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9,(11)
<正>我们家祖上是清代时跟着"闯关东"过来的。我祖父叫宋德新,一开始不是皮影艺人。因为影班必须得有做饭的,他就跟着影班走。到了晚上,我爷爷提着烧热的两壶水送到台上,给演员们喝。有时候,艺人家里有事或者有病,影班就缺一个角。我爷爷说:"我上去试试。"后来,他就不做饭了,跟着下去耍影了。  相似文献   

2.
墨随堂心迹     
林阳 《民主》2014,(10):F0003-F0003
<正>上世纪60年代初,还在上幼儿园的我让爷爷牵进书法之园。写得好,给一分钱,我尝到了什么是鼓励。爷爷端庄秀丽的楷书让我以为这是全世界最美的字,爷爷在历史博物馆写文字说明也是我向小朋友炫耀的资本。"文化大革命"初期,天下大乱,家中也不能幸免。在家人仿徨不安时,我的心早已飞向院里拍三角、玩冰棍棍儿的小朋友。此时,家里要求我每天放学用小楷写一篇文言文《愚公移山》。因为心里长草,字写得潦草,万分疼爱我的奶奶打了我一戒尺。我从此懂得,学习成绩固然重要,态度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周福志 《民主》2014,(7):38-40
<正>"如果我死后,皮影死了,我管不了,但不能我还活着,却看着皮影死了,所以再难也要做下去。"100多年前,王熙的爷爷的爷爷就是皮影戏艺人,清朝时常进京演出,地点在西山附近;100多年后,由王熙创办的龙在天袖珍人皮影艺术团,就坐落在圆明园南门的中华皮影文化城。尽管该团已是我国最大的皮影艺术团,拥有  相似文献   

4.
书祭     
说起来,我与书的姻缘还是小时候由我爷爷“包办”的。 爷爷其实是外公。他是文盲,但 懂得读书识字的重要。我三四岁的时候和爷爷最亲,有时离开了大人,不是喊着要爸妈,而是哭着叫爷爷。那时常常吵闹着要跟爷爷去小镇上卖菜。家乡的小镇临河而筑,而且是在沮河、漳河交汇的地方,很美,但距我们村有10里地。小孩子脚力不胜,爷爷就用这样的办法来满足我的要求:一副挑担,一边蝶栏里装着菜,一边箩筐里装着我。卖了菜,爷爷就买给我一些小人书。回家的路上,我还是坐在箩筐里,胡乱地翻着书,而挑担的另一头是用一块大石头跟我“搭配”着。  相似文献   

5.
正同行抄袭新东方模式并挤掉市场后,新东方的有些分校领导坐不住了,纷纷提出"复仇计划"。俞敏洪见势不对,说:"我常常喜欢开一个玩笑。马云和我都是做外语培训起家的,我俩几乎同时开了外语培训班,我一下子就开成了,第一年招了13个学生,第三年就有5000个学生;马云开了三年,他第一个班招了20人,第三年还  相似文献   

6.
《民主》2021,(5)
正图画书《小狐狸的百宝箱》取材于我的童年生活,是关于我的奇葩爷爷和超级奶奶的故事。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奶奶是捡宝高手。奶奶只要出门,从来没有空着手回家的——路边的野菜,坡上的柴草,工地上丢弃的一段铁丝……全都是奶奶的收获。小时候我特别爱跟着奶奶出门,  相似文献   

7.
井正萌 《各界》2022,(2):72-74
青云寺是陕北地区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合一的大型寺观,位于陕西榆林市区东南六公里的青云山上.十年前我偶然得知爷爷井岳秀和青云寺的故事,便心怀好奇前往探访.行至入口处,看到榆林青云寺的介绍,便迫不及待地寻找爷爷的名字.当看到井岳秀民国八年(1919年)倡议修建青云寺时,内心激动不已,尘封的历史次第打开,爷爷井岳秀与陕北的诸...  相似文献   

8.
跑了一辈子的农村,也得了一个让我这辈子都引以为豪的称号——"田坎记者"。作为记者,由于工作的关系,交的朋友肯定不少。但在我这辈子所交的朋友中,有一位是已超出了记者与采访对象范围的"田坎朋友"。"成友,你有空来我这里,我俩就街道当前的产业转型发展,好好聊一聊。"前不久,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一个农村镇变为的城市街道)党工委书记黎明,以"命令"式的口吻给我打来电话。  相似文献   

9.
信仰的味道     
正"常听爷爷他念叨,那个把墨汁当红糖的陈望道,这个故事告诉我,原来信仰也有味道……"醇厚的男声、悠扬的旋律如一条缓流的河,将演唱者的深情带入听者的心头,使人内心泛起波澜。在MV录制现场,由海政文工团独唱演员汤俊演唱的《信仰的味道》,如一位温暖的讲述者,将记者带到90多年前故事发生的场景里。歌词中的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首译者。1920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他在翻译《共  相似文献   

