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4,(24):51-51
我们该如何讲述中国故事?我主要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研究中国应该具备一种历史的角度 从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说起。前几年我回山东高密去为我的父亲做寿,整个家族几十个人都参加了。我父亲说他一辈子经历了很多的时期,他认为最近十几年,是他这一辈子中所过生活最好的一段时间。他总结说"中国感谢共产党,高密感谢吴建明"。  相似文献   

2.
从陶母退鱼说起季明志晋朝名将陶侃,在做绚阳县吏时,一次利用职务之便,弄了一坛官家的成鱼托人送给母亲。陶母不但没有收下,反而写信责备他说:"你做了官,用公物赠送我,这不但使我得不到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陶侃经过母亲的退鱼和训教之后,深明其理,从此...  相似文献   

3.
金秋时节,风送爽,果飘香,喜悦,刻在耕种人的脸上。 沐浴在秋风里,先后在北京、西安、成都、南昌、济南、呼和浩特参加完中宣部和辽宁省委联合组织的"周恩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后,周恩义又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家乡--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 鲜花和掌声,都已随风飘散在历史的苍穹。脚踏在家乡坚实的土地上,周恩义又融入了他泥土一样朴实的生活。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他现在是兴隆台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9月中旬,记者来到盘锦,对这位"新时期宣传干部的楷模"进行体验式采访。尽管对他的事迹通过各种媒体早有所知,但与他"零距离"接触,所见所闻,所感所触,仍然令人动容,令人敬仰。现撷取采访中的部分内容,推出通讯--  相似文献   

4.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当雷锋助人为乐被人称为"傻子"时,他曾给予了这样的回答:"如果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甘愿一辈子做这样的‘傻子’"。时下,一些人对郭明义做好事也不理解,说他"傻到家了",甚至送他"郭大傻"的外号,而郭明义不怕别人说他"傻",并召唤起一大批人跟着他当"傻子"、做"傻事"。  相似文献   

5.
"金曼",我为之奋斗的事业!张旭强口述韩舞燕采访整理张旭强是广东金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去年不但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而且被评选为首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对荣誉、对自己走过的路,他说。获得这些头衔我当然很高兴。我觉得这是对我工作的肯...  相似文献   

6.
老外马爱中     
胡海明 《党政论坛》2012,(10):30-30
他是个金发碧眼的德国青年,叫劳恩·斯特恩。一年前到上海的公司办事处任职。一到上海,他就喜欢上了这座海纳百川、五彩斑斓的大都市,接着便请中国同事参谋,自己又仔细斟酌,最后起了一个中文名字"马爱中"。他把这个名字印在了名片上,经常挂在嘴上的是"洋泾浜"的普通话:"我叫马爱中,我喜欢上海,是‘新上海人’,你要记住!"  相似文献   

7.
任明耀 《民主》2011,(9):39-40
我的老友黄宗江先生于2010年10月18日驾鹤西去了。享年89岁,也算高寿了。他早几年来信告我:"来日无多了。"可是那年他只有75岁,上苍没有收留他,拖了10多年终于在去年秋收留了他。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08,(10):5-5
痛苦之前我感谢生活,他给我平安。痛苦之后我感谢生活,他给我幸福。痛苦之中我感谢生活,他给我体验。  相似文献   

9.
明洪慧 《学理论》2010,(13):157-158
汪曾祺在文学史上是具有承先启后意义的小说家,他把被中断的散文化小说传统延续下来。代表作《大淖记事》是一篇典型的散文化小说。大多取材于他的童年和家乡的生活,既不特别设计情节,也不有意制造矛盾和冲突,而是专注于风俗民情的表现,从而使小说呈现出如日常生活一般的自然形态。同时,作家又能在小说的"散文化"中创造一种生活的"诗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汪曾祺对自己在小说文体的散文化上是有着充分自觉的。  相似文献   

10.
陈小艳 《学理论》2010,(13):155-156
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分析《土生子》中男主人公别格参与的三次死亡事件,证明三次死亡事件展示了别格从"本我"到"自我"再回到"本我"的转化;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徘徊。外部环境影响到了他的心理活动,种族主义最终导致其无法完成到"超我"的转变,而是被扭曲心智,彻底回归到了"本我"——人性全然丧失,唯有兽性依存。  相似文献   

