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明 《侨园》2004,(4):34-35
73岁的赵洁老人终于在美国找到了已经95岁的父亲,他们分离整整63年了。供桌前一句“爸爸回来吧”三个女人热泪沾襟赵洁原籍吉林省扶余县,赵洁出生后,她的父亲就一直在北京读大学,毕业后就到浙江大学任教。除了过年,赵洁是见不到爸爸的。“九·一八”事变后,赵洁的爷爷变卖了房子和家产,带着赵洁的奶奶、妈妈和赵洁来到了杭州。一家人团聚在杭州,那段时光让赵洁终生难忘。1939年初春,赵洁的爷爷得知长子(赵洁的伯父)被日本人杀害,儿媳被逼跳井身亡,老人一病不起。老人不愿意死在异乡,非回老家不可,而赵洁的父亲赵铗又脱不开身。无奈,赵洁的母亲只好带着公公婆婆和小赵洁回到了吉林省扶余县。那时赵洁才9岁,又要离开父亲了,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63年骨肉离散。  相似文献   

2.
是父亲,一个只能歪歪扭扭地写出自己名字的农民,硬督着我念完高中的。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无权进入正规的学校读书。初中毕业,我自己也想就此作罢,家里很穷,12岁的我也该算半个劳动力了。但父亲不干,他求爷爷、告奶奶地把我送进了一所半天劳动、半天学习的学校。 也许是先天不足吧,1978年我没能考上大学。父亲对此大为伤心。面对父亲苍老的身影,面对父亲过早衰老的面容,我无言  相似文献   

3.
楚庄 《民主》1999,(11)
在父亲楚图南百年冥诞的时候,我回忆我十岁前后受到的父亲和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作为对父亲的缅怀和纪念。1936年至1937年,父母带着我住在上海法租界劳尔东路一幢三层弄堂房子的三楼。一楼、二楼是房东(在邮局工作的一对忠厚、朴实的中年夫妇)住的,我家租得的三楼是一间居室,二楼到三楼楼梯拐角处的一间亭子间和马桶间。那时父亲还是反动政府缉捕的对象,由  相似文献   

4.
书祭     
说起来,我与书的姻缘还是小时候由我爷爷“包办”的。 爷爷其实是外公。他是文盲,但 懂得读书识字的重要。我三四岁的时候和爷爷最亲,有时离开了大人,不是喊着要爸妈,而是哭着叫爷爷。那时常常吵闹着要跟爷爷去小镇上卖菜。家乡的小镇临河而筑,而且是在沮河、漳河交汇的地方,很美,但距我们村有10里地。小孩子脚力不胜,爷爷就用这样的办法来满足我的要求:一副挑担,一边蝶栏里装着菜,一边箩筐里装着我。卖了菜,爷爷就买给我一些小人书。回家的路上,我还是坐在箩筐里,胡乱地翻着书,而挑担的另一头是用一块大石头跟我“搭配”着。  相似文献   

5.
汤礼春 《侨园》2013,(7):77-77
<正>在菜市场上,常看到鲜红的西红柿堆里插着一个标牌:自然红。看到这个标牌我就想笑,因为这使我联想到另一个词"自来红"。在上世纪70年代,我的身上就曾标有"自来红"的标签。那是1971年,我作为知青从农村招工到一家三线工厂,被分配到机修车间当了电焊工。我渴望有个师傅能带着我,因为我从电影书报上看到,师傅对于徒弟太重要了。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师徒关系亲密的重要。我渴望有一个好师傅,能待我像父亲一样。因为那时我才17岁,又身在异乡,远离父母,渴望能得到亲  相似文献   

