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阿成是近年东北文坛很有特色的一位作家。在当今人们普遍被世俗生活所挤压、困扰的情况下,他始终坚持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这“诗意”也就是他对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的赞美,他对日常生活的平凡与朴素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陈染是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写作“私小说”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除了内容上的独特性之外,在语言方面也独具特色。首先,她的语言极具“诗”的意味;其次,她在运用语调方面极注重色彩化;再次,她的语言极富音乐性的听觉效果。这些,使她的小说语言有了立体声响的多重效果——视听效果。  相似文献   

3.
论苏曼殊小说的悲剧意识及其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小说所描写的都是爱情悲剧,带有明显的主观抒情色彩和自传性质,充满着强烈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既出于佛教观念和情爱追求的矛盾纠缠,更是根源于作家对现实世界的失望而认定人生本苦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4.
我们班一个孩子,父母双下岗.每年都领学校的救困基金。印度洋海啸捐款,她一下子拿出了50元。她说得很淳朴:我就是觉得别人帮助我.我也要帮助别人2004年“感动中国”奖的得主之一徐本禹领奖时,只谈起小时候邻居2块钱的帮助.谈起母亲教导他要懂得感谢和感恩。他们朴素的话语非常感人。  相似文献   

5.
“三言”中的公案小说既有描写刑事案件的,也有描写民事案件的,还有描写政治性案件的,题材呈现多样化。作品的美学风格既有悲剧性的,也有喜剧性的,亦有悲喜剧因素融为一体的。小说的情节安排手法多样,具有平中出奇、生动有趣的特点。“三言”公案小说中塑造了不少具有鲜明个性的审判者、受害者和犯罪者形象。  相似文献   

6.
吴趼人和“小说界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等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主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中大声疾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他认为,这是因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由于小说对读者有“熏”、“浸”、“刺”、“提”的作用,“感人之深,莫此为甚”。所以说,“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他郑重的提出:“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  相似文献   

7.
狄更斯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在他带有自传性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运用了很多《圣经》中的思想。本文从《圣经》中的一些内容出发,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王婷玉 《工会论坛》2011,(5):149-150
海明威的作品只有一个主题:死亡。然而在这样一个单一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主题下,却创造出了经典的“硬汉”形象,读者在一个个悲剧结局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积极的精神力量,这正是海明威作品的迷人之处。而海明威的人生亦是充满传奇色彩,本文将跟随海明威的生活脚步,以他的几部代表作小说为例,分析其作品中的“硬汉”形象的形成及本质,以探寻海明威作品的力量源泉及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
格非的小说总是以“先锋”的姿态出现在读者的阅读视野之中的,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本无“先锋”与“非先锋”之分。本文试图从小说的叙述策略方面对格非的小说进行一次详细的解读,以期使读者能够真正读懂格非,对格非的小说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人事天地》2006,(12):36-39
“中级经济基础”的第一部分为“经济学”,是内容最多、理论性最强的一部分,涉及到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并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在这里,我们结合例题对这部分内容分三次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11.
他衣着朴素,一脸憨厚,走在人群中很不起眼,谁也看不出他就是白手起家、创办十堰民生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校长陈明生。但是,秦岭南麓郧西县的山山岭岭却都认识他。是他,12年来领着大山的两万儿女走出山沟沟,踏上了小康路。  相似文献   

12.
论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语源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采用了这句成语中的形式,吸收了它的朴素的合理的含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作了哲学的阐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这个解释以崭新的内容.使实事求是这一概念获得了新的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在与一些80后的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年轻干部交流时.大家都有一种倾向性的忧虑,就是在基层究竟有没有“奔头”?现在到底是该“沉下身子”埋头苦干.还是“有的放失”准备“赶考”?笔者认为,年轻干部扎实修好“基层”这一课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他还指出:“‘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象越‘左’越革命。”这里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左”的东西根深蒂固,带有革命的色彩呢?这个问题很复杂,亟待深入研究。但有  相似文献   

15.
人事快言     
《人事天地》2007,(9):61-61,62
“两根树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挂网”,这是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的一句话。有些饭局,看似不影响公务,实际上是“鸿门宴”。  相似文献   

16.
3年来,她伸出援手、奉献爱心,先后救助和收养了3名弃婴,以朴素的母爱呵护着不幸的孩子,用无私的大爱,为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天。她就是枣阳市公安局北城派出所民警、党员杨玉琼。2012年3月8日,杨玉琼被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每当人们用“活雷锋”、“大爱民警”来赞扬杨玉琼时,她总是说:“我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我只是尽自己所能,为可怜的孩子做一点事。”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和亦舒一个是现代小说创作中的“奇才”,她们以敏锐的目光审视着世事的沧桑,关注着不同女性的苍凉人生。中国古典元素在她们的小说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有着创作风格相似的同时,又有着各自独特女性视角与语言风格。分别用直接的白描和间接的反衬,描绘了旧时代女性在“奴性”意识下的苍凉境遇和现代女性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自立”意识下艰难打拼的苍凉生活。“典雅”的工笔描绘和“通俗”的语言表达让小说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二者小说运用苍凉的格调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尽写纷繁世界下苍凉的人生,有着和而不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人少年小说家泰勒的代表作<滚滚雷声,听我呼喊>被认为具有自传色彩,从自传色彩入手,分析泰勒对种族隔离状况下黑人尊严问题的思考第一,在种族隔离的美国,黑人所面临的自尊困境;第二,黑人为维护自己生存的尊严所做的抗争;第三,土地是黑人的生存之本,而家庭则是黑人的自尊之源.  相似文献   

19.
从形象渲染、语言锤炼、环境氛围、战争场面等四个方面浅探《曾国藩》在小说艺术方面的缺陷。从中悟出历史小说固然要在文化色彩、思想深度方面超越前人,做出开拓,但绝不可偏废“小说”这一艺术形式,应该做到两者结合。  相似文献   

20.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它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又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也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点睛之笔。这句话本来是不难理解的,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人却对其产生了一些曲解和误解。一种说法是:“最终”是很遥远的事,现在就是要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以此来确保提高效率,等将来把“蛋糕”做大了再进行公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还有一种说法是:“共同富裕”就是程度相当,水平一致,你活得诺洒,我富得流油,不能有差别。要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