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工友信箱     
《工友》2013,(5):30-31
未休年休假,辞职时可否主张年休假工资《工友》编辑部:我在某公司连续工作已达11年,不久前,我主动辞职,单位表示同意。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公司没有向我支付年休假工资。公司的理由是:我主动提出辞职且单位从未限制其休  相似文献   

2.
《工友》2013,(5):30-30
《工友》编辑部:我在某公司连续工作已达11年,不久前,我主动辞职,单位表示同意。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公司没有向我支付年休假工资。  相似文献   

3.
年末岁初,对于多数职场中人来说,都是紧张而沉重的。一方面是油然而生的那种"岁月匆匆"的无奈,另一方面,是年初各种各样的总结和方案……做做做,做不完的事,想想想,想不周全的计划,真是让人头晕脑涨,六神无主,脾气暴躁。小心,"年末综合症"正在悄悄走近你。工作重压压出"抑郁"他们近一个月来忙于准备年终工作的总结及一些报表,人人斤斤计较于这一年的成绩,惶惶不安于新一年的工作职位,渐渐地感到乏力、精力不足、睡眠差,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廖巧玲 《工友》2013,(3):9-11
不少被辞退的女性担心一旦维权,再找工作时,可能会因"曾起诉过原东家"而被新公司拒绝。而一些女性因预见到怀孕后与公司可能产生的纠纷,索性主动辞职,"免动胎气"。年初,郧县女工林波终于等来了公司给她的一个双方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获得了8000元补偿。"我打这个官司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你的妈妈是一个清白的人,并不是他们杜撰出来的财务不清白。"如今,生活已步入正轨的林波已不愿再回忆那段不愉快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斋藤一人 《工友》2014,(1):44-44
正经常有公司职员突然跑来对我说:"一人先生,我想辞职。"想征求我的意见。这个时候,我通常会对他说:"辞职没有问题。但是你应该在其他人的一片惋惜声中选择辞职。"如果一个人辞职时,别人对此毫不惋惜,那他在今后的人生中是否会取得成功,这一点很难说。真正能够取得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6.
易安 《工友》2014,(11):44-45
正主人公:李璐李璐(化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跳槽狂人",5年来共跳槽达21次,先后进入过广告、服装、培训、厨具、期货、化妆、眼镜、物流、保险、企业管理、房产中介等行业,时间最短的只有6天,待的最长的一家是8个月。工作换了一沓,薪金原地踏步,有时甚至越跳越低。李璐每次辞职后都会免不了心情郁闷,自己越来越害怕求职,甚至想永远逃离职场,不想面对新环境。  相似文献   

7.
茅仪毅 《工友》2012,(5):44-44
在职场,受气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几乎人人都碰到过。但如果因受点气就选择逃避的话,是很难在职场上立足的。身为职场人士,偶尔遭遇波折,要善于化解因不公正待遇而引起的怨恨。尽量往宽处想:也许是对方的一时冲动、也许他(她)在气头上,才在不经意间给你添堵,而实际上并无歹意。就算蒙受冤屈,也要学会承受和面对,只有忍辱负重,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纪荣凯  林微 《工友》2014,(2):28-28
正案例回放:张某是某外资半导体制造企业的技术人员,负责企业产品最关键器件的制造工艺,和企业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由于张某的业务能力出众,一家制作相类似产品的企业对张某伸出了橄榄枝。张某向所在企业书面提出辞职,企业同意张某辞职,但希望张某再工作一段时间后待企业物色到新的接替人员后再办理离职交接手续。张某认为自己已经递上辞呈,一周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到新单位上班。几经通知,张某都拒绝到企业上班,原企业即以张某旷工为由作出辞退张某的决定,双方发生争议。  相似文献   

9.
余军 《工友》2009,(5):29-29
案情回放: 李某于2007年应聘进了武汉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任项目部经理。2008年10月初,李某向公司提出辞职。公司很快批准了李某的辞职申请。办理离职手续时,对李某2008年度应休未休的年假是否应当支付年休假工资,公司与李某各持己见。李某认为:年休假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自己因为工作而没有休假,公司理应支付年休假工资。公司对此满腹委屈:如果李某不离职,年底公司业务少时肯定会安排李某休年假,一年还没有过完,  相似文献   

