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屠雨迅 《民主》2009,(5):56-56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世界,有一类信息最受大众关注,那就是明天会发生什么?例如股市、楼市、期货等等明天(未来)是涨还是跌,往往令人魂牵梦系,因为这关系着很多人的切身利益甚至生命。其实人类自有思维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摆脱过对未来的焦虑:明天,太阳还会照样升起吗?我们还会像今天一样平安地度过吗?  相似文献   

2.
读了《历史上何来“今天”》一文(见本刊今年4月号),觉得很有趣,但我认为历史上会有“今天”。何为“历史”、何为“今天”,我想稍有点知识的人就会理解,不必再到什么辞书中查找其含义。历史就是过去的今天,今天就是未来的历史。我们可以这样说:历史就是由一个个的今天组成的。今天之前是昨天,今天之后是明天。  相似文献   

3.
人总是为一定的追求、希望而活着。没有了希望,没有追求,活着就会失去意义。我们的希望在哪里?在“四化”实现的明天。然而明天怎样到来?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去拼博,去创造,这就是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4.
“今天开会,明天开会,后天开会,大会开毕开小会,就是不算成本费。”据悉,这种许多人司空见惯的“糊涂会”在日本太阳公司是根本行不通的。在那里,他们严格实行会议成本分析制度,每次开会时,大家都会看到一个醒目的会议成本分配表:会议成本=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2×开会人数×会议时间(小时)。明白  相似文献   

5.
一、经验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但是,经验却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恩格斯曾讲过一段很深刻的话:“单凭经验性的观察决不能充分地证明必然性。因为‘在这以后’,并不等于‘由于这’。这种说法之正确的程度,正如不能由太阳在早晨升起而推论明天也会升起,并且事实上我们今天已经知道总有太阳在早晨不升起的那一天。但必然性的证明是在于人类活动中,在实验中,在劳  相似文献   

6.
张峰 《党政论坛》2011,(14):18-18
“喂,刘台长吗?我是县政府办公室的小孙啊。通知你们一个事,明天,李县长要到黑山乡去植树,这可是我们县领导倡导绿化保护环境重塑生态县的重大举措啊!请你们务必派记者全程跟踪采访……”“喂,钱社长吗?我是县政府办公室的小孙啊。通知你们一个事,明天,李县长要到黑山乡去植树,这可是我们县领导倡导绿化保护环境重塑生态县的重大举措啊!请你们务必派记者全程跟踪采访,并写出生动详尽的报道,放在后天县报的头版发表……”  相似文献   

7.
实现绿色现代化,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支持。“昨天”甚至“今天”还在继续的急功近利、忽视与侥幸之心必须祛除。赶在“后天”来临之前去认识、去行动,才能有舒适的“明天”。  相似文献   

8.
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对毛主席的“老三篇”的学习。因为在党看来,无论是对愚公移山精神的赞扬,还是对张思德、白求恩同志的缅怀,其核心都是为使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其目的,都是为了共产党人能:“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重视并不断倡导全党学习“老三篇”的根本原因。应当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对“老三篇”中所倡导的精神有了怀疑。因此,在新形势下,倡导重温“老三篇”,应澄…  相似文献   

9.
年轻真好!年轻人是时间、活力和机会的富豪,年轻人的天空是自由明朗的天空,年轻人的生活是朝气蓬勃的生活! 然而,却时不时地听到有青年朋友讲:“我知道该怎样赚钱,却不知道自己明天该往何处去。”这话让人心里沉甸甸的。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的少年和青年已不必再过早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不再把“有朝一日吃个饱肚子”作为向往……然而,开放了的世界的绚烂,市场经济大潮的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集体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证。但是,往往有许多因素影响和阻碍着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离心离德。“下意识”尽管不是诸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但也是现实生活叶一个常见的因素。“下意识”就是人们常说的“无意识”,是人们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下意识”往往支配人们做出与自己主观愿望相反的事,造成人们之间的误解,导致矛盾的发生。如几个人在一起聊天,谈笑风生,可能因其中某一位无意中冒出一句伤害别人自尊心的话,闹个不欢而散。青年人说话随便,少有拘束,“说漏嘴”的现象就多一些;今天和这个“红脸”了,明天又和那个“闹翻”了,往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13,(8):6-6
合适的距离 听专家说,如果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再近1%,地球就是一个永恒的“火焰山”;如果再远3%.地球就是一个永恒的“广寒官”。而现在的距离不远不近,恰到好处。仰望那些孤寂荒芜的星球.真是庆幸我们拥有多姿多彩的天气、舒适宜人的温度,庆幸我们与太阳之间有着合适的距离——所以不是距离产生美,而是合适的距离产生美。  相似文献   