11.
王宝文 《侨园》2014,(6):39-39
我曾有过抄书的经历,而生涯中的这—幕,却是从父亲为我伏案抄书开女的……那是在"文革"时期,刚转业到地方基层单位工作的父亲,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靠边站了。由于受父亲的株连,我这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遭到人们的欺辱和冷落,同学们不跟我们这类人交往,更为可气的是学校不发给我书本。这使父亲很伤感,只好在他下放的地方,向农家学生借来课本,晚上回到家,不顾蚊蝇叮咬,在昏暗的灯光下为我抄写书本,白天还给人家,晚上再借来抄。经过几个晚上的鏖战,我终于有了书本,虽不像同学们的那样规整,但我很喜欢。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精神"成为北京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社区是现代城市的细胞,是弘扬北京精神的基础阵地。位于大兴新城核心区的林校路街道,通过广泛开展"和谐你我他,温馨千万家,相识、相知、相助"社区邻里节活动,弘扬爱国精神,倡导创新理念,营造包容氛围,传承厚德传统,使北京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植根社区,使践行北京精神成为居民群众自觉自发的行动。  相似文献   

13.
蔚县邂逅     
王宝文 《侨园》2014,(10):22-22
单位有一张家口籍的同事,说他的家乡蔚县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但那里为何将"蔚"字,读作"蔚"(yù)就不知道了。我是一个喜欢较真的人,为弄懂这个字的由来,不仅查了《现代汉语词典》,还专程到蔚县做了探访。到达蔚县正是中午,阴沉的天空下起了雨。我向一中年人问路时,不自觉地又把这个地名读错了。他给我指明了方向,还主动告诉我:蔚,一字多音,一般读wei,可我们当地人就将这地名读作yù。它为蔚州县、蔚汾县和蔚汾河、蔚茹河的专用字。我谢过刚要走,他又说道:"正好我没事儿,陪你走走吧!"我有些惊,慌地望着他。  相似文献   

14.
佳佳 《侨园》2014,(12):20-21
结缘道家 道家思想是顺其自然,道家文化是崇尚自然。道家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里,我要向读者讲述"世界奇绝文化艺术"金杯奖得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代表道家"云篆书法"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一位年轻俊朗、才华横溢、用云魂气韵写字的圣手——张培良。张培良,大连市青年书法协会秘书长。全真教华山派第二十代弟子,道号常阳子。渤海半岛孕育了他,也孕育了他的英气与超迈。  相似文献   

15.
周军 《侨园》2014,(11):18-20
在台湾名导侯孝贤眼中,他是"咬住历史不松口的大牛头犬";在熟悉他的大陆学者眼中,他是"文化界的福尔摩斯";而他也这样描述自己:"为了掌握历史细节,我的写作过程就像特务一样,只是目的、动机有所不同。"他,就是台湾知名作家蓝博洲。在台湾,很多人熟悉和喜欢蓝博洲,或许,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侯孝贤导演对他的推崇。他是侯导眼中的"先驱"。早年,他发表在《人间》杂志的《美好的世纪——寻找战士郭琇琮大夫的足迹》和《幌马车之歌》赢得了侯导的这一美誉。  相似文献   

16.
于小东 《各界》2014,(5):11-12
经济学研究的几个特点 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亲身边,到现在快五十年了,相对来讲对他有更多了解与观察的机会。我知道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在心中我很少把他当做一位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他所给予我的,更多的也不在专业方面,而是在他的道德文章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7.
薛田 《党政论坛》2012,(10):57-57
相声大师侯宝林到美国去访问,记者自然不会放过他,提出一个很刁钻的问题:"里根是演员,当了美国总统。你也是演员,你在中国也可以这样吗?"侯宝林稍微一思索,回答道:“我和里根不一样,他是二流演员。”  相似文献   

18.
高延萍 《侨园》2014,(6):62-63
(接上期)爱的火花再遭冰雹在日思夜盼中,1945年5月的一天,卜乃夫真的盼到了刘雅歌出现在西安,她告诉他:麦气量狭小,为人自私,他们常吵架,他联合兄嫂,不断对她施加压力,甚至诱惑,逼他们尽早结婚,而她又不愿意,于是借口母亲身体不适回到了西安。刘雅歌的话使卜乃夫一扫心头多日的阴云,他又震奋起来,娓娓向她叙发起感情:"我常常回忆你,像回忆一片奇异的色彩。这些日子,你像一尾金鱼,游在我记忆的水池里,每一个夜里,我都看见你的色彩……"看见卜乃夫这个正在盛名的作家又匍伏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刘雅歌欢娱地笑了。  相似文献   

19.
孤独与悲伤     
妖怪在山上独自生活了几百年。有一天来了一个男孩,他对妖怪说:“来和我玩,我没有朋友。”  相似文献   

20.
曾满林 《学理论》2010,(18):188-190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大道",并且时刻在践行他的"大道"思想。他从改变社会的生活境况出发,提出"大道"思想,然后又身体力行,去向社会推行。这种从实践中来,经过理论提升,又到实践中去的实践精神与当今党中央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观有着相当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