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经济体制顺利转换的重要条件。广东省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长期需要,在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并在实践与理论的一些核心问题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为最终形成一个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逐步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的社会保险体系打下了基础。一、统筹制的建立从1983年开始,广东省对企业的劳动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1、1983年开始,对新招工人推行劳动合同制,并同时实行合同制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合同制职工养…  相似文献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形成科学的企业督导机制。从发达国家的 实践看,企业督导机制大体可以区分为英美的外部人模式、德国的内部人模式和日本 的主银行体制。这三种模式分别适应了不同的经济体制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改革银行体制,发挥银行在企业督导机制中的独特作用是十分有益和相 当迫切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政企分开研究观点综述雷咸成政企分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只有抓住政企分开这个根本环节,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突出矛盾,实现改革的目标。一个时期以来,理论界和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与人大选举制度王宗礼市场经济与现代民主政治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变革中,必然要求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也为我们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一、只有建立市场经济,才能真...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刍议潘卓能《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探讨●罗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要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重大改革,还要在管理上下大功夫,实现管理科学化。而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建立与现代...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讲一个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质的飞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寻求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目前全国各地一些试点企业已陆续由准备阶段转入实施阶段。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各种矛盾冲突十分激烈。一、主要矛盾和问题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对传统企业制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制度创新、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1995年要“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并要求继续贯彻《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尽快落实《监管条例》;中央和省  相似文献   

9.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前些年,供销社的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初步奠定了基础。在新形势下供销社必须继续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建立新型的企业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社的改革和其它企业一样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是作为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按照合作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并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逐步按照“严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全面实行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于全国国有企业的基础不同,条件各异.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都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步骤实现企业的改革任务.但是,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又具备共同特性.根据它们的共同特特性,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从而使企业颀利完成这一历史性改革任务,把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在实处。一、要同改革的总目标相一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呼唤社会主义企业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造就一大批企业家。《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造就企业家队伍。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企业家队伍,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其重要性。(一)建设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的社会经济基础正在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建设一支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提供了条件。市场经济的基础和主体是企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3.
浅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张应国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所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经济体制的变革,是法律制度相应变化的基础和前提,新的经济’体制要求建立一整套与之相适应、完整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组建国有独资集团公司的探讨赵秀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以有限责任为核心、以公司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新旧体制转换所引起的巨大变革,它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已进入一个由以扩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5.
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制度冯雷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济关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上百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适合各自国家经济状况的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国有企业改革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不只是一种经济问题,更可以 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表达了人们在深层次上的文化行为或文化选择。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契 约关系是这个社会的基本关系,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文化底蕴。契约观念的确立和发展,是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文化底蕴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推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之一杨宇白,陈翔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就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性1.我国原有企仆制度的弊端。我国原有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相比主要有以下弊端:门)产权关系不明晰。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只是一个执行计划的生产单位,完全依附于同家行政机构。企业普遍轻积累.重消费,争信贷资金,分自留资金,存在重外延扩大再生产,轻内涵扩大再生产的短期行为。实行承包制以后,产权关系仍没有改变,企业没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全面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崭新阶段以来,在塑造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革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制度创新上的决定性进展。然而,由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又是在我国没有完全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进行的。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在相当长时期都将是一种欠发达的市场经济。在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于天义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此,我国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