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香主 《法制博览》2015,(6):258+257
精神损害是指民事主体心理上的障碍及痛苦,精神损害赔偿是针对精神损害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目前,我国法律列举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并从责任形态的角度出发判断有无精神损害赔偿。本文考究国外对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界定,瑞士"一般规定加具体列举"的折中模式值得我国借鉴。本文贯穿"精神损害决定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将精神损害作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本质源泉。  相似文献   

2.
张薇 《法制博览》2014,(1):240+239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缺位导致了国家赔偿制度的不完善,公民人格尊严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新的《国家赔偿法》首次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是对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全面保护,然而本文就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赔偿的必要性,赔偿金的扩大适用,以及赔偿标准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查艳玲 《法制博览》2015,(2):129-130
国际航空法中关于旅客在航空事故中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一直存有争议,尤其纯粹的精神损害赔偿更是众说纷纭。本文分析了《华沙公约》第17条的涵义,列举了相关实践。1999年通过的《蒙特利尔公约》并没有解决这一难题,精神损害可能与身体损害一样对受害者产生严重影响,医学发展已经能够证明精神损害实际上是一种身体损害,对精神损害尤其是纯粹的精神损害给予赔偿是国际航空私法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主流的学者反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逐渐站不住脚。综合比较国内外的立法和实务,违约损害赔偿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实践表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并不会抑制交易,相反可以促进合同的完成。如今,在旅游,医疗,美容,婚庆典礼,运输等服务性合同中可以见到支持违约精神损害的例证。笔者对现有的支持违约精神损害的立法和案例进行简单的归类。  相似文献   

5.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等性犯罪是严重侵害公民性自主权的犯罪。目前,我国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性犯罪被害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但随着社会对性自主权法律保护的强烈渴望,急需将性犯罪中的精神损害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6.
左浩文 《法制博览》2013,(3):153+152
新修改的国家赔偿法首次将精神损害赔偿的内容纳入其中,然而对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问题却缺乏相对细化的规定,这将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刑事赔偿案件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标准、量化标准等内容作出规定,以推动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刑事案件被害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况越来越多,法院在审理中对是否给予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8.
朱玮 《法制博览》2013,(11):270
在环境侵权案件中,为了有效保护受害人权益,有必要引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并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前提、适用条件、计算标准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规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人民法院尚不支持被害人针对犯罪行为所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但在刑事领域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对顺应人权保障潮流、维护法律体系统一、贯彻我国刑罚目的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笔者在论证其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浅见,以期对该领域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今华  徐平 《台湾研究》2001,(2):78-84,91
维护权利人的精神价值、精神法益和其他非财产性利益是民法中人身权及人格权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在侵权行为法领域里创建出一个新分支——精神损害赔偿法。“台湾民法”吸取欧陆大陆法系的立法经验而建立了保护人身权的非财产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1.
曹金凤 《法制博览》2013,(9):208-209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修订《婚姻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这是实行婚姻自由以及依法保护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通过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特征、构成要件以及未来建议就行了分析,它所表达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婚姻中无辜受害的弱者所给予的深切同情和真诚帮助,无不折射出法律和道德的深度追求。  相似文献   

12.
当今网络信息的发展的同时,更加不可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公民网络信息泄露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更有甚者利用获取的公民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公民的隐私权和财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我国现在关于公民网络信息保护在立法、执法以及法律监督方面并不完善。有鉴于此,将公民网络信息保护作为探究对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恭苑 《法制博览》2013,(11):296
对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量化研究不仅是国家立法科学性的必然要求,还是当前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法律的制定重视法学概念与价值观念,而对法律的量化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不利于实现我国立法和司法的科学性。尤其是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的缺失,极易造成司法的随意性。本文拟从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的必要性和原则出发,探讨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标准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现行司法解释中不允许刑事案件受害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引起了我国法学界的极大争议。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是两种并行不悖的责任,为了彰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协调民事法律与刑事法律的冲突,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应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5.
旅游服务合同尽管以精神利益为合同标的,但这并不代表其违约责任中应当包含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以现行法律规定为必要,但世界各国均未在旅游合同中规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即使修改现行立法,考虑到相关后果,也不应该支持旅游服务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诉。  相似文献   

16.
赵慧芳 《法制博览》2024,(11):15-17
紧急情况下,公民基本权利可能会受到紧急状况下各种危机状况的冲击,而这种威胁有违法治精神。因此,如何协调好保障国家安全与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我国所需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本文将从紧急情况内涵、紧急情况下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法理依据入手,阐释紧急情况下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原则,提出紧急情况下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公民法治意识的增强,公民对劳动合同缔结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在劳动合同缔结阶段产生纠纷的情况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录而不用”或“录而不到”是造成纠纷的主要形式,由此带来的损害程度不一。在诉请法院作出裁判时,由于法院对案由确定、法律依据、责任适配等认知不同,导致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不同,造成了“同案不同判”的情况,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明确劳动合同缔结阶段纠纷的性质,深入探讨责任承担方式,将对劳动合同缔结双方的权益保障、进一步提高司法实践规范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权益遭受到巨大的损害和威胁,在此背景下法律对环境污染侵权进行明确规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明确环境污染侵权后,根据环境侵权的重要特征,分析环境污染侵权损害的归责原则适用,最后为完善环境污染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修正案》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较之1995年的《国家赔偿法》,新法有了较大的改动,其中,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之中可谓是一大点亮所在,标志着我国国家赔偿法的日臻完善,也是我国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作为一项新兴内容,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改进。本文立足于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制度的重要性,对国家赔偿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如何完善国家赔偿中有关精神赔偿的规定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婚姻法》对于婚内侵权的损害赔偿法律调整适用的是离婚损害赔偿,对不导致离婚的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的追究则没有明确的规定。且对权利的范围没有做出说明或者是规定,只是规定了几类特殊情况,这将不利于保护婚姻关系中受害方的利益。因此面对中国现阶段由于婚内侵权因素而导致的离婚率不断上升的情况,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赔偿制度,既可以弥补法律规范之空白,也可以给打算肆意破坏家庭的一方以约束从而维护婚姻家庭生活之稳定及和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