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会博览》2010,(6):10-11
前年开始,原被认定来自华尔街的金融海啸,最近已被导引成全球贸易失衡所造成的,而贸易之所以会失衡又被认为是人民币汇率低估所致,于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誓言要在人民币汇率上采取强硬的政策,这明显是失焦的论述,因为这一波金融海啸是源于贪婪而非失衡,问题所在地是华尔街而非北京。  相似文献   

2.
前年开始、原被认定来自华尔街的金融海啸,最近已被导引成全球贸易失衡所造成的,而贸易之所以会失衡又被认为是人民币汇率低估所致,于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誓言要在人民币汇率上采取强硬的政策。这明显是失焦的论述,因为这一波金融海啸是源于贪婪而非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3.
美国闹金融海啸,全世界问:美国在全球的霸权,会不会走向衰亡?金融股市崩塌,成为21世纪美国出口的一场骗局。美国的实业以三大汽车厂出口为主,也早已成为明日黄花。然而,美国会步向衰亡吗?不要忘记:一个国家在世上拥有霸权,不只是经济实力,还有文化产业的品牌。  相似文献   

4.
钟智 《南风窗》2012,(11):56-59
底特律是上世纪美国工业、制造业的象征,汽车业的代名词,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巨头的总部、厂房齐聚于此。然而,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到日本、韩国、欧洲等品牌的强烈冲击,以及近年金融海啸的重创,三巨头濒临破产,曾经辉煌灿烂的汽车文明中心底特律已被称作"鬼城",是美国最贫困的城市之一。在金融海啸期间,整个美国汽车业失去了50万个工作岗位,仅靠单一汽车业发展的底特律失业率达16%,超过1/3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个4口之家的平均月收入低于1900美元)。这座城市在20世纪50年代曾有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表明了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这是美国经济霸权的危机,也是美国大力推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即新自由主义的危机。这场经济危机显示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特点,即金融产业脱离实体经济片面畸形发展,全球经济过分金融化,因而被称作“全球金融市场资本主义”。目前经济危机还在持续,与此同时,世界政治也开始进入一个动荡不安的高风险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6.
杨明华  李晨 《当代世界》2009,(10):37-39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和欧元诞生的启示,十几年来,东亚地区各国均致力于金融市场的改革和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寻求推动和完善东亚地区金融合作的途径。时隔11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东亚地区的金融安全再次面临着巨大威胁。只有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金融危机对东亚地区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五、金融化与生产全球化有人认为,本文考察的美国经济金融化实际上是经济活动空间重组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生产日益发生在海外,而金融功能却继续留在美国国内经济中。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提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与经济发展相伴随,能源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重要目标.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生产大国,近年来,俄罗斯借助其能源优势确立了一项以独联体为基础、环绕欧亚、进而抵达美国的"三环"能源外交新战略,为俄罗斯在国际舞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外交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俊杰 《法制博览》2014,(1):50-51,39
双边投资条约(BITs)日渐广泛地被各国接受并成为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重要依据,鉴于ICSID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众多BITs都选择其作为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方式。然而各国BIT条款定义不同,从而使得ICSID通过对BIT条款的解释来扩展其管辖权成为可能。本文结合ICSID案例,探讨了BIT条款的解释趋势以及对ICSID管辖权的影响,并分析得出在此情形下,我国的应有之策。  相似文献   

10.
危机时的贸易保护:重演的短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于2009年2月13日最终通过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项计划还是保留了虽有所软化但仍带有明显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购买美国货”条款。美国的这一政策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英国《每日电讯报》此前就提出“保护主义最终什么也保护不了”;  相似文献   

11.
赵明昊 《当代世界》2010,(12):55-58
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前位外交”讲话到总统奥巴马的亚洲四国之行,美高层近期高频度、高姿态涉足亚太,加紧推进其“重返亚洲”战略。某种程度上,“重返亚洲”这一概念并不准确,因为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洲,美国当下的种种努力应是整合旧资源、运用新方式、施展巧实力来“重现凸显”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存在及主导优势,通过“重构”亚太地区的安全(同盟)体系、经济体系和多边机制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面对当前国际体系的变局和变数,有必要全面、深入地审视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大棋局”。  相似文献   

