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民生建设目标是和谐型民生。和谐型民生突破了温饱型民生、小康型民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实现与物质生活丰富的局限,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谐型民生的建设应当是以民生的改善、国民福祉的实现作为最高标准,以加强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四大领域建设为着力点的综合性实践工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的重要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也需要强有力的精神驱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而生态文明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从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全面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理论基础;并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内涵,即生态和谐、生态生产力、生态政治、生态民生和生态素养理念;且研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生态践履,有利于推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赵芳  张俊霞 《理论导刊》2008,3(3):54-55
价值目标,是指人们活动所希望达到并积极追求的一种目标或者理想境界.十七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相应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也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据此,我们认为共富、民主、文明、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大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础,具有明晰的逻辑维度。从价值逻辑看,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人民利益、国家目标三者的有机融合;从理论逻辑看,集萃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传统民生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玄圃积玉;从实践逻辑看,耦合了中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经验和新时代民生实践、科学方法、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就是动员凝聚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八个字,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最广大人民的价值意愿和价值选择,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一现实目标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探索历程,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史苗苗 《学理论》2014,(6):109-110
孙中山所构建的和谐政治是基于"天下为公"和"五族共和"的全民政治,人民当家做主,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天下为公"实现的是政治和谐的深度,"五族共和"实现的是政治和谐的广度。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来全面深入地阐述孙中山的政治和谐思想,为弘扬"依法治国",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友爱、平等奠定基础,为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空想社会主义重大贡献在于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目标作出选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奠定了社会主义科学基础并明确了社会主义最高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社会主义价值目标选择决定社会主义道路的类型,以往对于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实际是对其价值目标没有完全搞清楚,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失败的深层原因之一在于价值目标选择和调整有误,社会主义改革和特色社会主义探索都是对传统价值目标的选择进行调整。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流变是一个从基本价值目标选择开始,中经最高价值目标确定,到核心价值目标和人类共同价值目标日益清晰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是民生工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将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融入到百姓的平常行为,才能实现价值目标,让百姓养成"好活法",过上"好日子"。2014年伊始,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明办策划发起了"日行一善"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市民群众随手而为日常小善,在实践中养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正>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交通工具和民生工程。新疆铁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族人民群众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国梦"这个总目标,乌鲁木齐铁路局要充分认清在实现"中国梦"和落  相似文献   

10.
蔡扬波  王栋 《理论导刊》2012,(7):38-40,50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原则和核心价值。但受收入分配体制等因素影响,我国贫富差距仍然有扩大趋势,这会严重影响国家社会和谐稳定、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任务的真正实现。为此,必须根据国情把着力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作为国家战略选择,通过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加大行政执行力度等措施,确保收入分配机会与结果公平公正,使缩差共富目标尽早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具有总揽全局的地位,并把民生福祉作为"落脚点"。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包含的目标为主线,民生幸福意蕴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维度中: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根本转变,建成世界经济强国承载民生幸福的物质维度;政治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成社会主义民主国家蕴含民生幸福的政治维度;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囊括民生幸福的精神维度;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民生幸福的社会维度;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初步建成绿色中国内含民生幸福的生态维度。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这一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顺利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和物质保障。新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进程中,确保人民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推进民生工程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同时坚持"人民主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民生的逻辑生成。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发展并不能自然导致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为"科学性"所规定,才能实现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统一。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因为只有通过人本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民生视角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关键。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目标,其主要的目的和民生功能是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凝聚力的提升,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把准国家安全历史方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奠定实践基点;创新国家安全指导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奠定理论基础;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完善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健全工作机制;构建国家安全法治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奠定法治基础;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明确中心任务。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推动下,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全方位、多领域协同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留给后人的思想遗产,比较突出者有两项:一是民族平等、国家统一思想;二是关注民生幸福、实现国家富强的理念。其"爱国统一"思想对于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其关注民生幸福、实现国家富强的理念,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和谐有赖于财产的和谐,物权法为财产的和谐奠定了法治基础。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权法承担着塑造社会主义公有制之实现模式的重任。这一由物权法所界定的公有制实现模式,本质即在于公有制主体的民事主体化与公有制财产的民事权利化。由此决定了物权法上的"平等对待"与"一体保护"准则,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要求,也是社会和谐的要求。物权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就是"定分"与"息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黄丽景 《学理论》2013,(6):142-143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专注民生发展、报道平民生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三贴近"原则并受老百姓喜爱的新闻模式。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了"公共服务性"、"倾向民生性"、"人文关怀性"的价值呈现,尤其是其报道过程中的平民视角,更是引起了老百姓的文化共鸣,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导致民众凝聚力出现不足。基于民生新闻的不足出发,着重讨论民生新闻的价值呈现,并针对民生新闻的不足提出优化民生新闻发展的路径选择,为民生新闻的发展创新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民生是城市内在的价值属性,城市因民生而产生,因民生而发展,因民生而美丽,改善民生是城市化的灵魂。然而,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却往往偏离民生这一根本价值,出现严重的"城市病",因此,推进城市化建设应该在价值意识上从以城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在价值目标上从GDP增长转向民生发展;在价值主体上从特权精英转向平等大众。只有实现这"三个转向",才能使城市化回归民生价值,建设真正的民生城市和幸福城市。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实际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和谐哲学"。"和谐哲学"的核心,在于倡导一种互助、合作、团结、和谐、稳定、有序的价值取向。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以"和谐哲学"为指导,把和谐作为一种根本和长远的价值目标,在和谐与不和谐两种因素的矛盾运动中,坚定不移地朝着社会更加和谐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