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京政发[2015]5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坚持把稳定和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逐步形成了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陕政发[2015]26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  相似文献   

3.
<正>国发[2015]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进一步释放,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但也要看到,  相似文献   

4.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稳定之基。近年来,常熟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围绕"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一主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就业优先战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创业带动就业效应不断显现,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为服务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基本情况"十二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常熟市人力资  相似文献   

5.
<正>津政办发[2015]7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促进民生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稳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一)坚持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把稳定和  相似文献   

6.
<正>成府发[2015]27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推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民生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15]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4,(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鲜明指向。近年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务实创新,提出全面实施就业、文化、健康、平安、乐居五项惠民计划,努力在群众要求最迫切、经济社会关联度最高的领域实现新突破,促进"解困民生"向"普惠民生"转型。以促进就业夯实惠民之本。就业是当前最实际的民生课题,只有破解"人往哪里去"难题,才能为经济发展、民心稳定提供强力支撑。我们按照"党委政府主导、项目牵  相似文献   

8.
<正>内政发[2015]103号7月31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的根本举措。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精  相似文献   

9.
沈北新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开展了就业安民、医疗卫民、教育富民、文化利民、保障惠民等各项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新区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13]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吉林政报》2013,(13):25-28
国办发[2013]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  相似文献   

12.
易水 《创造》2015,(12):20-25
改革之变,民生为先;崛起之间,民生为大.民生改善,是地区发展的"现实温度".回望2015,云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全力填补民生"短板",扶贫攻坚、农村安居、就业帮扶、大病保险……一条条有力的举措正在深刻改变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一句句坚定的承诺让我们倍感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3.
<正>鄂政发[2017]4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2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10号)精神,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促进新经济发展和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稳定和扩大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继续提高财政支出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例。一是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新一轮促进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创业引领计划,抓好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业富余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和退役人员就业,确保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援助就业困难人员2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2万人。二是  相似文献   

15.
<正>就业是民生工程,也是系统工程。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不仅要重视目标的合理设定,更要采取有效行动,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发力,推动高质量实现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的目标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关系亿万劳动者的福祉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过去3年,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均超过1200万人,其中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比2022年多增38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2%,为增进民生福祉、稳定社会预期、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探讨解决失业、扩大就业的途径,研究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和谐之源。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尊严。近年来,我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成效明显,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预测表明,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年供求缺口在50万人左右;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18.
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宁政发[2012]21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加强职业培训,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  相似文献   

19.
建设高质量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是践行就业优先理念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目前安康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适应安康市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有较大的可提升空间。因此,文章在深入探讨安康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应当从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机制、落实政府政策保障措施、创新就业服务手段三个方面优化提升安康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效能,更好地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