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梦如落叶     
林清玄是台湾当今最高产的作家,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美、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被誉为“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关帝信仰在台湾的兴盛使台湾产生了大量的关帝庙,也产生了不同的信仰圈和祭典方式。台湾的关公信仰,主要由福建闽南的移民将家乡的关帝庙香火带到台湾,并在各台湾宫庙繁衍了许多有关关公灵迹的传说。台湾许多关帝庙不仅是当地群众信仰中心,大量吸纳信众的资金,也注意对社会的奉献。  相似文献   

3.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党和政府已经把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作者围绕这个主题和目标,指出了要立足于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致力于以经济促政治的基本思路,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对台方针。  相似文献   

4.
现代诗词是20世纪台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延续了中国文化命脉,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意识,同时蕴涵复杂的思想。旧诗研究在台湾已渐次展开。而在大陆,学界长期偏执的新旧诗二元对立、独尊新诗的模式延伸到了台湾文学研究领域,对台湾现代诗词置之不顾。这样做遮蔽了另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学现象,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台湾文学面貌。尤其是在李登辉、陈水扁统治时期,台独势力坐大,文学台独一时甚嚣尘上,一些学者从所谓“台湾主体性”阐释近现代台湾诗词,表达分离主义主张,这就不仅仅是学术性问题。大陆学界要尽快对台湾现代诗词开展研讨,让它进入“文学公共空间”,为人们所认知,并掌握必要的学术和政治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2001年12月1日,台湾进行了“立法委员”和县市长选举。透过台湾选举,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台湾岛内各政党实力的变化及影响,正确认识台湾形势,把握两岸关系的新动向。一、选举中的大较量台湾选举,历来是台湾各党派的重要争夺战,是各政党摊牌解决政治危机的时机。“立法委员”选举和县市长选举也是台湾各政党实力的较量,直接关系到台湾未来各政党版块的分合、地方执政权的划分等政局走向。各政党都为选举而使出浑身解数。(一)这是一场朝野两大党从来没有打过的选战。第一次拥有执政优势的民进党和第一次失掉政权下野的国民党,在…  相似文献   

6.
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为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为我们党解决台湾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原则,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康熙帝于公元1683年统一台湾,在台湾全面施行清朝司法制度。清代台湾的侦查制度与大陆侦查制度在整体上具有共通性,但因其历史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局部上叉体现出差异性。清代台湾侦查制度的特点是:在侦查体制上采取多元多轨制;在侦查方法上采取科学的讯问方法与野蛮的刑讯手段并存;在侦查职能上与军事职能发生交叉。中华法系通过清代台湾200多年的渗透,对台湾当今的法制思想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是当今台湾法制具备中华民族特色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8.
张涣 《人事天地》2008,(9):17-17
20年前在台湾,他名不见经传,所属企业规模连台湾制造业1000强都够不上;但如今却是叱咤风云、纵横四海的台湾首富,麾下企业遍及欧美。他就是台湾最大科技企业集团鸿海集团的老总郭台铭。最近与他相关的新闻,是两年前丧偶的他,迎娶了一位舞蹈教师,不过他极少回应这些花边新闻,依然保持实业家的那种低调务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早期典籍中对台湾的命名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明朝后期,闽南移民在台湾一鲲膀岛把当地先住民对岛的读音译成汉字读音,有大员、台湾、台窝湾、大湾、埋冤等,由于一鲲鲭岛是早期大陆移民登陆台湾最早、最频繁的地点,所以人们认定登陆的地名为台湾。然而直到清朝统一台湾后,地名“台湾”的地域内涵才正式确立。从历史上看,台湾作为台湾省的地名,有多种文化成分,其中闽南文化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60年来,“台湾问题”是伴随着我国宪法成长的重大内容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1978年宪法都体现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982年宪法体现了“和平统一”的方针。为解决“台湾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反分裂国家法》,将长期以来的大陆对台政策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制度化,成为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台湾问题”的法律实践在我国形成了宝贵的理论和经验。如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历史阶段的划分.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思路的变迁以及在具体手段上,从单一的方法转变为具有丰富性。长效性的综合举措。  相似文献   

11.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4则笔记对台湾有较为详细的描写,分别描述了当时清延向台湾派遣驿使、官员在台湾任职的时间、郑成功与大将刘国轩智除“异僧”的故事以及转速孟鹭洲自己所写的巡视台湾往返途中见闻,纪昀的叙述口吻平稳从容,志人与志怪相结合的描述为台湾抹上淡淡的神秘色彩,而现存史料则多有可为其实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黑社会是当代台湾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本文对台湾黑社会的来源、主要帮派、发展、现状等作了全面介绍,并剖析了台湾黑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台湾的废弃物管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本文对台湾废弃物管理法规、管理机构、回收管理模式对台湾的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回收体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今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对我国大陆废弃物管理的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民意心理基础是台湾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因此,台湾问题是台湾的民心取向问题,是台湾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问题。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在中国国家认同上的错位乃至危机,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加强两岸相互了解,塑造两岸共同记忆,厚植两岸共同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有利于台湾民众中国国家认同的元素,才能真正推进“先经后政,先易后难“这一对台工作新思维,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础性工程。本文根据广西的情况,提出了加强桂台交流,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一些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宣誓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两岸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两岸人民对马英九政府充满企盼。但在看到这些机遇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国民党上台可能带来的挑战,包括台海问题的主导权问题、台湾身份的定位问题、台湾生存空间问题、台湾岛内政局变化问题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只有冷静思考,沉着面对,才能在台海新形势下,牢牢把握处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试析中共历代领导人对台政策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始终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职责,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形成了一系列务实稳健成熟的原则立场、政策主张和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共对台政策的一贯性、连续性和在新形势下的重大发展,对于促进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伏陆爱心企业家感恩之旅》一行47人于26日晚间抵达台湾,于2月1日离台,圆满结束了6天的台湾慈善之旅。“标旋风”从遭高声抗议中开始,在一片感谢声中谢幕,其戏剧性演变,令人赞叹。连一开篇就跟陈光标舌战的台湾政论名嘴在群众压力下,  相似文献   

19.
淡水鄞山寺与台湾的汀州客家移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鄞山寺是台湾保留最为完好的一座供奉定光古佛的庙宇。定光古佛是闽西客家人的保护神,在整个汀江流域相关庙宇甚多,而在台湾则只有两座:一座在彰化县,另一座在淡水镇。在彰化的定光古佛庙早在日据时期就已被拆除一半,只有谈水鄞山寺迄今仍保存完好,因此它对于研究汀州客家移民与台湾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000年,笔者到台湾作了为期四个月的访问研究,其中也对淡水鄞山寺进行了考察,收集到一批族谱、碑刻和地方史料。本义拟利用这些资料,结合近年来在闽西所做的田野调查,就淡水鄞山寺的建造,以及台湾汀州客家移民…  相似文献   

20.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在积极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我党的政党交流的政策经历了“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到“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再到“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直至目前“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的转变过程。本文旨在以史实数据为基础.归纳总结我党两岸政党交流政策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