10.
破瓦寒窑里住着个活武松 那年冬天,我得知爷爷在杭州被扫地出门,听说被赶到了宝石山后的松木场,那是个烧砖瓦窑的地方,没有具体的地址.我利用寒假去了杭州.我本想到松木场打听具体地址,但下火车出站后见一排三轮车在接客,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杭州三轮车师傅对我爷爷盖叫天很熟,一来是我爷爷出行都是三轮车,许多三轮车师傅都认识,二来三轮车拉游客介绍杭州名胜古迹与名人轶事,往往会谈论我爷爷,所以我想先去三轮车师傅处打听一下.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10,(52)
<正> 一位外国文化专家兼"中国通"者,喟叹中国文化产业守着五千年文明史却缺"好故事"、更缺"讲好故事"的能力,认为这是体制机制中"以人为本"未能落实的后果因工作关系,我陆续接触了二十余项"十二五"前期工作,主要涉及不同层级或领域的文化建设内容。许多文案初稿令  相似文献   

12.
我的后婆     
石晓博 《各界》2013,(2):96-96
我的后婆是我父亲的继母。生于民国初年,卒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幼时过了一段丰衣足食的日子,成年后家道败落,生活困窘。后来跟了我爷爷这个旧军队的文职军官,还没当几天军官太太,我爷爷不知道是受不了国民革命军中的腐败风气还是早已看清了共产党将要坐天下的大势,决然退役,经商办学。解放后,我爷爷和后婆回到家乡参加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星期以前听说有这么一个会。我问什么会?答曰,思想政治工作故事会。我说可不可以听?答曰,欢迎来听。来了之后真是不虚此行。我在底下就在想,到底说什么呢?开了好几个头,最后我觉得还是发自内心说一句话"厉害了,我的书记"。每一次作为普通的党员,听到"书记"这两个字,总觉得很古板,他很严肃,同时他很正确,但正确  相似文献   

14.
我敬爱的朋友冰心,走过二十世纪九十九个春秋,离开了我,我很悲痛。我多么想再手捧一束红艳艳的玫瑰花,和她叙一叙我俩将近70年的友情。我与冰心相识在1931年,我从美国留学回来,应聘  相似文献   

15.
李新生 《侨园》2013,(7):76-76
<正>"裸婚"这个名词的出现,充其量也不过10年。其实,"裸婚"从古到今都不乏有之,我只觉得"裸婚"这个名词被广泛传播来得晚了些。提起"裸婚",让我回忆起上世纪中叶北大荒的垦荒队员,他们的婚姻很多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发生的。上世纪我下乡到北大荒,那时老垦荒队员已经用自己的手盖起了一排排茅草房和红砖房,尽管有些人还住在帐篷里,但是垦区已经基本解决了住宿问题。我在农场和那些比我早些年到北大荒的老垦荒队员们交谈中,知道他们来北大荒时的很多故事。那些故事中好多跟婚恋、跟住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林宏 《瞭望》1993,(43)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我的老家在台湾。他在给我香蕉、桔子吃的时候,我总听到他唠叨着一句话:“台湾的香蕉、桔子比这大多了甜多了。”爷爷还曾说,在台湾有我们许多的亲人,象爷爷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小弟小妹……,他们很早就生活在那里。  相似文献   

17.
阿卜杜 《侨园》2011,(1):19
我的名字叫"阿卜杜",我的全名叫"阿卜杜拉赫曼阿巴斯·阿卜杜拉阿米尔",名字特别长有点怪,这是阿拉伯人写名方法(第一个是我的名、第二个是我爸爸的名、第三个是我爷爷的名、最后一个是我的姓)。  相似文献   

18.
许燕吉 《各界》2014,(2):20-21
在香港,妈妈监督我和哥哥读书,或清算我俩的错误,都是在爸爸下班回来之前。爸爸一进门,马上“结业”,我俩就像放飞的小鸟一样聚到爸爸身旁,快乐无边。爸爸大概不会打听我的“劣迹”,就是知道,我相信他也不会嫌弃我,因为他喜欢孩子,而且见孩子都喜欢。公公说他是“孩子头”,妈妈也说他“不分大小”,的确,我们和他一起玩时,一点儿也没觉得他已是四十大几的一位长辈。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国庆节假期,回河南农村老家与奶奶的心灵相约,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奶奶出生于书香门第,今年92岁,我是她老人家的长孙女,从小在奶奶的故事里和奶奶讲的故事中长大,印象最深的是讲述的花木兰、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影响最大的是《三字经》、《弟子规》和"好儿孙必读书"、"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忠厚慈善传家久,诗书礼义继世长"……从北京出发前,反复考虑给奶奶带些什么,最后决定自费印制200多份图说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漫画送给奶奶和乡间邻里,奶奶说:这是收到的最好礼物!节日期间,奶奶陪我一起张贴并送给左邻右舍,融融的隔代亲情,蕴涵着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当我返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6,(4)
正父亲虽然走几年了,但作为女儿,阿香回忆起父亲的音容笑貌和经历还是那么激动万分。大年初四,笔者在营口一个小区里见到了这位50多岁的阿香。"我父亲小时候被奶奶带着在洛阳生活。那时,奶奶是地下党员,负责送情报。她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被敌人吊在树上打,但奶奶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地下党。当时我爷爷在外地也是地下党,听说奶奶被敌人抓去就偷偷回来将我父亲带了出去。父亲那时才十几岁,爷爷带父亲去了延安……"笔者发现,阿香在回忆这些往事时脸上带着陶醉的神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