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京 《人事天地》2007,(7):26-27
郭台铭,台湾最大科技企业集团——鸿海集团的董事长,台湾首富,祖籍山西:过去的他一直低调务实,几年前妻子去世后,出现了他与刘嘉玲、林志玲的诸多绯闻。和关于“男人出轨”的奇言怪论。有人戏称,郭董已由报纸财经版成功转到了娱乐版。 不过面对垂危的胞弟,这个传奇的企业领袖显示了情深义重的又一面,他的弟弟郭台成身患白血病,在北京道培医院接受治疗。不久前,医院段院长接受北京媒体采访,谈到她对这个台湾首富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林岚 《人事天地》2007,(11):50-51
在台湾,敖幼祥与蔡志忠、朱德庸、几米被誉为新生代台湾漫画四大人物,业界多尊称他为“大师兄”,他的漫画作品《乌龙院》在海内外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18年前,吴必银还是十堰市张湾区红卫街石桥村的一名乡村民办教师。去年,他以年清收上千万元工程欠款被公司领导和同事誉为“企业清欠高手”。  相似文献   

4.
张建安 《人事天地》2007,(10):38-38
1949年时,于右任本想留在内地,但被蒋介石派人挟持到了台湾,继续担任“监察院院长”等高职。他的最后15年是在台湾度过的。而他所最看重的事,往往与文化教育有关。  相似文献   

5.
梦如落叶     
林清玄是台湾当今最高产的作家,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美、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被誉为“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柏杨炼狱     
柏杨 《人事天地》2008,(6):32-33
不久前去世的柏杨先生,是台湾文坛近几十年异常活跃的著名作家,他的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在整个华人圈中都深有影响。而在他个人生活中,最刻骨铭心的恐怕要数多年牢狱生涯,这段生涯也可以折射台湾那一段白色恐怖史。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台湾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十三世纪中叶、台湾就正式纳入中国版图,1885年,台湾正式成为中国清政府的一个行省。一百年前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  相似文献   

8.
1 1971年,梁文道刚出生4个月,就被抱去了台湾,在那里一直长到初中毕业。彼时台湾很多青少年帮派,他十四五岁,认了十八九岁的大哥,跟着老大上街吃喝赌钱,当然也有打架。  相似文献   

9.
李登辉于1999年7月9日接受世界第三大广播公司“德国之声”专访,就两岸关系、港澳问题、台湾对外关系及未来发展等发表了轰动性的讲话。他认为“两岸关系定位在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从而彻底抛弃了他多年来“两个对等政治实体”、“中华民国在台湾”等的面纱,露出了他主张台独的真面目。这是台湾正式放弃“一国论”,抛出“两国论”的标志,值此千年交替,世纪转换,国际格局动荡变迁之际,它对两岸互动、亚太安全甚至整个世界格局都必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一、“两国论”出笼的背景争取台湾独立的主权国家地位是李登辉最终的政…  相似文献   

10.
1683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施琅为清朝取得台湾,统一全国立了大功。施琅原是郑氏部将,顺治年间投降清朝,康熙二十年能被复授为福建水师提督专征台湾,这与康熙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有很大关系。因为,康熙一贯重视用人之道,深知正确的决策要由“贤能”的官员来执行。认为“从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得一人则事治,失一人则事败”。他在多年听政中认识到,用人“必才德兼备为佳,若止才优于德,终无补于治理耳”。他把是否忠于封建王朝的政治标准,列为用人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康熙关于统一台湾的决策所以能够实现既不在于他“洪福齐天,威灵远暨”,也不在于他“庙略指挥,决胜万里”,而在于他善于选用“才德兼备”的“贤能”官员。  相似文献   

11.
陈凯 《人事天地》2008,(8):8-10
马英九上台后,他的团队以高学历的“学者内阁”特征引人关注。而无孔不入的台湾媒体还发现,马阵营很多要角还都是个性突兀的“性情中人”,他们能否在政治上带领台湾走出一条新路呢?  相似文献   

12.
文章考察了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国家认同关系较为紧张、中缅边民的国家认同关系却比较和谐的原因,认为大陆与台湾公民的民族国家意识强烈、过分强调“国家”界限,国家认同似乎被置于民族认同之上,而过于强调他者、通过强调和确立他者以确立自我,最终会将自我从他者及群体中分裂出来,故两岸公民的国家认同关系较为紧张;而中缅边民则因其民族认同及国家之间的睦邻友好策略使民族国家意识淡化、国家“界限”模糊,进而将自我与他者混为一体,不强调自我与他者的界限,从而营造了中缅边境及两国之间的长期友谊。总之,台湾的国家认同似乎被置于民族认同之上,而中缅边民的跨境民族则更多地看重民族认同而淡化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3.
民进党“执政”5年多来顽固推进“台独”,刻意制造两岸紧张局势,使台湾政治混乱、“外交”孤立,经济下滑,社会动荡,族群撕裂2004年底,岛内分裂势力的气焰尤其嚣张,公然抛出了在2008年前实现“公投,制宪,建国”的“台独时间表”,并摆出了要裹胁台湾民众不顾一切往前冲的架势一时间,似乎无论是本岛的“泛蓝”力量。还是大陆以及国际社会都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制约与遏制,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共中央自2005年初开始,有针对性地调整了对台政策,取得了争取台湾民心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侯孝贤,台湾新电影最重要的代表。1947年生于广东梅县,出生不久即随父移居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专”影剧科。1980年首导《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1981)成名,之后有《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尼罗河的女儿》等多部影片获得国际大奖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奖,并引领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开端。他的电影以细腻感性见长。  相似文献   

15.
台湾社区建设早期侧重于社区物质基础的改善,自1994年“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出台之后,重点转向了社区的文化建设。台湾社区文化建设尤为强调保持和挖掘地方特色,并着重于发展社区教育。在社区居民、当局、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多元力量的协力推动下,经过多年精工细作,台湾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其经验对于大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整整两年前,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挂牌以来,其老板江南春一直是舆论的热点人物。这恐怕不是因为他的财富,不是因为他自身是传媒中人,而是因为他颇有点传奇的创业史,和特立独行的创业家个性。  相似文献   

17.
30年前,20岁的他前往上海打工,身上只有一百元钱。30年后,他的公司拥有同定资产上千万元。去年9月,他投资上百万元为乡亲建别墅,为家乡美景绘下鲜亮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1975年,台湾当局领导蒋介石逝世前,曾通过秘密渠道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毛泽来则指示邓小平代表他成行。可惜蒋于当年4月5日逝世,两位近代风云人物无缘再碰头。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年前,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两部重要著作,受到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一本是苏格所著的《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一本是邢广程所著的《苏联高层决策70年》。苏格是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长期从事国际关系、美国外交等领域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关系企业基础上的企业集团化构成了现代公司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公司法也为此作出了重大调整。本文结合台湾公司法的最新修订,针对内地关系企业制度所存在的缺陷,阐述了对关系企业进行公司立法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