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存在巨大缺口。原有退休政策的社会条件发生改变,延迟退休成为当前改革的必选项。德国的经验表明,为成功应对后工业化时代的挑战,要实现从倡导提前退休到实施延迟退休的转变,并相应实现从减少劳动力供应政策模式到增加劳动力供应政策模式的转变。根据新常态下中国的实际和德国改革的经验,中国应灵活渐进地实施延迟退休,严格控制提前退休;全面改革养老保险政策,系统化解各项风险;全面实施增加劳动力供应的政策模式,全面配套延迟退休政策。  相似文献   

2.
正全国两会频频传出好消息,一大波新政在2016年施行。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全国两会上,延迟退休、社保、医疗、扶贫、学前教育等一系列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任务时间表有望得以明确。【任务一】延迟退休:2016年将出台方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两会期间表示,延迟退休方案今年会按照相关程序批准后向社会征求意见,完善后再正式推出。  相似文献   

3.
正延迟退休政策已被证实将推行,但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改革司人士透露,"我们去调研,有的地方特别是地市一级的人,出现了54岁就退休的现象。""因为很多人感觉到退休以后收入更有保障。按照国家政策,退休收入每年增长10%左右,而政策对在职的人激励不足,所以不愿意工作。我们收入的增长赶不上现在养老金的增长,这对在职人员也是一个刺激。但54岁就退休是地方政府的政策,并不符合国家规定。"有关人士评价。就在北京某郊区,两年前还发布了  相似文献   

4.
蔡娟 《学习月刊》2014,(3):36-37
在我国.养老保险一直以来被看作是退休后收入的最重要来源。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养老金账户的缺口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应对养老金账户日渐入不敷出、缺口越来越大的收支风险.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提出许多应对策略.如延迟退休年龄,推行弹性退休制;改革养老保险双轨制,把机关事业单位纳入企业养老保险体系:逐步放开二胎政策.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相似文献   

5.
《探索》2017,(4)
退休是生命历程制度化的典型形态,受退休制度直接引导。我国退休制度设计思路具有高度延续性,以强制退休制度对劳动者退休生命历程进行直接的引导和干预,逐渐使劳动者形成退休与领取养老金二元统一、退休阶段由国家设计和约束、基本养老保障责任由国家负担这三项固化的退休认知,并通过惯习形成的社会共识来判断延迟退休政策的合理性。公众对退休制度的既有认知难以适应老龄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难以适应老龄社会的发展趋势。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设计更具灵活性的延迟退休综合配套政策,建立更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6.
正"延迟退休"怎么"延",从哪个群体入手开始……也许是跟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延迟退休的话题最近几个月屡屡被舆论高度关注,热度不减。诸多疑问,都没有标准答案。其实,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压力,并非中国独有,很多国家迫于形势,已经以各种方式推出并实施"延迟退休"方案。法国:照顾艰苦职业和女性最近两年,延迟退休问题在法国屡屡引发争议。法国高福利社会保障体系经过战后60多年的反复修改  相似文献   

7.
杨斌 《探索》2014,(2):74-80
中国应高度重视美国在全球竭力推广的削减社会保障潮流与其战略精英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世界经济有控制解体战略"的联系,全球已有大量真实例子表明削减社会保障不能解决财政困难,相反会频繁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并促使实体经济解体。中国可考虑渐进试点弹性延迟退休改革而不是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3,(34):61-61
渐进式延迟退休就是采取比较缓慢而稳妥的方式,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尽量减小退休政策调整对社会和有关人员所带来的影响。这是许多国家在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方面比较通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修宏方  唐钧 《学习月刊》2010,(23):23-24
国务院新闻办近日发布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再次引发了对"延迟退休"的社会关注。自2004年以来,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不过今年倒是有了点新意,这就是"弹性退休",或曰"退休年龄可选择"。据媒体报道,从10月1日开始.上海已经实施类似的政策.不过在名称上更加美丽动人.叫做“柔性退休”。是否应该延迟退休?实行弹性延退或“柔性延退”有何利弊?  相似文献   

