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整风精神开展的“三讲”教育,正在首批国家机关里进行。毫无疑问,“讲学习”是“三讲”的前提,因为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江泽民同志最近告诫我们:“做一名合格的政治领导者,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学,特别要注重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干部队伍中的思想作风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一些人长期以来不知理论知识为何物有关。我们过去有一条传统:凡事先进行思想…  相似文献   

2.
智慧生活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3,(20):61-61
用知识生活不如用智慧生活。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生活得很幸福。相反,许多有知识的人,往往生活得很痛苦。因为他们懂得太多的“知识”。智慧生活,就是要知道自己是谁,为了什么,怎样去做和说,以什么心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整天去厌烦和抱怨命运。  相似文献   

3.
《创造》1999,(2)
学习问题,如今愈来愈受到广大干部的关注和重视了。“学习学习再学习”,是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反复向全党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现实情势的客观需要。往我们每天所置身的现实工作环境和现实生活环境打量一下,就会得直观、很客易地发现,那些我们以往所不熟悉的、凭借已有的知识解答不了的新东西,多起来了。“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它们既是给人予鲜活感受的新概念,又确实反映了当代中国、当代世界发展变化的某种趋势。新东西多了起来,是社会进步使然,是生活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4.
梁衡 《中国人大》2013,(3):54-54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牵动民心.人民要什么样的美.先从哪里美起?这是要回答的现实。我们理解美主要是视觉感受,先得让人能看到美,而且要美得实用。  相似文献   

5.
学习漫议     
沈福新 《群众》2007,(3):43-45
“人不学习要落后”——这是一句永远不老的老话;“人不能终身工作,却要终身学习”——这是学习型社会倡导的新理念。“知识”是一种神圣的“怪物”,怪就怪在它与其它资源不一样,任凭权力再大、财富再多、武力再强、手段再狠,也掠夺和俘虏不到“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只能是学习。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虽然宗教问题并不是全局中的主要问题,但是民族、宗教问题处理得好不好,往往关系到国家的全局。江泽民同志讲过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民族、宗教无小事”。我们要把各项工作做好,就不能不重视宗教工作。李瑞环同志说:“就总体上说,我们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也是清楚的。但就具体宗教工作讲,在我们党和政府中还有相当多的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常识。希望各级党和政府特别是主管这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要研究和学习宗教和宗教工作方面的知识。”一、要重视宗教问题,加强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7.
王龙 《同舟共进》2014,(5):92-92
贵刊读后能启迪人的思维、开阔人的眼界。我是老订户了,读过2014年第3期上的几篇我感觉写得特别好的文童后,想着要写点文字谈谈我的读后感。“如何避免误读历史”这个专题,选择得真好。开篇《今天如何读历史》一文,就指明我们读史耍“辨史”,  相似文献   

8.
1993年7月,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一直告诫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领会这包含两方面的重要意思,一是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及各种人才在改革和建设中的作用;二是广大干部和群众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特别是努力学习当代的各种新知识。”  相似文献   

9.
一、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学习是智慧的源泉,是创新的不竭动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的周期在大大加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应新时代的生存方式,才能获取新信息、新机遇,提升素质能力。机关事务工作部门要率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树立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新思维,要把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作为每个人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是学习要在“深”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咬文嚼字”这个词本来含有贬义,用以讽刺某些人读书时脱离文章内容去死抠字眼。然而,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对知识掌握得扎实牢固,咬文嚼字的功夫是少不得的。要真正做到咬得准、嚼得精不失为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  相似文献   

11.
我敢说,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没有一天没听到讲要“实事求是”的;我还敢说,没有一个人不曾说过“实事求是”的。因为“实事求是”是我们的工作作风,是我们的工作方法,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正确的理论基础。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说得最多的是“实事求是”!做得最难的也是“实事求是”!同样的实事,同样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人可以求出不同的“是”,这种事例可太多了。实事求是之难,有许多故事或事件可以证明——  相似文献   

12.
一、目标:让学生明晰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既是起点,又是归宿。清晰的教学目标犹如一名出色的导游,为教与学指明了方向。教学目标要严格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制定。识记、理解、能力、觉悟目标的要求要明确,定位要正确。二、新知:让学生去发现波利来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后继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三。教…  相似文献   

13.
邓瑾 《公民导刊》2004,(5):13-15
有失就有得,但这个“得”不会“从天而降”,奢望“天上掉馅饼”的人是永远不会有这种“得”的。罗江南说得好:“下岗是残酷的,但我们不能选择。”面对下岗。将下岗视作新的起点,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罗江南用自己下岗、再创业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拓展新领域、开辟新未来的历史。在当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促动下,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点。然而,创新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创新的基本素质,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一、创新,必需拥有丰富的知识任何创新都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基础,都是创新者在一定知识、思想的基础上对新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在人类思想史上,任何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无不蕴含着创新者深厚的知识功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实现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巨大的人口规模要化作现代化的动能,必须提升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共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战略部署,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人”的教育指向人的基本素质和文明素养的提高,而阅读是最具基础意义的提高方式。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最近要求全党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深入研究人们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 ,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办法 ,把工作做得更好。”江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 ,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按照江总书记的指示精神 ,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是要研究新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新情况 ,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于这一观点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已经达成共识。大家经常讲 :“要学习新知识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那么 ,在新的形势下 ,思想政…  相似文献   

17.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最近,九三学社中央几位同志在一起讨论2002年换届会有什么特奖,有人说特点就在于一个“新”字,有一大批新人将走上民主党派的领导岗位。我认为这话说得很对,但是光说一个“新”字还有点一般化,应该说是有一批新的、坚定的、更有时代特色的风雨同舟人将要到位。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特点,完全是由于形势的要求,是由形势所决定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常常觉得,我们中国人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国际社会和世界民族之林的表现是很优秀的。我们从来不招谁,不惹谁,在国际纠纷当中从…  相似文献   

19.
晓山 《党建研究》2020,(2):53-55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党史、新中国史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就是要弄清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相似文献   

20.
细细地品味“人”字,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出不少做人的道理。“人”字只有两个笔划,一目了然,再简单不过了,比其笔划少的汉字屈指可数。特别具有象形效果的“人”字首先告诉我们,做人要简单。像“人”字一样做人,简简单单,清清爽爽,顺其自然。这样,做人才会不背包袱,轻松愉快地生活。然而,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做人做得挺累。比如,正常渠道就能办成的事非要拉关系走门子,做错了一件事本来没啥大不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