12.
盛夏。一个小镇的西瓜摊上,有位和尚模样的青年,捧着西瓜狼吞虎咽,过完“瓜瘾”,拂袖而去。卖瓜人紧追不舍:“钱!钱!”小青年转过身来,飞起一脚,把卖瓜人踢倒在地!嘴里还骂骂咧咧:“老子今天没钱,明天给。”“哪有这个道理?”两个农民愤愤不平。小青年“嗖”的一下从腰间掏出雪亮的水果刀:“不要命的就请上!”围观者不寒而栗。“把刀放下!”随着一声低沉有力的喊声,刀子“叭”的一下子掉在了地上。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位化险为夷的中年汉子,就是合川县涪江丝厂党支部书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西方某些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一些政界要人,打出“人权外交”的旗号,俨然以“人权卫士”自居。他们今天指责这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违反人权,明天指责那个国家在那个问题上违反人权。这些人果真是在关心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权吗?从其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的后果,我们就会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人权外交”的实质,就是搞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14.
先 进典型是我们各个行业的工作尖子 ,树立先进典型是我们对照检查 ,不断完善提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一些单位却存在着误区 ,把典型当“模特”的现象较为突出。今天做一场报告 ;明天参加一个发奖会 ;后天又是一个庆典 ,先进典型成天泡会海忙应酬 ,没有时间学习 ,久而久之 ,必然滑坡了。要知道 ,先进典型代表的只是现在而不是将来 ,今天的先进典型不等于明天的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不是万能的 ,更不是一个筐 ;先进典型并非完美 ,他们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还有一些弱点 ,需加倍的努力 ,需继续学习 ,刻苦钻研 ,争取更大的成绩。如果我们把…  相似文献   

15.
刊首语     
《团结》1999,(5)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在世纪之交回首过去的五十年,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的落后国家,一跃而“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人们满心喜悦,满怀希望。我们的祖国有着美好的明天,百年强国梦实现之日已不再遥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如“躁动于母腹中的婴儿”。  相似文献   

16.
李小伟 《学理论》2010,(5):146-147
这是一个强调发展、立足变革的时代。社会高速运转,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同时增强,在这种背景下,真正的职业教育应该是着眼明天、面向未来的教育。因此,如果离开了时代精神谈人格的建构是毫无意义的,人格建构的核心应该是时代精神的完美承载。本文为职业教育中的“人格”输入了一个关键词“现代人”,并就现代人人格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培养策略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希腊人造出了以下这些单词:“城邦”、“民主”、“人民”、“寡头政治”、“自由”、“公民”等等。这就不得不使人作这样的假定:是希腊人首先发现了政治的永恒真理,或者说我们所说的永恒真理;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奴隶制,这是他们的民主与民主本质之间的主要区别。因为世间必然有一个永恒政治的存在,可供人们进行哲学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历史。从这里,通  相似文献   

18.
论理想构成     
(一) 普列汉诺夫在论述理想的特性时,曾以恩格斯为例指出:“恩格斯把自己的全部生命献给一个非常崇高的目的:解放无产阶级。他有过‘理想’,但是他的理想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他的理想,也就是现实,但这是明天的现实,是将要发生的现实。它将要发生并不是因为恩格斯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而是因为目前现实的特性就是如此,因为那可以叫做恩格斯的理想的明天的现实,是应该从目前的现实中,应该按照目前现实本身的内部规律发展而来的。”普列汉诺夫的话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想的基本观点:(一)理想不是空想和妄想,而是人们在思想中确定的,符合客观现实生活发展规律的、经  相似文献   

19.
我们天津碱厂始建于1914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家大型化工企业,现有职工11400人。多年来,我们坚持对广大职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明显成效,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学“三史”,明“三天”,达到“三热爱” 多年来,我们采取了组织职工学“三史”(近代史、党史、厂史)、明“三天”(了解祖国的昨天、热爱祖国的今天、建设美好的明天)的方法,使职工懂得两条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达到“三热爱”(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疏导》1996,(6)
在抗洪救灾中挥就大写的“人”广西烟草公司政工处怎样才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在我们身边的人,有碌碌无为者,有苟且偷生者,也有不匙天下者,但更多的是积极进攻、奋力争先者。1996年夏天柳州受到的那场水难,就使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