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统一战线》2014,(4):14-14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新型城镇化无疑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民建早就敏锐地认识到新型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2011年全国两会时就提交了《关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提案》。  相似文献   

2.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党和国家把加快城镇化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与发达地区相比,海南的经济发展起步晚、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研究如何通过金融支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海南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乾夫 《人民论坛》2010,(12):40-41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经历的曲折和快步发展,为我们解决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也为我们如何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和春明 《创造》2015,(8):56-57
<正>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连接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拉动内需、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的重大战略任务,同时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不仅是保持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对工业化、城镇化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葛宪明  郭江山 《求索》2013,(11):238-240
新型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继续,是扩内需和未来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与之前的城市化相比,新型城镇化表现的农民职业转换以及由农村到城镇的地域转换都有了新的内涵,它体现出中国"创造"的特色包括农民市民化、城镇产业化、城镇有文化、小城镇升级转型和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最后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意把控好尺度和速度以及明晰政府和市场调控空间。  相似文献   

7.
实现乡村现代化和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百姓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推进解决"三农"问题、增强乡村发展活力、促进我国乡村现代化的综合之策和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战略之一,也是我国当前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指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集约、智慧、低碳、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罚体作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13,(8):64-65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这"四化"同步发展。这充分反映了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中央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信息  相似文献   

10.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我市城镇化进程有所加快,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市城镇化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一、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一)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发展》2013,(4):89-89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富裕农村农民是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繁荣农村、致富农民,推动城镇化的关键,是确保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迫切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王晓 《传承》2013,(9):16-1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战略路径。城镇化是中国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最大的内需潜力和最大的改革红利,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必须抢抓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仍是以劳动力流动而非举家迁移定居为主,全国80%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农民工都是流动就业,举家迁徙的农村人口仅占20%左右,这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环江作为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既是少数民族地区,又是传统的农业县,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必须结合环江自身实际,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具有集聚和扩散效应,是扩大有效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一些地方政府追求短期政绩,缺乏长远规划,不惜侵害群众利益,人为造城、土地城镇化、死城鬼城、强制征地、强拆房屋等乱象频现,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湖北统筹城乡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卢斌 《政策》2013,(6):57-5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四化同步"。新型城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也是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廓清"五大关系",正视"五大问题",打牢"五大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尹维真 《政策》2013,(2):57-59
<正>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涉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关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在促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中肩负重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中国建  相似文献   

18.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3,(11):28-29
江苏,曾经多次创造经济神话的地区,如今为我国最发达的省之一,2012年年底城镇化率已达63%,远高于52.57%的全国平均水平。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则是中央对江苏提出的新要求。江苏省的高城镇化率是如何创造的?有哪些经验值得全国推广?江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又将如何走?今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率领专题调研组到江苏省调研城镇化情况,一路从南京到淮安、到宿迁、再到徐州,实地考察了江苏城镇化的成果、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要突破口在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这就要求我们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就是要以创新为动力、以协调促平衡、以绿色为前提、以开放促发展、以共享促公平,从而最终实现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经济提质增效的"引擎",城镇化不仅是我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我区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重要支撑,还是提高全区各族人民幸福指数的必经之路。新世纪以来,我区城镇化发展呈现出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持续提升、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等良好态势。截至2012年,我区城镇人口增加到2038万,城镇化率提高到43.53%。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区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2012年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9.04个百分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偏慢;产业发展对城市建设支撑依然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