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傅琦琨 《湖湘论坛》2001,14(5):54-55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曲中,我们时常可以听到一些不和谐音──因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了。 一、十年“文革”遗毒──精神失衡 十年“文革”,狠狠地“革”了文化一“命”,它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所造成的损害及影响,远非十年、几十年时间可以弥补和挽回得了的。在它所造成的文化荒漠上重建整个民族积极向上、符合社会历史前进方向的精神家园,比在它所造成的经济废墟上重建物质文明大厦,不知要难上多少倍。 “文革”期间,那些政治野心家们为了篡党夺权,上演了一幕幕闹剧、丑剧。他们标榜自己“最最忠于”…  相似文献   

2.
记得是“文革”后期,那时已多年无小说可读,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本《鲁滨逊漂流记》,欢喜得不行。关于鲁滨逊,我上小学就知道,是老师讲给我们听的。那故事带给我许多遐想,我觉得荒岛上的鲁滨逊那么浪漫,我很想试试做这样一个人,命别一孩子做“星期五”(编者注:鲁滨逊的仆人)。而这时读这本书,感觉就不一样了:当时正值内心的苦闷期,文化大革命搞了这些年,  相似文献   

3.
吴洁 《小康》2013,(12):76-77
60岁之前我养房,60岁之后房养我。人这一辈子似乎就和‘房”摞上了。年轻时为房子做奴隶,老年后以房子为靠山。房子不仅成了安身“立”命之源,还成了安身“保”命之本。  相似文献   

4.
《前进》1996,(9)
钱学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的工作钱学森在《科技日报》7月14日上撰文,就自己在“文革”中的切深体会认识到,从事知识体系的研究不懂社会科学不行,不懂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行。他说,我过去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深思,倒是“文革”给了我很大促...  相似文献   

5.
我是1981年到全国人大,在这里一干就是18年,亲历了许多法律的出台过程。我觉得“文革”之后的立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扩大立法民主的过程。立法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立法不民主,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民主了。我曾去过前苏联考察,他们当时的立法是,上午念法律草案,下午就通过。1979年“文革”之后,  相似文献   

6.
王龙 《现代领导》2011,(3):40-40
17世纪中叶的东西方.天崩地裂,风云激荡。这是一个需要英雄并产生了英雄的时代。中国的明末农民起义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几乎同时爆发,中国的李白成和英国的克伦威尔振臂高呼。拔剑而起.几乎同时与腐朽的专制王朝展开了殊死搏杀,各自成就了一番惊天伟业。然而,他们又带给中英两国截然不同的“革命”结果:李自成“革”了明王朝的命,自己却迅速天亡,使人主中原的清朝仍然延续了明王朝的政治体制;而英国则以一种全新的制度“革”了君主专制的命。逐渐过渡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文革”刚开始,许多老同志与周恩来一样,觉得很不理解,很不得力。随着运动发展到出现打、砸、抢,到处夺权,一片混乱时,一些部长级的老同志意见越来越大,他们有时也会到总理值班室发牢骚,讲一些对“文革”不满的话,这些话反映到周思来那里,他很焦急,生怕这些老同志发牢骚会带来麻烦,他就很难保他们了O所以,他多次对老同志们说:’‘你们说话时一定要小心,如果你们再这样讲,发牢骚,我也没法保护你们了。”他让周家点传他的三句话给老同志:心中无它.积极革企;实事求是地检查;特别是不要承认是三反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我来自广东,下面我将讲到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希望大家跟我争论。我讲三个问题:一个是历史问题;一个是政治问题;一个是实践问题。从历史角度看,依法执政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我们党”)自身开展的一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进一步走向成熟的表现执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我们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进行重大变革,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形势的发展变化,如果我们党在思想上不与时俱进,执政方式上不进行“自我革命”,那么,可能有人会来革我们党的命,而且,规律也会来革我们党的命。我们党开展这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有自信心、有胆…  相似文献   

9.
春风暖人心     
卢咸池 《台声》2001,(7):4-6
正当我们努力工作、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的时候,慈祥的父亲卢嘉锡不幸与世长辞。在送别父亲之时,回想起半个多世纪来父亲受到党的信任、教育和关怀、照顾,悲痛的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暖流。 “我们是台湾人”   文革前,我们家一直自称是“福建厦门人”。为什么文革后报上又说我们是“台湾省籍”呢?和其他许多背井离乡来到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一样,这里包含了一段屈辱的历史。   记得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曾经在饭桌上对我和年幼的弟弟妹妹们严肃地说:“我们家实际上是台湾人。当年日本占领了台湾,你们的爷爷还很年轻,他不…  相似文献   

10.
冰冷的法度     
冰冷的法度孙方友很早的时候,我就从心里惧怕公安局。因为我曾经是个“判属”。我父亲是位老干部,在1965年的“四清”运动中因“四不清”被判刑3年。那一年我虚岁16,正读初三。文革前的初中生已明白了不少世理,又由于是长子,在家中已有了“参政”的资格,知道...  相似文献   

