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年初,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同时标志立法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0多年来,地方立法为地方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为国家立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法律体系形成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应当紧紧抓住机遇,积极面对挑战,扎实开展立法工作,进一步发挥地方立法在整个国家立法中的重要作用,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屑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立法工作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地方立法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如何改进和创新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今后的任务是要完善这一法律体系。这个任务同样十分艰巨。首先,需要制订、修订、协调法律规范和改革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的任务比较繁重。其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不少困难,其中包括:没有直接可资参照的法律体系,要靠自己摸索;中国的国情复杂,但又要确立统一的法律体系和内容,完善的难度较大;缺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经验等。以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做好以下工作:进一步树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念,发挥立法主体的作用,凸显立法审查功能和创新立法等。  相似文献   

4.
看点     
《中国人大》2009,(18):4-5
立法从着眼经济发展到关注公平正义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在7个法律部门中。社会法相对较弱。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将成为今后立法工作的重点。”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向媒体介绍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22日上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暨全省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精神,总结我省地方立法工作经验,研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地方立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地方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伟大创造,其历程和成就在世界立法史上前所未有。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六大强调,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七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八大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九大提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二十大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立法工作从注重制定新法的形成阶段已经进入立、改、废、释并重的完善阶段。正如邦国委员长指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而构建立法与执法良性互动关系,则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笔者目前在基层调研中着重对已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实施进行了粗浅的考察,发现如下几则案例,颇值得回味:一  相似文献   

8.
刘友凡 《楚天主人》2011,(12):14-16
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个法律体系,尤其是如何发挥地方立法的作用,是我们从事地方立法工作的同志需要认真思考的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我国的立法工作已经从过去的以制定构建为主,进人了重在修改完善的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立法工作的新形势,地方立法如何确定取向,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这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立法工作还要在新的起点上"更上一层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以后,立法工作的重点将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它,从数量主导型立法转变为质量主导型立法,进一步提高立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在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前提和基础是立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立法权,它的首要任务是立法。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此大背景下,地方人大立法工作的重心和方向有什么变化?立法工作面临哪些挑战?立法质量如何进一步提高?日前本刊记者就有关问题专访了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荣根先生。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就为新形势下国家立法工作确定了方向和目标,提出了任务和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推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5.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创新地方立法工作? 一、认识发展趋势,把握地方立法工作的“变”与“不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地方立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总结经验,分析趋势,我们认为在完善法律体系过程中,地方立法工作需要把握“五个不变”,推进“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大》2011,(11):6-10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党的十六大重申了这一目标,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今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今年4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了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关情况的报告》的通知,  相似文献   

17.
陈蔚 《公民导刊》2011,(8):29-30
立法工作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后。建设法治国家仍在路上。在法律大厦落成的新起点上,地方立法应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保持立法产品对执法者和民众的公信力,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对地方立法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5月福州,山清水美,古榕苍翠。乘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东风,13日,福州召开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暨全市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大道上,福州地方立法迈开新的步伐。"地方立法工作是福州人大工作的重头戏,"回顾福州立法走过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从地方实际出发,深入思考探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如何认识当前地方立法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局部性、从属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如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地方人大立法工作必将产生诸多影响。从总体上讲,保证国家法律的贯彻实施将成为地方立法的主要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作为法律体系主体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渐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之年,也是立法工作的冲刺之年。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