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良的本质特征与类型善良是古往今来被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优秀的道德品行和美好的道德风范。善良是伦理学中的主要道德范畴,有以下基本特点:(1)它是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一种文化根基,也是一个民族特定的生存智慧。(2)它是人类良知和良心的集中体现,追求人类自身完善,追求社会进步,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是道德的基本品格和基本的价值取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10)
先秦儒学以"仁"为核心,"仁学"即"人学",是研究人的学问。孟子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来界说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良之心,这也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道德的萌芽,孟子以此来区分人与禽兽;在人的价值方面,孟子提出"天爵"与"良贵"之说;在人格修养方面,孟子提出"大丈夫"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的人学思想,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角度,对当代的道德教育仍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以道德动机为起点,引出了"德性""善良意志""出于责任与合乎责任"等概念,提出了道德义务论这一概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功利化的经济发展、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给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本文从康德的道德义务论出发,探究了"理性""善良意志""道德命题"和"命令式检验"在其道德义务论中的地位与关系。从德育内容、立德树人、道德评价三方面提出建议,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每天阅读《好人365》,都能感受到一股"爱的力量",这种力量宽人心怀,叫醒埋藏心底的善良,予人以宝贵的道德启示。"好人"是什么?他们是大漠中的清泉,给予人们惊喜和力量;他们是大海上的灯塔,带给人们方向和希望。同时,他们也是精神家园的"创业者",在道德领域打造出一个个"样板工程"。"好男儿"张树红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别样诚信":在一个残疾人身上,在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诚信美被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他的感人故事表明,诚信并非保暖之余的额外追求,而是一项基本的为人准则。张树红的事迹体现了弱势群体在  相似文献   

5.
坚守善良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是善良。有了善良,人类才会和动物不一样;一旦抛弃了善良,人很可能就会如猛虎,似豺狼,没有慈悲,没有友爱,没有真情,甚至连一些动物都会有的怜  相似文献   

6.
<正>善良让身心都受益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把善良称作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得到"、失聪的人"听得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慈悲心与利他主义研究教育中心(CCARE)发布的这项研究结果,更让我们看到了善良对人体健康的诸多益处。该研究显示,心存善良能够减轻疼痛感、加速伤口愈合、降低血压、减少紧张感等;在流感季节,善良还可以将人们患感冒的风险降低16%。另外,如果医生对病人心存友善,付出关爱,病人会更愿意听医生  相似文献   

7.
贫困首先是一种区域现象,区域理论成为旅游扶贫的基础理论.用区域理论来理解旅游扶贫,首先,旅游业发展是扶贫的基础;其次,"扶"是手段,包括"扶业"、"扶人"和"扶地"三方面内容;第三,"贫"是扶的对象,既指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又指经济贫困和文化贫困,实质是区域的欠发达状态.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建立贫困人口参与机制、产业整合、区域合作是区域理论视野下"旅游扶贫"的四项基本手段,是促使区域贫困状态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转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学赏析     
《侨园》2020,(8)
正【老子·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相似文献   

9.
"扶志扶智"作为新时代文化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在"造血式扶贫"的过程中激发扶贫对象主动脱贫的内在驱动力,继而以内生文化带动外部经济发展。"扶志扶智"的路径规划应确立"以农民为中心"的视角,根据农民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双层因子特质,通过道德建立表层"扶"的文化规范,继而在艺术调节机制的作用下提升农民深层审美能力,实现扶"志"与扶"智"路径规划下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0.
刘丽莎 《学理论》2014,(3):184-186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其作品中不仅探讨了道德的理性根源和组成观点,还着重强调了道德的实践部分——"道德人"的教育,也就是把"人"(a man)教育成为"道德人"(a moral man)的过程。对其教育著作《教育漫话》进行追本溯源,力求从政治、哲学等其他著作中收集他的道德思想,并将这些思想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模式来解释洛克"道德人"教育的内涵。希望这些论述和方法总结能够为中国道德教育如何有效开展提供可行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善良人性感知是对个体对他人人性善良水平的评估和总体认识。本研究采用"善良人性感知问卷"、"调节定向量表"以及"亲社会行为量表",对611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男生的善良人性感知得分总体低于女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青少年的善良人性感知受其调节定向的影响,促进定向主导的青少年的善良人性感知得分均显著高于防御定向主导的青少年;青少年善良人性感知与调节定向、亲社会行为及其各维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青少年的善良人性感知在调节定向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着一定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科政 《学理论》2013,(19):78-81
尼采立足于人的生命意志,批判了西方传统道德价值。他认为道德价值是人为的,起源于非道德的人类欲望;基督教与理性主义哲学的道德,设置了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与道德价值的分离,造成了道德上的虚无主义,并与人的自然本性相冲突。故而尼采否认任何客观的道德价值,主要以"善恶彼岸"的价值立场,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中心的自然主义道德,并提出了"超人"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2)
大多数人可能知道规范伦理学的一些道德理论的道德标准,但是对于这些道德理论的道德动机、动机基础或者说是道德约束力似乎很模糊,不过这是思考道德问题和全面理解道德理论不可缺少的。斯坎伦的契约论思想关于"正当与不正当"的基础,诉诸这样一种观念,根据他人不能有理由拒绝的根据向他们证明你的行为是正当的。  相似文献   

