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反思美国次贷危机的演进逻辑发现,由美国房价下跌和基准利率的上升所直接引爆的次贷危机,之所以演变为全球系统性金融危机主要在于:次贷证券化及各种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引致信贷危机演化为资产价格危机;而盯市定价规则、动态信用评级及其银行机构内部风险管理等金融系统内在的"过度顺周期性"恶化资本市场危机;跨国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调整风险资产组合、降低风险资产比重的行为导致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降,全球金融市场陷于无序状态,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系统性金融危机.而全球资产价值的大幅缩水,通过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和金融加速器机制的作用,使得危机由金融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和投资渠道由消费型国家向生产型国家最后向资源型国家传递.  相似文献   

2.
陈一新 《政策瞭望》2008,(10):12-13
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其主要特征就是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加剧。特别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不断加深,正通过金融、贸易等方式向世界传导,全球经济形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世界主要国家政府和央行都采取大规模救援行动,干预金融市场。目前这场危机还在发展中,对我国的影响不可低估,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市场“痉挛”病症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2月美国的次贷机构提交破产申请,全球投资者和金融监管者都不会预见到这会成为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开端。随后的22个月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从单一金融产品向复杂产品蔓延,从单一金融市场向所有关联市场传导,从单一国家市场向  相似文献   

4.
群体行为是由一系列的个体行为聚集和组合而成的.但个体行为的一些特征在聚集和组合之后有可能会发生质的变化.社会学中最著名的发现就是个体理性行为有可能导致群体非理性行为的发生.文章通过对发生在安徽省X市的"红T恤事件"的调查发现,正是由于事件中无数个体基于不同方面的利益考虑而采取的"理性"行为的聚集,从而导致了整个事件过程中,集体行为背离了所处社会的行为规范和科学准则,从而使得群体行为呈现出非理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湘岳 《求索》2008,(6):21-22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剖析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原因的基础上,就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启示作了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朝核危机浮出水面以来,朝核危机时而暗流涌动,时而柳暗花明。朝鲜的非理性行为只能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去解释。观念、文化,意识形态的因素,在朝鲜对其国家利益的建构中和身份的认同过程中有着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之争:新自由主义的功与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次贷危机的视点,探讨新自由主义的功绩与过失.在当今时代,新自由主义通过对美国模式、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左右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从总体上看,新自由主义的功绩要远远大于其过失.基于这一事实,次贷危机依然无法动摇新自由主义在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下中国金融创新的困惑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升级为全球金融风暴的过程中,金融创新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不仅使我们迷惑于金融创新究竟是一把怎样的"双刃剑",更严重的是迷失了发展的方向与路径。透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机理,可知次贷危机并非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银行等相关机构为追逐暴利而弱化风险控制才是次贷危机爆发的罪魁,政府监管不力和错误的货币政策则是次贷危机爆发的祸手。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不是金融创新,而是一场刮遍全球的信用风险。中国的情况跟美国不同,目前中国的主要问题是金融产品过于单一,金融衍生品基本没有,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一方面是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是农村、中小企业等经济领域仍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在金融脱媒使银行体系作用降低的情况下,必须通过直接金融工具的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因而中国不能停滞金融创新的脚步,应根据中国的情况选择创新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杨芸伊 《桂海论丛》2007,23(4):48-50
目前,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已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鉴于农村公共产品主要还是由政府提供,在委托——代理的理论框架下,根据委托与代理之间的利益差别性以及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导致集体行为非理性的理论预设,文章从多元利益博弈的角度,对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与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基于各自的理性选择却导致非合作博弈的困局进行解读,并提出正和博弈的有效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之后,东亚国家更加深刻认识到加强货币合作的重要性。进入2010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地区主义发展的推动下,东亚地区需要制定一种全新的货币合作战略,即构建一系列约束与激励机制,来引导区域内各行为体理性追求国家利益、整合各国国家行为与关系、控制高外部因素对地区内部事务的干扰。这不但是东亚货币合作过程中应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更是保障和推动东亚地区主义深入、全面发展的稳定剂和加速器。  相似文献   

11.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资金运营的效率并给市场注入流动性;另一方面也会对整个金融体系带来金融脆弱性,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危机。金融创新的同时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各种风险。本文从次贷危机出发,探讨金融创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带来的风险。针对金融创新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锐 《观察与思考》2008,(19):48-49
次贷危机所导演的华尔街“血流成河”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9月15日,由于有关救济方案谈判的破裂,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向美国联邦破产法院提出破产保护,从而正式启动了该公司的破产程序。这一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破产案不仅再次佐证了次贷危机远未结束的判断,更给全球金融市场投下了非常巨大的阴影。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如何应对次贷危机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自2007年8月全面爆发以来,迄今为止仍愈演愈烈.2008年9月,危机进入一个新高潮,从困扰美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危机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毫无疑问,这次危机必然会对中国宏观经济以及国民财富产生显著的负面冲击.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否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机遇?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既延续了上年稳步发展的基调,同时也面临并出现了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相同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状况.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市场动荡,使世界经济走势异常复杂,中国在分享全球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受到全球危机的影响,中央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也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内外环境发生巨变的背景下,任何区域发展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山西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关国对冲基金因其自身特性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但对冲基金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风险,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后,通过多德一弗兰克法案,第一次将对冲基金纳入监管。这一法案只是提出了原则性的监管框架,但为未来数十年的金融改革搭建了一个基本的框架,指引了美国对冲基金和金融监管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正面临着一场社会性的化变革,使得传统农业社会在向现代商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某种化空缺;同时,在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原则冲击下,传统化中的义利观及道德防线也出现涣散和崩溃,引发了社会范围的信用危机。从化对信用危机的影响根源来看,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的演进历程与根源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表面上是流动性造成的,但实质则根源于美国居民借助金融创新维系其"透支消费"模式的非持续性。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是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次贷衍生证券的设计缺陷与监管失当、金融机构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和以在险价值(Value at Risk,VAR)为基础的资产管理模式,加剧了风险在全球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恶性传导,最终因金融系统过度"顺周期性"引发信用链断裂,使信用风险迅速蔓延至实体经济。次贷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危机理论对历次经济危机的逻辑归纳,本质上仍可定性为严重生产过剩的必然后果。  相似文献   

18.
受利益化、民意化、非理性化等因素的影响,民间网络舆论与官方舆论的分离日益凸显,由此引发的网络舆论危机此起彼伏。新形势下界定网络舆论危机,按照网络舆论的形成规律,可以总结出有组织-有利益、无组织-有利益、有组织-无利益、无组织-无利益等四类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机制。针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过程采取相应的阶段应对策略,可为政府相关部门有效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俞国程 《前沿》2012,(12):108-109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遭到重创,损失巨大。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开始了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重视与反思。而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产品,更是饱受质疑。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内容的解读,分析了次贷危机的成因,并由此提出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策略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谢宇凡 《新东方》2006,(9):43-45
我们选择了对冲基金、金融市场和国家作为主要的对象加以分析,这三个角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群。我们将在制度和人群的互动中展开对这三者间关系的探索,以求探寻出一条形成规则的道路,以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行动达成互利的结果。一、金融市场与对冲基金金融市场作为一种制度并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一群人组成的。金融市场在货币体系正常运转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改进资源在社会中配置的功能,都是在人们追逐自己利益的过程完成的。近代以来,通过金融工具和金融组织的改进,金融市场不断地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使货币体系更为有效。这些改进所带来的利益,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