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夏炎 《党史纵览》2011,(12):28-30
开国中将皮定均是安徽省金寨县人,他戎马一生,南征北战,屡建奇勋,传奇颇多,被誉为“英勇虎将”。 皮定均不仅英勇善战,而且治军有方。他治军之严、爱兵之深、作风之实、方法之特、效果之好,也富有传奇。他的那些生动有趣的治军轶事,至今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2.
说“回报”     
赵畅  孙之 《前线》2008,(3):58-58
南朝梁天监年间,有位五经博士叫严植之。他学识渊博,品格高尚。有一天,他在江边偶然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烂,面目浮肿,询问后,得知此人姓黄,家贫而外出帮工,由于身患重病,被急于赶路的船主抛在岸上。严植之将其接回家中,为他治病。一年后,黄姓病人康复,他双膝跪地,恳求充当终身奴仆,服侍左右,以报严植之大恩大德。严植之予以谢绝,并馈送钱和干粮,让他回了家乡。  相似文献   

3.
孟盛 《廉政瞭望》2008,(4):8-12
他是古往今来知名度最高的官员,是黎民百姓呼唤清官与盼望治世的精神寄托,他是集中体现秉公执法、一身正气的精神力量……他入戏曲之深,被演义成无所不能的超人;他束庙阁之高,被供奉为庇佑苍生的神仙。直至今日,他依然是民间最具号召力的代表公平与正义之化身,他的影响力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本刊记者专赴河南等地采访,拨开历史烟雾重重的文字迷宫——  相似文献   

4.
作为革命者,他忠于党。忠于民,丹心一片;作为学者。他治学严谨、孜孜不倦,有大师之风;作为长者。他宽厚待人、德高望重,有大儒之风。他谦和率真,与妻子相濡以沫;他话不多。但简洁明了。人情练达中包含哲理,发人深省;接触过他的人提起他。涌出的多是景仰、赞叹、敬佩之类的词语……  相似文献   

5.
邱霖峰 《党史文苑》2009,(11):63-63
苏轼开创了词之豪放一派,并把豪放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顶峰,后人几乎无人能与之媲美,但毛泽东诗词的出现,便使其豪放之气黯然失色。如果说苏轼之词体现了本人的英雄气概,那么毛泽东之词展示的是一代伟人的抱负,反映出他独步天下的人格特征,是苏词远莫能及的。正如臧克家所称道:“他的作品,给传统的诗词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从中看出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博大渊深的胸怀,厚实的文学修养,高强的表现艺术,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他诗词中的那种民族气魄、民族风格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3,(32):64-64
毛泽东是政治领袖,不是一般的文人或专业作家。他的文章源于他的政治生活。一般来讲,政治家的文章天生的高屋建瓴,有雄霸之气;另一方面又理多情少,易生枯燥之感。但毛泽东巧妙地扬长避短,文章既标新立异,又光彩照人。毛泽东之后有许多人学他,也写文章,还出书,但迄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这个普通的居民点,38号的户主钱可淡是名望最高的。这与他的地位和才智似乎无关,与他的长相和风度也无关。确切地说吧,是他拒贿的次数之多,拒贿的方法之妙,令人不得不敬重,不得不佩服。  相似文献   

8.
张鸣 《廉政瞭望》2014,(3):54-54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堪称一个老字,一口气活到86岁。要不是侯景把他活活饿死,熬过90岁应不成问题,在皇帝群里,可以当老大的。所以,北边的人,尊敬点的叫他老翁,不客气的,就叫他老儿。由于活得长,梁朝基本都是他当政,他死后,虽然还有几个皇帝,但都是一闪即逝。用他的话来说,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又何恨焉?自己给自己挣了家业,自己再把它败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政治领袖.不是一般的文人或专业作家.他的文章源于他的政治生活.一般来讲。政治家的文章一方面天生的高屋建瓴.有雄霸之气:另一方面又理多情少,易生枯燥之感。但毛泽东巧妙地扬长避短,文章既标新立异,又光彩照人。毛泽东之后有许多人学他,也写文章,还出书,但迄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05,(12):53-54
回族在文化艺术方面是出过许多文人、诗人和画家的。元时有萨都剌,著有《雁门集》,在当时诗坛上有很高的地位。他还善于楷书,能画。丁鹤年,著有《丁鹤年集》。诗人戴良称赞他说:“鹤年古体歌行,皆清丽可喜,而注意之深,用工之至,尤在于五七言律。其措辞命意多出杜子美,而音节格调则又兼得我朝诸阁老之所长。其人人之深,感人之妙,有非他诗人所可及。”  相似文献   

