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传真     
《民主》1999,(12)
叶圣陶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暨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在京举行为纪念编辑出版家叶圣陶先生诞辰105周年,由叶圣陶研究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编辑学会共同主办,于11月17日在中国版协“出版之家”举行叶圣陶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暨“叶圣陶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研讨会”。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王益为铜像揭幕。许嘉璐主席在揭幕仪式上讲话。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宋木文、顾问王仿子,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刘杲,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叶至善,民进中央副主  相似文献   

2.
金海观是一位杰出的民主人士,他在浙江萧山湘湖师范任校长25年,治校实践的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必然结出科学之果,湘师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建设的有生力量。出生在19世纪末叶、成长在20世纪初期的金海观,思想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行将崩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五四”运动科学与民主呼声日渐高涨,封建专制统治的愚昧、野蛮,列强铁蹄践踏的血腥、残酷,“创造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少年中国”的美好、圣洁,孕育了金海观反封建专制、反殖民奴役的民主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3.
一个单位的党委书记和另一人访问柏林,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铜像前留影。书记欲靠近马翁身边(大约想临终时说“去见马克思”更名正言顺一些),让同伴站在恩老旁边。结果俩人却站反了。这不是笑话,是吴非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披露的事实。当然,如果这二位去天安门广场和深圳那个著名的广场,总还不至于认不出画像上的毛泽东和邓小平。但是他们的孙子、重孙、玄孙……呢?如果这多少代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10上午,在山西岚县举行了张民觉先生铜像揭幕仪式。这是山西省第一次专门为海外华人科学家雕塑铜像。张民觉是世界著名的生殖生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1908年出生于山西省岚县,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1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春,张民觉应邀赴美国,从事哺乳动物(兔子)体外受精的研究。1951年,他和澳大利亚科学家奥斯汀博士同时发现  相似文献   

5.
王宝文 《侨园》2014,(11):62-63
一些山海关老铁路人,都知道在山海关老火车站西侧,曾有一尊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立式全身铜像,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却被造反派"破四旧"毁掉了。他的塑像为何立于此,老铁路人讲起来津津乐道,更有一种自豪感——一19世纪中后期,铁路成为世界强国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然而,作为东方大国的清王朝,至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全国铁路只有460公里,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  相似文献   

6.
1999.11.17今年是叶圣陶先生诞辰105周年。今天各方面的专家和朋友们聚集在一起为叶圣陶先生铜像揭幕,同时举行叶圣陶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这是对叶圣陶先生最好的纪念。叶圣陶先生是誉满中外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种种美德,他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一生中做任何事情,写任何文章,都实实在在,一笔不苟,都对人民负责、对民族负责。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从事文化、教育、编辑出版工作70多年,在每一个领域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理论建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百年诞辰纪念日前夕,一座巨大的毛泽东青铜塑像,矗立于毛泽东纪念馆旁的广场上。江泽民总书记专程赶到韶山,亲自为铜像揭幕。 韶山毛泽东铜像作为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经中共中央批准建立的大型铜像,作为毛泽东时代的一个历史纪录,具有非同以往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走近鲁迅     
金色的阳光映照着雄伟的花岗石工碑,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定的‘’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字闪闪发光;鲁迅先生的铜像高高地耸立在青松翠柏之间,犹在阅尽人间世事。我又一次忙里偷闲匆匆来到这里,默默地凝望着鲁迅先生遗像,静静地回忆着先生对我的教诲,给我的精神力量,包括对我的“解剖”自从1956年鲁迅墓从万国公墓迁移至此并重建以来,只要有可能我总会常到更名后的鲁迅公园来,在先生像前轻轻地放上一朵小花,无声地背诵着先生的《自嘲》诗或别的沉甸.沿着墓道缓步走着想着,每次都有新的感悟,都能汲取精神力量。1956年迁移的情景至今仍…  相似文献   

9.
王爱萍 《民主》2013,(2):53-55
身着风衣,双手拄杖,怡然而立,面带微笑,深情远眺,一如他过去的质朴、和蔼、睿智和慈祥。当红色绸缎徐徐落下,赵朴初铜像缓缓展现;在阳光的照耀下,铜像熠熠生辉;在松柏鲜花的映衬下,高大的身躯显得更加伟岸……  相似文献   