14.
列宁曾说过:善良的愿望可以把人们引向地狱.这是令人深思的.建国以来,曾经有不少善良的愿望引起过人们的冲动.如在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那一阵子,曾提出过一些脱离实际的口号.这些口号,现在看来很荒唐,但是当时人们不仅在喊,而且在听、在信、在传,直至刊登在我们的报刊上.至于"文化大革命"那十年,激烈的"革命"口号更曾激起过多少人的政治狂热!就是在这一两年,也有些同志用善良的愿望比较中国的现实,或认为改革、开放、搞活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作为人的本源性的活动,它体现了人的自由。在此,马克思确立了一种全新的自由本体论。他从"实践哲学"的范式去阐释自由,从而在唯物史观的地基上,揭示了道德与利益之间的辩证张力关系;指明了规范性的道德原则不是立基于超验实体,而是根源于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使马克思的道德哲学与其他道德哲学区分开来。马克思揭示了道德的根源、本质及功能,破除了西方伦理学史上长期存在的"道德幻象",从而使道德的本来面目得以呈现。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的道德而彰显了一种"真正的人的道德"——人的生存正义。道德不再是利益冲突的麻醉剂,而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真正的共同体之中,人与他人之间实现了内在有机的统一与和谐。  相似文献   

16.
康德在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中对于道德价值的说明历来引起诸多的不同理解,但都把义务概念作为解释道德价值的关键,都从康德在几个例子中所说的"纯粹出于义务的行为才首次具有道德价值"出发,认为出于义务动机的行为才是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本文想从对于道德行为的过分决定问题出发,讨论义务动机与道德价值的关系,但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究,分析道德价值的根源并不在于义务,而是认为道德价值的根源在于理性本体世界,而义务概念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是一个将适用于所有理性存在者的道德法则运用于人类这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之后产生的概念。进而指出把义务概念当作道德价值的核心概念来解释会引起对道德价值狭隘化解释的后果,而在这种理解的过程中,善良意志这个日常道德观念却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在其理论体系中虽有变动但无断裂。从一种层次论的角度,通过对马克思"实处世界"中的"道德生活""理论世界"中的"道德思想"和"理想世界"中"道德追求"的探讨,研究道德思想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底蕴式存在。在早期马克思那里,所谓的道德评价和道德谴责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非专门有意识地去做,涉及的道德含义也是一般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创立唯物史观时期及以后,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一直是隐含在整体理论背后的价值原则;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道德评价是更深层次的道德评价,包含了深刻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这一理论延续体现了道德理想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底蕴式存在。  相似文献   

18.
1.看见人家墙要倒,如果不能扶,那么不推也是一种善良。2.看见别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吧嗒嘴也是一种善良。3.看见劫匪,如果不能挺身而出,那么悄悄打个110也是一种善  相似文献   

19.
田杨 《学理论》2013,(20):54-55
当代中国存在着两性道德的不和谐现象,并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两性和谐道德文化的措施:发展生产力,促进两性道德文化的和谐;破除"男尊女卑"的传统道德性别观念,确立平等的道德标准;解放男性,建构两性和谐的道德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养心如养壶     
正"相由心生"源自一个劝人向善的典故,就其字面理解,是说一个人的相貌是由心灵决定的。一个经常生气的人,面孔必定是愁眉纠结的。一个开朗乐观的人,面孔上必定是喜庆舒展的。一个内心充满邪恶的人,面孔必定是阴晦冰冷的。一个内心充满善良的人,面孔必定慈眉善目的。以貌取人,当然不足取,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