10.
延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国际趋势,与西方国家为提高劳动参与率而延迟退休年龄的初衷不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的挑战是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主要动因。在对退休年龄延迟政策的福利效应、财政效应与劳动力市场效应的分析下,发现延迟退休年龄是实现代际公平、保持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得出如下结论:建立缴费与受益平衡、考虑劳动力异质性的渐进式弹性延迟退休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为深入了解相关行业人员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看法,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中共河北省委党校2013级法学专业课题组,以石家庄市为例,精心设计了延迟退休制度的调查问卷,并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了改革退休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当前推行的新政策,在社会传播中知悉率总体较高,但不同人群的知悉程度有较大差异。政策传播通道的畅通关乎大局;政策传播不可忽视议程设置;保持良好发展局面需要审慎对待政策传播问题;媒体应自觉承担政策传播使命。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资讯的世界,互联网把地球缩小成为一个"地球村"。在这个社会中,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领导者要推行政令、执行政策,如果缺少媒体的支持与配合,往往很难达成目标。领导与媒体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领导工作越来越走向开放性,领导与媒体的关系也在发生着转变。在我国,领导干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和勤务员,是代表公共利益、行使公共权力的人,而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新闻办近日发布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再次引发了对"延迟退休"的社会关注。自2004年以来,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不过今年倒是有了点新意,这就是"弹性退休",或曰"退休年龄可选择"。据媒体报道,从10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奋战"十三五",引领新常态,决胜全面小康,今年两会在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凝聚人民力量方面更加迫切,回应了诸多关系老百姓切实利益的民生问题。延迟退休:年内出台方案向社会征求意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两会期间表示,延迟退休方案今年会按照相关程序批准后向社会征求意见,完善后再正式推出。  相似文献   

16.
"延迟退休"怎么"延",从哪个群体入手开始……也许是跟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延迟退休的话题最近几个月屡屡被舆论高度关注,热度不减。诸多疑问,都没有标准答案。 其实,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压力,并非中国独有,很多国家迫于形势,已经以各种方式推出并实施"延迟退休"方案。法国:照顾艰苦职业和女性最近两年,延迟退休问题在法国屡屡引发争议。  相似文献   

17.
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一部关系数以亿计的社会老年成员在保证晚年阶段生活质量的重要法律,但如果没有各级政府制定和完善的政策支持,该法律的相关条款则势必难以落到实处。因此,"精神赡养"、"就近居住"等条款,需要政府配套劳动、就业政策的支持;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政府需拿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案;构建新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应完善养老机构的布局与建设;老年人宜居环境应不止于公共设施,还包括住宅设计、社区服务环境建设等;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退休政策、防止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中国公众利益表达机制呈低效状态,其原因与利益表达主体的表达能力、利益表达客体的价值偏向、利益表达渠道功能的发挥和组织化程度密切相关。利益表达机制低效的特点是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低效化,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方式普遍化,利益表达内容难以形成统一公共问题,利益表达主体缺乏足够的组织压力。利益表达不被整合成为利益要求,就不能通过政策输入途径到达政策制定系统,难以成为政策问题而得到满足。利益表达机制评价体系的设计、运行是否有效,对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促进利益关系和谐至关重要。应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构建利益表达实现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构建利益表达主体培育机制;健全评价反馈制度,构建利益表达客体回应机制;强化媒体功能的发挥,构建利益表达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19.
推进养老金可持续发展、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民众老有所养的重要保障。目前,山西省企业职工养老金尽管在总量和质量上已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企业缴费基数不实、不能按时足额缴费、欠费居高不下、职工养老金转移接续体制不完善等。未来要实现企业职工养老金长期、平衡发展,应当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强化养老保险费征缴力度,加大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适时制定相对公平、灵活的延迟退休政策,不断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集体谈判的办法协调和解决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矛盾,被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我们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解决好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棘手问题.仅靠传统的道德劝说和行政手段已经不能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因此,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引进和建立起集体谈判的规则和机制,对于处理好日益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和矛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