6.
<正>●"父亲第一次见到奶奶写给他的遗书,是在1954年东北烈士纪念馆里。父亲看完大哭一场,手抄了一份留作纪念,多年后,又将他手抄的这封遗书交给我。回到家后,父亲用钢针蘸着蓝墨水在自己手臂上刺下三个字‘赵一曼',也刻在了心里。"●"不要以烈士后代自居,要过平民百姓的生活,不要给组织上添任何麻烦。以后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要给国家添麻烦,记住,奶奶是奶奶,你是你!否则,就是对不起你奶奶。"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国庆节假期,回河南农村老家与奶奶的心灵相约,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奶奶出生于书香门第,今年92岁,我是她老人家的长孙女,从小在奶奶的故事里和奶奶讲的故事中长大,印象最深的是讲述的花木兰、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影响最大的是《三字经》、《弟子规》和"好儿孙必读书"、"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忠厚慈善传家久,诗书礼义继世长"……从北京出发前,反复考虑给奶奶带些什么,最后决定自费印制200多份图说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漫画送给奶奶和乡间邻里,奶奶说:这是收到的最好礼物!节日期间,奶奶陪我一起张贴并送给左邻右舍,融融的隔代亲情,蕴涵着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当我返  相似文献   

8.
《民主》2016,(8)
正时间过得真快,我的父亲叶至善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父亲十几岁就跟着爷爷学习写作,22岁开始跟着爷爷学做编辑,过世那年他88岁,算起来做编辑做了整整66年。他这一辈子为孩子们写了许多好的科普文章,编辑了许多好的期刊和图书,自己创作  相似文献   

9.
<正>过去的几年里,一本大红封面、装帧如一张"喜帖"的图书《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爱情宝典"。我心怀虔诚,到上海拜访了书的作者饶平如爷爷。我俩的故事,平凡的故事饶平如爷爷今年94岁了。我对打扰上年纪的人总是心存愧疚,去之前,我把采访目标锁定为饶平如的三子饶乐曾。近年来,他和父亲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10.
正颠沛流离的童年卢沟桥事变的前一年,也就是1936年,我在北平出生。童年的记忆是片段而模糊的,像老旧的无声影片时常出现在脑海里。1岁时我坐在家中地板上,哭叫着看到父亲被日本宪兵押进囚车;爷爷晨昏的拥抱是童年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21,(5)
正图画书《小狐狸的百宝箱》取材于我的童年生活,是关于我的奇葩爷爷和超级奶奶的故事。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奶奶是捡宝高手。奶奶只要出门,从来没有空着手回家的——路边的野菜,坡上的柴草,工地上丢弃的一段铁丝……全都是奶奶的收获。小时候我特别爱跟着奶奶出门,  相似文献   

12.
我家是富农。据我奶奶说,富农爷爷曾“在党”,“四清”时被清掉了。 我哥(我的堂兄)初中毕业升高时,考上了却没能上,名额被生产队队长的儿子“顶”了。 我比我哥小几岁,赶上了拨乱反正。我比他幸运得多。小学五年级,“四人帮”被粉碎。我这个富农的孙子,跟贫下中农的孩子一样,戴上了红领巾。不过,买红领巾的钱,是妈给了两个鸡蛋换的。 1979年,我考取了离家七、八里远的步凤  相似文献   

13.
爱,到底意味着什么?听听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们的回答吧。妈妈,我是很有爱的孩子多年前,我曾有幸为麦当劳公司工作。每个月公司都有一个常规活动叫"麦当劳日",那天我们会尽可能去探视那些无人问津的社区医院,把祝福和欢笑带给他们。公司对我的探视活动有两条规定,违反任何一条都要被炒鱿鱼。第一,没有麦当劳公司员工和医护人员的陪同,我不能在医院四处走动。第二,我不能与医院早的人员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他们不想我把病菌从一个病人传到另一个病人身上,对此我能理解,但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规定。一天,我完成了探视活动正准备回家,突然听到一个很小的声音,"麦当劳先生!"我停下来,发现声音是从一个半开着的门里传出来的。我推开门,发现一个大约九岁的小男孩躺在父亲的臂弯里,浑身插满管子,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情景。他的妈妈、爷爷、奶奶以及一名护士守候在一旁。  相似文献   