11.
论“命”观念的心理意义董江阳一“命”这一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多重的含义。就人与周遭境遇之间的关系而言,命的涵义主要是指命运,即不知所以然、自然而不可免的意思。人在生存中尽力尽能,奋斗过了,努力过了,而仍然招致不期然而然的遭遇,莫之致而至的事态。对这...  相似文献   

12.
缘定检察     
曾有朋友问我:我最早了解“检察官”是在何时?我告诉他,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当我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对一部名为《检察官》的电影产生了兴趣,虽然影片描写的主要是“文革”中检察官的不幸遭遇,但从那时起,我就把“打击犯罪、刚正不阿”等概念同“检察官”形象划上了等号。后来,通过报纸上报道的一些案例,我又知道了检察官在法庭上是以国家的名义起诉。在我的眼里,检察官既是侦察员、法律专家,又是演讲高手。然而,尽管我对检察官的职业非常向往,命运却没有让我如愿以偿。十年前,我从一家工科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物资部门工作,商…  相似文献   

13.
《同舟共进》2010年6月号上,有一篇短文,是北京陈锋写的《留心朱永嘉们》。我非常感谢这位作者,替大家讲出了几句心里活。我早就为陈锋所说的上海“朱永嘉们”近几年发表的文章感到十分可怕了,似乎一切又要翻回去似的:“文革”前、“文革”后,一切极左的胡行都是对的,他们似乎十分希望“盛大的节日”能够重新回来似的。  相似文献   

14.
当渡江的炮火把黎明点燃,我的小手紧握着小旗摇喊,迎来进城的第一支部队,从此慢慢懂得“解放”的内涵。当春风染绿丝丝柳烟,红领巾让童年更加鲜艳;第一个五年计划铺卷大江南北,神州建设的脚步震岳惊天当青春催动理想航船,共青团之歌与我相伴,第一颗蘑菇云撼动五洲,为国争光的壮志令我彻夜难眠。当大学派遣证撑起新的风帆,祖国正经受文革狱炼,我与祖国同苦同悲,更加懂得了国与家一命相温当改革带来永驻的春天,我在党旗下举起右拳祖国每一寸土地都在创造奇迹,每时每刻都有“第一”出现当岁月给我两鬓斑斑,心上刻下祖国五十载风…  相似文献   

15.
十年文革期间,我作为67届初中生与共和国共同走过一段“知识恐慌”、无书可读的艰难岁月。“无皮书”,就像浩瀚夜空中的北斗星,指引我摸索前行的方向和路径:“无皮书”,如同茫茫大海中的航标灯,帮助我躲过暗礁和潜流:“无皮书”,是一代求知青年不屈不挠,抗争命运的历史见证,也是青春无悔和奋斗成长的人生足迹。  相似文献   

16.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06,(16):39-39
我们是谁?我们是“老百姓”——人家常常这样叫我们。我们自己也常常这样叫,从来不曾感到有什么不对劲儿。甚王,岂止是不曾感到有什么不对劲儿。我们还常常感到很舒坦呢。“文革”时,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这权倾一时.却谦称自己为“小小老百姓”,让我们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他真谦虚真平和真亲切.和我们真是一个战壕。然而今天.不知别人怎样.反正我却常常感到我已经不总是一个“老百姓”了。甚至我就不是一个“老百姓”,我感到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比方说罢。对于社会,我是一个“纳税人”,  相似文献   

17.
让“马周”们到前台来杨树森马周是唐代中郎将常何的门客。一次,唐大宗命百官讨论时政得失。常何虽是一介武夫,没什么学问,但上呈的20多条建议都是非常重要的。太宗感到很惊异,就问常何.常何据实禀告:“这不是我写的,是门客马周代我起草的。”思贤若渴的大宗立即...  相似文献   

18.
生命历程:“文革”对“老三届”学业和家庭的影响常京凤“老三届”,这个在“文革”及其中的上山下乡运动中起了举足轻重作用的特殊群体(Cohort),如今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代人象一老三届一样富有争议性...  相似文献   

19.
革命化春节     
周起源  杰夫 《传承》2006,(2):32-33
造反派革春节的命1967年的春节前“,造反派”夺了上海市政府和中共上海市委的权。2月5日,也就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六,上海成立了一个“权力机构”,叫“上海人民公社”。上海人就是在这个公社的“领导”下过了个“大闹春节革命化”的荒唐年。初一,造反派控制的《解放日报》发表一篇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七月     
细 细想起来,竟然先想到了我戴红领巾的那一刻。那还是“文革” 时期,我们全家刚随父亲所在的部队由河北换防到了邻省山西。仿佛突然间换了一个天地般 ,一扫由于母亲在河北工作时被认定“犯路线错误”而勒令进学习班所带来的一切阴影。很 快,我就加入了少先队,当时那种高兴程度绝不亚于过年。母亲给我仔细打扮起来,先梳好 辫子换好衣服,之后系上红领巾领我来到照相馆,照了“革命生涯”的第一张照片。那是 6 0年代的一个 7月。而后我在上初中期间又加入了团组织,说是我入团,倒不如说那枚团徽 是母亲给我争取来的。那时的我只管热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