10.
沈殿成 《侨园》2004,(1):4-5
去北京等地出差,几乎所有见到的朋友都提起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问题,辽宁人更是谈老工业基地振兴,全国各地都在关注这个问题。那么,外商是如何审视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呢?他们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一定会有独特的感悟。为此,本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祖籍辽宁的香港商人王彼得先生。王彼得先生是香港冠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辽宁省政协委员,在内地有巨额的投资。记者:王彼得先生,您对中央制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在父亲铜像前我把耳朵贴近铜像听见父亲均匀的呼吸父亲将安危托付给我我给祖国每天恬静的黎明"——马国超这是马国超少将在父亲铜像前作的小诗,更是他内心的真实表达。尽管1944年马本斋去世时,马国超只有5岁,但他始终感觉,"70多年来,父亲从未远离,父亲的嘱托一直萦绕耳畔"。在碧空如洗的初夏早晨,记者敲开位于北京市海  相似文献   

12.
前些日子,强大的寒流袭击我国东北地区,鞍山的气温降到零下二十七八度。在这酷寒的日子,记者来到鞍钢采访。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英雄孟泰的铜像,他披着一身白雪,巍然屹立在鞍钢办公楼前的广场上。 走进厂区,虽是滴水成冰的严冬,却到处是火热的劳动景象。 在总调度室里,统计数字告诉我们,在一年最冷的一月,鞍钢工人创造了出色的成绩:全公司生产铁  相似文献   

13.
首先祝贺叶老八秩华诞,衷心祝愿叶老和夏满子先生健康长寿。同时要感谢中央统战部和王兆国部长、刘延东副部长,为我们民进德高望重的前辈举办这样隆重而简单的祝寿宴会。统战部对我们前辈的关心,也就和、  相似文献   

14.
蔡荣华 《民主》2009,(6):38-39
在担任过民进浙江省委会和杭州市委会历届主要领导职务的负责人中,有许多人至今仍被广大会员深深地怀念.金海观同志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他去世已经三十多年,但他渊博的知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特别是他对社会主义祖同的耿耿忠心,和对发展祖国师范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与钻研精神,依然在激励和教育着我们。用“桃李满天下,垂范在人间”来形容他的一生,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文化的一个侧面●伍立杨1923年10月25日,孙中山先生和老同盟会会员马伯援谈话。谈及国际间援助中国革命的事,中山先生从前曾多次亡命日本,也得到日本友人的热情襄助。但总的说来,日本民性有其致命弱点,中山先生说:“日本小气,只是口惠而实不至。”(马...  相似文献   

16.
石天河 《各界》2011,(2):85-87
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谢泳先生对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沈崇案”提出质疑的文章,同时也看到李凌、胡邦定、沙叶等三位先生提出的反驳意见。我觉得,对一个过去了许多年的旧案,贸然翻出来谈,这不仅使现在还活着的当事人伤心,而且对她的亲人子女都有精神上的伤害。从人权或人道的观点来说,这是不应该的。所以,我想,也许作为老而没死的、经历过当时那些事件的一个老新闻记者,可以谈一点有关这一事件的某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20,(2)
正20世纪80年代,民进中央机关干部都知道,王泗原先生治学严谨,办事认真。叶圣老言:"只要泗原先生看过的文稿,我就放心了。"泗原先生是20世纪50年代加入民进的老会员。从1958年到1988年连续四届担任民进北京市委会委员,一度还担任北京市民进宣传处副处长、民进中央会刊编委。每逢开会他一定准时到会,一身旧衣服,一双土布鞋,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著名教育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林汉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今天,我们大家聚会一堂纪念林汉达先生,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在想,如果林先生健在,能够看到祖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幸福,社会进步,能够看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不断发展、完善,他该会多么欣慰啊!林汉达先生是我的一位老战友。1943年我们相识在上海,那时我们都在华东大学执教。作为“孤岛”的上海,沦陷时期遭受日寇铁蹄的  相似文献   

19.
1983年11月13日,我在翻阅当天的台湾报刊时,忽然在国民党《中央日报》岛内版和国际航空版上,同时发现了老报人马星野先生的一首怀乡思亲诗,全诗如下: 呈南怀瑾先生谢赠乡味  相似文献   

20.
秦友莲 《团结》2012,(2):64-67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有100多条中山路,最短的可能要算福州中山路了,仅400多米,位于福州湖东路的北侧。但它又是一条唯一与中山堂直接连接的中山路。进入21世纪后,这里常常举行各种有关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的纪念活动。广场中央的孙中山铜像高2米,座高2.1米,顶部为阶梯状,寓意20世纪的伟人,站在21世纪的台阶上展望未来。铜像中孙中山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