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电影市场化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在全球取得高票房之后,那些揉合了巨额投资、电脑特技、大腕导  相似文献   

2.
2007年伊始,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谭盾、张艺谋、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等合作的歌剧《秦始皇》,连演9场,包括最高价2500美元在内的戏票销售一空。  相似文献   

3.
塑造英雄,离不开对崇高的理解。从美学角度看,崇高是以理智主义德性为核心的超越性情感的产物,它内含理性,但却以情感与抱负的方式表现出来。分析近年热播的几部电视连续剧,我们发现,《亮剑》中的李云龙徒有崇高英雄的表象,却被抽空了理智德性内核,因此是对传统英雄的现代式解构;《潜伏》中的余则成虽是一个完美的英雄,但他受理性支配的无私无我让当代人有陌生感,因此作品成了一场关于英雄叙事的美好回忆;《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顺溜,则以当代人熟悉的个人主义、情感主义方式,塑造了一个自我英雄是如何成长为崇高英雄的。因此,顺溜形象是在崇尚解构的后现代氛围中,对于宏大叙事——英雄的一次成功建构  相似文献   

4.
印度著名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都是英雄的颂歌,但二者之英雄观却不甚相同。二者描述之英雄均为人文英雄,道德高尚,但在具体道德观上,却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老人与海》中多次出现与棒球运动相关的意象,包括棒球队、棒球英雄等,因为当时棒球在古巴是一项很受欢迎的运动。除此之外,桑提亚哥在海上反复想起棒球英雄迪马乔,他对迪马乔的经历和精神品格产生一种强烈认同,他们二人都体现了海明威准则英雄“重压下的优雅风度”。更进一步讲,棒球英雄的品格也是海明威推崇的,体现了海明威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相似文献   

6.
李卉 《人事天地》2007,(12):28-29
事实上,李连杰的人生角色和电影中的一样,在不断嬗变。从最初的武术天才到电影巨星,再到虔诚的佛教徒。“我这一生,见过不少皇后、总统,也和黑社会的人打过交道。一个在内地长大的人,孤身闯到了香港,然后从香港又走到美国,去完全陌生的西方世界里闯荡。每一个阶段,我受到的心灵冲击都很巨大。”李连杰说。  相似文献   

7.
宋彦 《工会论坛》2004,10(1):115-116
《英雄》的成功证明了低迷的中国电影市场蕴藏着不可低估的潜力。要打赢票房一战 ,关键要有以市场为准绳的制作思路。《英雄》的制作策略在于 :迎合了大众阶层的审美习惯与品味 ;对中国传统文化浓墨重彩的表现 ;电影特技所创造的视觉奇观 ;市场化的广告、营销策略。研究与探讨《英雄》的成功运作 ,对于改变中国电影“叫好不叫座”的创作怪圈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30年代话剧创作中的人物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话剧创作中的人物悲剧,具体包含了英雄型、良善型和过失型3 个主要类型,均在30 年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曹禺的《日出》和《原野》是中国30年代话剧创作中人物悲剧的双子星座,代表了这一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9.
艾米的《山楂树之恋》本身是一部网络文学,通过网络传播。2010年张艺谋导演将这部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受到了影迷、读者等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而书中主人公静秋和老三的人物性格、命运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而本文正是通过对主人公性格、命运的分析,阐释出文本主角性格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莫言小说《红高粱》中有句话:“一亩高梁九担半,十个杂种九个混蛋。”张艺谋在拍电影《红高粱》时对这句话产生了兴趣,说是要拍一个“杂种”电影。那么我也不妨从这句话入手,写一篇不走规距的所谓“杂种”式的评论文章吧。  相似文献   

11.
李连杰 《人事天地》2008,(12):37-37
好像是在一次电话采访中,一个记者曾经问过我一个很好玩的问题:李连杰,你这些年都是一帆风顺,你是怎么变得这么强大的呢?  相似文献   

12.
山水实景演出作为一项文化创新产业项目在中国内地形成一股热潮。它缘起于景观歌剧,伴随着2003年张艺谋《印象.刘三姐》的首演成功而诞生。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创造了一种新的演出形式。同时,这种开发热潮也可能引发一系列潜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米·尤·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刻画了毕巧林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说由五个相对独立的中篇小说构成,写出了主人公“心灵的历史”,开创了“俄国心理小说”的先河。现今,研究毕巧林心理现象,有助于对中国年轻一代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在1991年执导的一部影片,该片以主人公颂莲嫁入陈府后一年之内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展示了颂莲与陈府上至老爷、下至丫环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解读了颂莲悲剧性的命运,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女子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相似文献   

16.
佚名 《人事天地》2008,(6):49-49
李连杰:除了捐助金钱,还将押送救灾物资亲赴灾区,代表他发起的壹基金全体成员看望灾民,加入救援工作,为灾区尽一份力量。 李宇春:前往北京献血中心献血。她所在的公司原本计划为她的专辑举行新闻发布会,也改将全部预算用于赈灾。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长期以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数百年来,孙悟空已经成为人民大众心中不可颠覆的"除妖降魔、顶天立地"的神话英雄。分析孙悟空"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英雄特质从何而来,循着孙悟空的成长轨迹,以他在《西游记》中先后出现的五个身份名称,即石猴—美猴王—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为主线,分析其与这五个身份相对应的自然自我—自在自我—张扬自我—膨胀自我—改变自我的演变进化过程,探寻孙悟空是怎样在艰苦卓绝的历炼中,最终实现超越自我的升华,塑造出世人交口称赞、叹为观止的英雄特质的。  相似文献   

18.
党红星 《工会论坛》2005,11(5):160-161
《三国志》所记载的赵云是一个一身是胆、忠心为国、处事机敏而有章法的英雄;《三国演义》遵循《三国志》的基调对赵云的形象给以了塑造,但围绕着忠义精神的颂扬,突出演绎了赵云救刘备父子的故事。后来在关羽形象逐渐拔高的过程中,赵云的形象也就成了永具活力的忠勇虎将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难忘瓦尔特     
瓦尔特是二战时期南斯拉夫人民抵抗运动的英雄,在我国家喻户晓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即以他为原型。近日各电视台又播放了这部影,有的城市还掀起南斯拉夫影片热使人们又重睹了英雄的风采。南斯拉夫人民是骁勇善战、视;如归的人民,当年在反抗奥斯曼和匈帝国统治时期英勇顽强的不屈象,早已妇孺皆知。在二战期间,南斯拉夫是欧洲唯一没有外援而靠自己力量战胜纳粹,解放祖国的国家。当年面对几十万武装到牙齿的德国法西斯,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及其统领的游击队,百折不挠,浴血奋战,终使德国军队狼狈不堪、一败涂地。毛泽…  相似文献   

20.
佚名 《人事天地》2007,(8):46-47
脱颖而出 如果不是张艺谋的那部电影,魏敏芝也许会和张家口市赤城县宁堡乡东栅子村其他女孩一样,早早辍学,放羊,然后嫁人,生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