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空间内的政治生态随着技术发展出现了新样态、新问题。网络政治空间内的非正义问题正是其中之一,需要在现实空间正义治理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时代和民众需求的治理思路和路径转型。大数据能够广泛地获取并整合网络空间内的信息和数据,在优化治理网络政治空间、推动网络政治空间正义方面具有独特优越性。大数据的技术治理具有成为“数字利维坦”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被资本、权力、社会滥用。利用大数据治理网络空间必须充分吸纳公平正义价值并受公平正义规范,才能有效防止大数据治理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2.
简光泽 《党政论坛》2002,(11):38-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宏观经济和社会发 展各个领域改革发展的步伐都在加快。这就要求卫生领域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卫生体系。党中央制定的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要求卫生工作必须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都必须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因此,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来推进卫生改革的发展。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党组织要有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先要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6,(1)
正加强作风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则是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和活动,使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意识更能适应客观发展变化的需要,其行为更符合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为此要振奋机关工作人员精神,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1.作风就是形象。一个单位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内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遵循,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真理性认识与价值性标准辩证统一的基础上,让人民诗意栖息于美丽中国;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是对人民生态利益的维护与人民生态福祉的关照;以人民为中心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自然的先在性与自然的"人化"活动的辩证统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辩证统一、自然大美与人文至美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1、在决策前 ,要开展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决 策目标的确立 ,必须来自调查研究。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把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委决策也是一样 ,必须以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原则。要作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 ,就要深人实际、深入群众 ,去做调查研究 ,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 ,有什么要求和愿望 ,并以此为决策目标 ,这样的决策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各级党委必须坚持这一决策的指导思想 ,反对那些打着为群众谋利益旗号而实质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形象工程”和“人…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10)
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当生态环境普遍成为问题的时候,基本生态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是政府的责任。构建基本生态服务体系符合公平正义的发展理念,也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律,符合当前德州发展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环境问题的解决主要不在于财力或技术,而在于制度体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基本生态服务体系,是推进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钦建军  杨升祥 《求知》2013,(4):55-5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这是全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制度保障。要提高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必须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人民群众的制度,要使这一制度管得住、用得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生态是否健康,事关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在我看来,一个社会的教育生态是否健康,具有以下六个判断标准:一是民本。教育是否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是以全体人民为中心,以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终身利益为中心。二是平等。教育必须是面向人人的、服务人人的、让每个人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网络空间作为现代科技文明的典型场域,其影响力和作用力与日俱增,网络空间治理将倒逼产生更科学的行政决策、更便捷的行政服务、更高效的行政效能等。未来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将成为判断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它对传统的治理理念、治理工具等产生了巨大冲击,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踵而至,主要表现在:网络空间治理的转型一直落后于数据技术边界的拓展;网络空间治理理念的前瞻性不足、网络空间治理的实体规制体系不健全;网络空间治理的司法控制面临困境。作为社会治理前沿地带,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亟须呼应当前网络空间对先进科技应用、网络秩序维护、多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价值需求。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在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念的前提下,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朴素睿智的生态观念,着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绿色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相似文献   

11.
一、机关党内监督的重要性。监督一般是指察看和督促。在政治方面的含意,是指对滥用或可能发生的滥用职权问题进行制约。因而是维护统治、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历代开明的政治家和统治阶级,对监督都很重视。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党的纲领、路线、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到底符合不符合人民的利益,党员和党的干部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所当然地要由人民去察看和督促。  相似文献   

12.
侯坤  许静波 《理论探讨》2022,(2):119-123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势必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要以生态知识教育为重点,夯实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强化生态文化与法制建设,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9,(10)
在时代要求呼唤下,人民的需求呈现多样性特征,表现出对美好生活及美好生态文明的需求。为此,我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需求出发,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结合具体实际,为解决生态文明问题,在生态保护、治理和防护方面提出来一系列新理念、新方法,深刻地回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发展什么样的以及怎样更好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体情况产生的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理论。对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探究,对于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生长于互联网发展的"无界"态势和意识形态领域"有界"社会思潮的边界夹缝中,是建设网络强国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题中之义。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共享性、主体性等特征,致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遭遇分散化的困境。着眼于意识形态功能化的战略考量,需要提升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政治主导力、经济支撑力、文化聚合力和交往影响力。具体而言,要深化以"权力—知识—话语"为有效手段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再生产,增强政治公信力、理论供给力、舆论引导力,培育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发布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和《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标志着中国在成长为互联网大国的同时,其网络空间秩序观也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网络空间秩序观更加清晰,强调坚持网络主权是网络空间秩序建构的基础;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是网络空间秩序建构的原则;多边、民主、透明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是网络空间秩序建构的途径;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网络空间秩序的最终目标。中国建构中的网络空间秩序观,既是其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体现,也是中国为网络空间新秩序的形成和变革所做出的贡献,是中国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6.
正习大大,您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得到国内外广泛好评,加油!习大大我们爱你!我长大后想像您一样,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在人民大会堂邂逅!习大大成为国家正能量中心!上下同欲者胜,万众一心国强,习大大已经开启了中国文化、经济、生态、国防、教育、法制等协同发展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以"两山"论为核心表述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哲学与人本二重向度,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两山"论在哲学上表现为自然优先的唯物论、保护与发展相统一的辩证法、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思维。人本向度表现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维护人民的生态权益,保障人民的生态安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严密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获得感的本质内涵出发,可以将影响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的基本因素归纳为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建设和享有的客观现状、生态环境知识与生态心理状况、生态文明制度安排、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生态政治参与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基本方略为指导,提振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的战略路径应当为在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更多的人民群众实际生态获得,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中树立更优的人民群众生态需求观。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由制度型向技术型迈进,这对人类的政治生活与国家治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立足世界互联网发展的主流趋势和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突出问题,基于政治维度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执政能力、意识形态、国家治理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提出了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政治维度,对于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要论摘登     
《求知》2019,(3)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