14.
张培楠 《团结》2006,(6):60-61
我的家族四代人都有着浓厚的民革情结。我的爷爷张绍南,曾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爷爷常向父亲张佐斌讲述当年投身辛亥革命的事情,故父亲自幼就立下了要参军入伍、报效国家的宏愿。爷爷得知父亲要报考黄埔军校,亲自从四川内江将父亲送到重庆朝天门码头,踏上了革命的征程。1926年夏,父亲奉命出川,参加了武汉战役,被当时重庆老百姓誉为“道德军人”的国民党25师师长李根固任命为第一团团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曾多次保护过周总理、董必武和胡子昂等中央领导人;保护重庆师生的爱国游行示威活动;防止特务对中共川东特委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唐春翔 《侨园》2014,(11):60-60
(接上期)一九六六年八月三十日革命这个词我是非常熟悉了。我们要革阶级敌人的命,同时也要革自己的命,革自己思想上的命,革自己家庭的命。光能革别人的命,不能革自己的命,这样的人不算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日记掩盖了当天发生的一件事情:父亲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家被抄。日记也掩盖了我的困惑,包括情感。文字表现出来的只有冷静的认识和贯通的思想。那时我似乎就懂得了掩饰思想。  相似文献   

16.
墨随堂心迹     
林阳 《民主》2014,(10):F0003-F0003
<正>上世纪60年代初,还在上幼儿园的我让爷爷牵进书法之园。写得好,给一分钱,我尝到了什么是鼓励。爷爷端庄秀丽的楷书让我以为这是全世界最美的字,爷爷在历史博物馆写文字说明也是我向小朋友炫耀的资本。"文化大革命"初期,天下大乱,家中也不能幸免。在家人仿徨不安时,我的心早已飞向院里拍三角、玩冰棍棍儿的小朋友。此时,家里要求我每天放学用小楷写一篇文言文《愚公移山》。因为心里长草,字写得潦草,万分疼爱我的奶奶打了我一戒尺。我从此懂得,学习成绩固然重要,态度更重要!  相似文献   

17.
张铭 《瞭望》1986,(18)
我是一个高中回乡知识青年,家住常德县瓦屋垱乡泉水村。那里离县城七十多里,是一个“塝田连着巴茅山,一无公路二无电”的穷乡僻壤。我家九口人,除父母亲外,还有年逾七十的爷爷、奶奶和四个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在村里算得上是顶呱呱的贫困户了。过去,为了摆脱困境,我寄希望于高考,想借此跳山“农门”。 然而,事与愿违。一九八三年我的高考分数虽然达到了录取线,但因视力不合格而被“刷”了下来。我回到家里,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心想一切都完了,只好一辈子呆在穷山沟里了。 这时,父亲来到我的房间,语重心和地说:“铭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7,(6)
正我今年86岁,土生土长的沈阳人,1953年去北京上大学前就离开过沈阳。受奶奶和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爱看戏。沈阳当时的主要剧种是京剧和落子(以后称"评剧")。沈阳的名角和全国各地来沈阳演出的名角,我看了不少,如果加上在北京所看到的,我这一生可谓大饱了眼福。1956年我在北京读书,正值中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形势,有些后来属于"帝王将相和牛鬼蛇神"的老剧目,让我开了眼界。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15,(5)
<正>我的父亲马叙伦是个很平常的人,他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为中华民族不受外辱,国家自强,人民平等、当家做主、安居乐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早年生活家里有一幅画,很有意义,也是传家宝。画上有两个人,一个是我奶奶,一个是我父亲。奶奶在织布,父亲在旁边帮忙、看书,说明当时家庭的环境是比较艰苦的。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6,(7)
正我是沈阳沈飞工业有限公司242医院主任医师,1996年退休,我虽年近八旬,但一提起我的继母,就止不住潸然泪下。我很不幸,6岁丧母,但我又是幸运的,在我继母的身上,我得到了真正的母爱,继母情深,母子连心。今年是我继母病逝50周年的日子,仅以此文作为对继母的永远怀念。我家在黑龙江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亲靠租种地主的几亩薄田养活一家人。1942年母亲病故,半年后,继母进入我家,还带来一个哥哥,那时我姐姐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