建设思想不断发展的结果,是中共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正面回应社会需求和人民呼声的体现。在当代中国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3)
长征精神是老一辈的共产党人在革命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它作为我们党和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长征精神所体现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不可或缺;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在传承长征精神的优秀共产党员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依靠群众和牢记宗旨在党的建设中仍然需要积极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新时期,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