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富和 《民主》2008,(3):4-5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民办教育取得显著的发展。据教育部发布的《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已达到9.3万所.比2002年底增加近3万所,民办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313.02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一倍多。  相似文献   

2.
为民 《瞭望》2004,(27)
民办教育近些年在我国获得长足发展,目前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已达7万多所。民办学校的发展改  相似文献   

3.
何克昌  贺良林 《学理论》2009,(7):179-180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红河州的民办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边疆民族地区民办教育受到内外因素的双重制约,可以说内外交困,现状堪忧,严重限制了其民办教育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在对制约边疆民族地区民办教育内外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民办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民主》2017,(6)
<正>近年来,在国家对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方针指引下,民办教育得到长足发展。随着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即将施行,民办基础教育发展格局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个别地区民办教育份额占比明显过大根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民办中小学在校生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制度经过逐步认可、鼓励、制度化三个历程,民办教育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借助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民办教育制度变迁的主体、动因、类型、影响因素都会制约民办教育的制度发展。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制度方案供给不足、执行过程的偏失,究其原因是制度环境不成熟、政府缺乏合理定位、民办教育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因此政府在民办教育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合理定位、民办教育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中自我调整与完善是完善民办教育制度变迁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产权制度是界定和调整产权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产权制度的建立。围绕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四项权能分析民办教育机构的产权制度,有助于民办教育的依法管理和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将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在这种背景下进行民办教育机构产权制度的分析更有其特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办教育产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教育在我国源远流长,在民办学校越来越繁荣发展中,明晰民办教育产权归属、维护各权利主体的利益显得十分重要。从民办教育的涵义开始分析,对产权归属不明确、产权性质不清晰、产权关系混乱的现状进行阐述,提出了一系列如何明确产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主》2017,(10)
<正>2017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始施行。从1997年民进中央提交《尽快制定〈民办教育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到如今的修订,民进与《民办教育促进法》结缘二十年。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2011年民进中央考察团在江西进行的"完善制度环境、推进民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民办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了民,办教育跨世纪的超越,本文对民办教育如何进一步健康发展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1、思想观念解放,认识到位,始终是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力量办学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各种所有制的学校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职教法》、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这些政策性文件和法律法规都体现了国家对民办学校“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促法》)的通过,不仅仅是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里程碑事件,更可说是整个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民促法》的颁布实施,必将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契机。随着2003年9月1日《民促法》的正式实施,其必将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进一步推动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行的办学体制改革和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使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政府在管理观念上仍存在一些与现代教育管理要求不合拍之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一些公办高校对高考落榜生的争抢,引起了许多民办高校不小的忧虑。在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的一些研讨会上,由此反映出来的不少情绪化的意见和无休止的纷争,都与民办教育自身的发展无益。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最应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利用法制和管理的不完善,以非营利的身份从事营利的活动”。   自 1996年 10月把民办教育立法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以来, 4年的立法调研表明,其立法的难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想。社会对民办教育中一些重大原则问题的看法至今仍存在很大的分歧,就是这种难度的一个突出表现。能否营利 产权归谁…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05,(3):19-22
一、当前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学习与贯彻不力(1)《民办教育促进法》颁行以来,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学习研讨活动不少,但与会者多数为民办学校的董事长、校长等民办教育一线工作者,而教育、财政、银行、税务、劳动、土地等相关行政部门对该法精神的学习、理解很不够,难以在工作中加以全面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东巨办教育,从90年代中期开始滞后。迄今民办的小学、普通中学、职业叶学和自学高考辅导机构的数量,均匕90年代初期有所下降,其中广州民办学校学历教育3万名在校生,还不卖全市学历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q25叽。广州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冯国文J以下角度作了比较:去年,广州人均们蓄额是全国同期人均值的3.14倍;5市储蓄额占全国的3.47%,但各级名类民办教育机构仅占全国民办教育技构的l.5%,比90年代初期下降728个百分点,这表明广东民办教育已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接受采访的平关人士表示,政策因素已在制约广书…  相似文献   

14.
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得以与依靠政府投入的公办教育形成有效互补并相互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有赖于法律上的保障,而关于民办学校法律地位的问题成为长期以来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新一轮教育立法改革的开展,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陆续修订和出台,并以《民法总则》对法人分类体系的重构为标志,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问题在形式上得以尘埃落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现实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陈伟志 《团结》2007,(5):31-34
我国民办教育起步于1980年代中期,随着政策的支持和教育需求的增长,社会力量办学如火如荼,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公办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据统计,到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共有8万余所,在校生达  相似文献   

16.
文章概括了四川教育总体现状,提出了四川教育改革发展的六大目标(“双基”目标、高中阶段教育目标、高等教育目标、民族地区教育目标、民办教育目标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目标),指出了四川教育改革发展的四大措施:①全面创新,深化改革;②增加教育投入,确保事业顺利发展;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整体素质;④加强领导和宏观指导,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民主》1998,(3)
民进中央在政协八届全国委员会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尽快制定<民办教育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于1月23日召开了优秀提案表彰座谈会,蔡睿贤副主席代表民进中央在座谈会上接受了荣誉证书并发了言。同时获奖的还有民进上海市委会主委刘恒椽委员的提案《全面清除地方、部门保护主义,以严肃执法,维护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在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方针政策指弓吓,民办教育在沉寂几十年后应运而起,蓬勃发展,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民办教育相对于政府办教育而言,它是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指导和管理下,通过除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组织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办学发展教育事业的一种形式。这是国际上普遍通行的教育制度,在我国解放前和建国初期也大量存在。民办教育在90年代的再度复兴,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它改变了政府包揽教育…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一部法律从开始起草到终获通过,历时6年,经过四次论辩和审议,在新中国立法史上是不多见的。当前,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最大体制性障碍,是来自人民群众巨大的教育需求和有限的政府投入之间的矛盾。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据2000年统计,民办教育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只约占整个教育规模的5%,相比公办教育  相似文献   

20.
民办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特别是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鉴于各地民办高校的办学实际,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分类管理的统一规定外,给四川省民办教育的配套政策制定留下了极大的空间。本文以四川省民办高校为例,通过对现有四川省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政策困境分析,对构建分类管理后的四川省民办高校的配套政策进行探讨,提出落实政府责任、细化扶持政策,以期打消民办高校顾虑,引导民办高校狠抓内涵建设,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