12.
现在,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已经席卷全球,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手中的饭碗不再那么稳当了。用打趣的话说,这次海啸是"看得见、跑不掉"。为什么跑不掉?因为我们早就被"全球化"了。这似乎在昭示我们,全球化已经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了全世界,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1日美http://www.coun-terpunch.org网站刊登了美国著名非主流经济学家迈克尔.赫德森题为《21世纪的货币帝国主义》的文章,认为战后美国主导建立的世界经济秩序中,美国具有非对称性的优势权力,在这种秩序下,美国利用自己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世界各国在美国诱导下建立的中央银行制度推行芝加哥学派的货币主义金融规则,成功地建立了美国的金融霸权,依靠这种金融霸权美国无偿地占有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摧毁了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十月革命以后建立的自力更生的基础。由于这种霸权已和全球经济高…  相似文献   

14.
世界充其量只能是"次优"而不是"最优"的。IMF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和对经济有害的货币波动,也即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是破坏性的这一现实。IMF批准了资本管制,从此以后,使用税收和其他手段限制跨境金融流的做法将成为合法。不久前,IMF还在大力敦促各国——不论穷富——对外国金融开放。如今,IMF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和对经济有害的货币波动,也即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是破坏性的这一现实。在这里,我们还面临另一场从未结束的与资本管制的爱恨纠结。在1914年之前的古典金本位下,自有资本流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两次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09,(7)
自从华尔街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包括中国这个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庞大的经济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而广大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经济寒冬迅速蔓延。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身处亚洲贸易中心,同为亚洲“四小龙”的台湾和香港,成为了这场“金融海啸”肆虐的重点对象。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驱使下,我国两岸三地问的经贸关系早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金融危机的出现,是危机还是转机?两岸三地又该如何携手抵抗金融危机带来的一波波破坏呢?本文将从两岸三地最新的贸易数据出发,分析金融危机对两岸三地贸易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两年半前,李晓东对于轨道板施工方面的了解还处于"小学生"层次;现在,他不仅掌握并精通轨道板施工中的每道工序,还在工夜校中为技术员们讲解如何铺设轨道板及注意事项.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故事还得从两年半前讲起. 潜心学习攻克陌生领域 2008年,美国雷诺兄弟银行倒闭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国外订单骤减,给当时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我国经济造成重创.东南沿海以外加工为主的民企纷纷倒闭,工人失业……我国政府迅速行动,投资四万亿拉动内需.于是,作为国家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上马,津秦铁路客运专线一标段落户二十二局.局领导排兵布阵,把全线最大的滨海站场和近11公里长的永定新河特大桥交给了六公司.六公司举全员之力,开始了由普铁向高铁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金融海啸,把总统奥巴马气昏了,不顾身段,公开批判华尔街银行的一众"首席执行官"贪婪无道,害惨了全世界,今年还按照聘用的合约,"依法"领取共10多亿美元的奖金花红。首席执行官,也就是海归派众所趋之的CEO,近几年在中国是三个红火的英文字母。北京上海高楼大厦林立,一度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危机冲击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当代世界》2008,(11):29-30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美国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影响最为深刻的一次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把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推向了濒临衰退的境地,深刻影响着全球金融经济体制和模式,已经对整个国际政治格局造成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20.
解读华尔街     
资本主义的偶像是美国,美国的偶像是纽约.纽约号称世界之都,而华尔街则是其心脏和象征.华尔街之小,小到几分钟就可以穿过.华尔街之大,大到足以代表美国,影响全世界.如今的华尔街早已超越了一条狭窄街道的范畴,不仅仅是当代金融帝国的象征,更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