10.
在人才密集、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你一定想以更强的实力获取更高的薪水?还想得到更快的提升?不久前,COSMO总结归纳出了一套决胜职场的“秘诀”,掌握了它,你定能够在通往事业成功的路上所向披靡。有趣的是它一共有26条,按照英语26个字母的顺序排列,每一个字母是汉字相应的英语单词的首个字母。  相似文献   

11.
快乐工作     
网上有一个问题:如果彩票中了大奖,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八成以上的网友这样回答:辞职,周游世界。 工作是那么痛苦的吗?这肯定是一个伪命题,工作、休息、生活是糅在一起一团掰不开的泥巴,你抽去其中任何一种都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工报 《工友》2014,(2):22-23
正"2013年12月份的辞职率超过了30%,辞职了他们明年才来找工作,社保就断了,看明年的厂子交不交了。"2013年12月27日,深圳一家鞋企的总经理胡强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所提到的社保中断的问题,此前因"一年累计3800万人中断缴纳养老保险"的新闻曾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保障专家郑秉文教授表示,断保人群主要是小微企业就业人群,灵活就业人员和建筑季节工人等等。这些人群职业不稳定、流动性较大,其中以农民工群体居多。  相似文献   

13.
《工友》2013,(4):1
个性张扬、太自我、叛逆、没有责任感、脆弱……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能看到或听到许多人对职场90后诸如此类的吐槽。而日前复旦大学公布的一项调查更让大众对职场90后大跌眼镜:职场90后整体离职率高至三成。这些"说走就走"的新生代员工给出的离职原因更是让人匪夷所思,食堂伙食差、失恋、宿舍不能上网等都可以成为理由。  相似文献   

14.
汪连天 《工友》2010,(1):58-59
名片礼仪 名片是职场人士的随身必备物品,有没有名片、名片使用的频率高不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职场中人的社交面,以及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甚至是他的成功度。  相似文献   

15.
学妹你好!当你收到这封信时,我想,你一定还在为找工作的事情焦虑、痛苦和徘徊吧?  相似文献   

16.
张健 《工友》2012,(2):57-57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忽然想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了命运对他是如何不公,“如果您能借一点钱给我,我会先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  相似文献   

17.
曲征 《工友》2013,(10):64-64
近几日,贾府的领导王熙凤有点烦,因为好几个人找她给自己的亲属安排工作。最迫切的,一个是周瑞家的,她侄子今年大学毕业,找不到好工作,就想让侄子来贾府就业。另一个是管理田地和住房事务的林之孝,他外甥大学毕业后已经待业一年了,他也想让外甥来大观园混口饭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运》2014,(9):54-54
案例:唐某系连云港市一台资公司职工,2013年4月中旬生病,被检查确诊为癌症,需要住院化疗,但是该公司有规定,不管什么原因如果请假超过3天就需要解除劳动合同,心有余悸的她没有将得癌症的情况告诉单位,自己递交了辞职报告。公司接到辞职通知后,立即赶到医院与唐某解除了劳动关系。几日后,唐某听人说有医疗期之说法,想反悔,因为递交辞职报告是因为公司规定说不能请长假,就找公司协商,要求公司再补偿2万元医疗费,补发一个月的工资和社会保险金。  相似文献   

19.
捷径     
摔跤手摔遍了整个城市,没有遇到过什么对手。后来这个城市里来了一个远方客人,点名要和他较量。此人是另一个城市里的高手,有过十分辉煌的战绩。两个人摔了整整一天,结果还是没有分出胜负。到了第二天,两人约定,半年之后再一决雌雄。摔跤手回去以后问自己的师父:“我和他决斗时为什么总也找不到对方的破绽?如果找不到他的破绽是不是就证明我肯定要输掉以后的比赛?”师父想了想,没有说话,用手在地上画了一道线,说:“在不能擦掉它的前提下,你如何让这条线变短?”摔跤手寻思了半天,也没有想出答案。只见师父在这条线旁又画了一…  相似文献   

20.
在《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里,“奶酪”被当成我们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东西。面对机会与风险的新时代,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奶酪哲学”,尤其是身处变幻莫测的职场上。为此,笔者采访了几位不同职业的人士,他们都有各自独到的一套“奶酪哲学”。也许,你会在他们的叙述里,发现你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