11.
1907年2月6日凌晨,湖南靖州西门外刑场,一名年轻的革命者面对绞刑架昂首而立,他怒斥身边的刽子手:“我要流血,为何绞之?”他决意用自己行刑法场的悲惨情景来励革命者之志,警醒全体国民,他就是湖南著名烈士禹之谟。  相似文献   

12.
爱民要诚。与群众相处一定要以诚相待、以诚待人,才能取信于民,得到群众的拥护。在工作中,把群众当成自家兄弟姐妹,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没有什么工作做不走的。  相似文献   

13.
梁衡 《学习导报》2013,(13):4-11
今年是毛泽东120周年诞辰,他离开这个世界也已37年。声歇人去,尘埃落定,对他的功过已有评说,以后也许还会争论下去。但对作为文章家的他还研究不够,这笔财富有待挖掘。毛泽东说,革命夺权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但他自己却从没有拿过枪杆子。他手下有十元帅、十大将,一千个将军(1955年第一次授衔1050个),从井冈起兵到定都北京,抗日、驱蒋、抗美,谈笑问强敌灰飞烟灭,何等潇洒。打仗,他靠的是指挥之能,驭将用兵之能。但笔杆子倒是一辈子须臾不离手,毛笔、钢笔、铅笔,笔走龙蛇惊风雨,白纸黑字写春秋。虽然他身边也有几个秀才,但也只是伺候笔墨,实在不能为之捉刀。  相似文献   

14.
春勇 《党史文苑》2023,(1):38-41
<正>周铁男无疑是领袖人物文史资料收藏的代表人物。尽管尚难确定他是不是民间最早的周恩来文史资料的收藏者,但可以肯定地说,他收集的周恩来文史资料,数量之多、类别之广、品种之全,至今没有人超越。从15岁开始“收藏”周恩来与许多热爱周恩来并在他逝世后收集与他有关的文史资料的人不同,周铁男在周恩来生前便开始了对周总理文史资料的关注和收藏,那时他还是个中学生。  相似文献   

15.
康熙六十四岁时说:“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亦无非常。”他对臣下说:“你们总是说‘皇上由天授’,虽古圣人岂有生来即无所不能者?凡事俱由学习而成。”由于他善于学习,不孤傲自赏,所以能虚心诚意听取和采纳臣下良言。他在御门听政处理折本时,强调大学士、学士要各抒己见,鼓励群臣大胆陈奏。他说:“古有诏旨既下,大臣封驳之例。”“大学士等系国家大臣,凡事当直言,是者是,非者非,若惟逢迎将顺,何益于事?”他对有的大学士不直陈意见很不满意,严厉批评说:“国家用一人,即欲得一人之益,既任学士之职,凡事皆宜尽言…  相似文献   

16.
与明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科学理论的生命在于发展德国诗人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应该说,他讲得有一定道理。因为在他那个时代,他所看到的理论,无论怎样鼓噪、时髦,甚至盛极一时,最终都没能逃脱衰亡和消失的命运。我们又说他讲得过于绝对,有失公允,因为他没有看到也有一种理论象生活之树那样常青,那样生机盎然,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7.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一生胸怀救国之韬略、心念民众之福祉,他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19.
他与胡锦涛总书记有过“十面之缘”,虽然他看不到总书记的样子。但他说:“我能感觉到他是一个让人温暖的人,因为他的手很暖。”  相似文献   

20.
孙国 《湘潮》2011,(3):15-18
萧劲光戎马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其中四保临江、围困长春是他众多传奇战斗中的最传神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