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一、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七十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设立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领导~([1])。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作为全国人大组织结构中的一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绕不过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如何行使"行政权力"这个"坎"的。即便有最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如果行政组织权力失范、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素质低劣,国家治理能力必定不强,必然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因此,准确把握人大预算监督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地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实现人大预算监督工作四个维度的转变,对于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大作为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处于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管好政府的"钱袋子",既是人大的职责所在,也是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寄予的高度关切和期盼。强化人大预算监督职能,不仅是构建新型预算治理体系的重要内涵,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形势下,人大预算监督工作应实现四个  相似文献   

4.
正监督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世界上不同国家都结合自身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设计和建构了权力监督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命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更是把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总体框架中。监督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1]。根据宪法规定,全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对"一府一委两院"履职和法律实施状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1])地方治理现代化关键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金石是地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学有效应对能力。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人以"紧急状态无法治"为借口撇开法治缰绳谋求社会绝对控制~([2])。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明确指出,"疫情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作出制度安排,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并提出明确要求。充分认识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群众》2020,(11)
正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滨海县着眼巩固脱贫攻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6,(1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的推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伟大工程,战略的执行者是各地方政府。因此,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否实现,与地方政府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程度息息相关。地方政府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最早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的,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得到进一步强调,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并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新的时代背景,推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并指出其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际上是指国家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制度的现代化,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健全制度体制机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注意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制度的贯彻落实,要加强党的领导,扎紧制度的笼子严把权力关。  相似文献   

11.
<正>预算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也是人大开展预算审查监督的重要法律依据。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对新预算法的贯彻落实高度重视,要求组织好学习培训,促进新预算法的贯彻落实。一、认真抓好学习、宣传和培训,为贯彻实施新预算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深刻理解贯彻实施新预算法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分"两步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战略。信用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13.
赵勇 《中国妇运》2014,(2):19-2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妇联组织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给妇联工作带来的难得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9,(21)
<正>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明确了"三步走"的总体目标,契合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时间表和路线图更加清晰。这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盘点、对国家治理创新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新部署。  相似文献   

15.
<正>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和战略目标,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于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因此,探讨和把握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不仅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直接意义,而且对于认识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亦有重要意义。关于社区治理,有不同的界定。  相似文献   

16.
刘现波 《传承》2014,(8):56-5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爬坡过坎的改革攻坚时期,深入有效践行群众路线,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方向的总设计和总确定,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升到更加科学而全面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公权力不被滥用,是国家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并对提高制度执行力作出部署,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实现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举措,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一个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声号角,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那么,治理者又将如何治理好自己?一个是,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改革的实质是利益的调整,政府改革必然导致政府部分权力的割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