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贾自欣 《党课》2014,(22):54-59
今年6月以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英文缩写为“ISIL”)在伊拉克和叙伊边境攻城略地,导致本就复杂的伊拉克局势迅速失控,进而使美国的伊拉克政策乃至中东政策面临巨大挑战。事实上,此次“ISIL”引发的危机,恰恰是美国近年来搅局中东、政策失当的恶果。从目前形势判断,奥巴马政府根本无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美国的中东政策正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2.
按照美国的意图,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垮台后,伊拉克会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忠实盟友。但美国政府没料到的是,战后的伊拉克依然是麻烦不断,社会治安极度混乱,驻伊拉克美军几乎是每天都遭到偷袭,就连驻伊拉克的联合国人道救援组织也不能幸免。伊拉克安全形势日益恶化,战后政治和经济重建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中东仍然是“多事之秋”。持续恶化的伊拉克局势、扑朔迷离的巴以问题前景、不断升级的伊朗核危机,都使中东地区局势充满了变数。中东向何处去,牵动着国际舆论和全世界人民的心。根据去年10月15日全民公决通过的伊拉克宪法,伊过渡政府在法理上已于2005年年底结束使命。从今年元旦开始,去年12月15日大选产生的正式议会和政府应该带领新生的伊拉克走上正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伊拉克的麻烦远没有结束,局势的发展依然不容乐观。首先,美国小幅撤军无济于事。面对美国国会和民众强烈的撤军要求,白宫已经明确表示,待伊拉克正式议会和政…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方面加大在联合国的游说力度,争取说服国际社会同意美国对伊拉克发兵,一方面加紧向海湾地区调兵谴将,海陆空三军正迅速往中东地区集结部署,伊拉克上空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0月公布的一份最新报告说,自1998年联合国武器核查工作停止后,伊拉克便恢复制造化学武器,并开发了制造大量生物武器的能力,同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于巴格达时间2006年12月30日晨被处以绞刑,媒体分析,这与伊拉克愈演愈烈的教派冲突不无关系。伊拉克战后,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派别的冲突一直伴随着局势发展演变,而且呈不断升级的趋势,从战后初期解散伊拉克军队、解散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到绞死萨达姆,什叶派开始清算逊尼派、向逊尼派讨回血债。随着新年的到来,两大派别的分歧也延续到新一年中,并有可能由于萨达姆之死而加剧。伊拉克前国防部长阿拉维2007年1月5日说,伊教派冲突正释放“中东地区积聚几十年的恶性力量,使整个中东地区秩序面临崩溃危险”。  相似文献   

6.
中东是历史上以欧洲为中心的地理座标划分的,把由近至远的东方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区,主要以西亚为主,地跨欧洲、亚洲、非洲三洲的广大地区,包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土耳其、塞浦路斯、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巴林、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埃及,这个地区有着美丽富饶的土地,拥有“黑色黄金”——石油资源,出口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2/3,特别是处于这一地区中心位置的海湾地区的8个国家: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卡塔尔、其中…  相似文献   

7.
阿富汗大选、巴勒斯坦大选和伊拉克大选是美国改造中东地区而连续砍下的民主“三板斧”,三次大选如美国所愿,选出了他们认可的领导人,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实施似乎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大中东民主计划是否会一帆风顺地在中东地区实现呢?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文化传统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一朝一夕难以改变,强行推行西方式民主不利于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将是个长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中东依旧是“多事之秋”。一年来,伊拉克问题、巴以问题、伊朗核问题的持续升温,黎以冲突的突然爆发,“烤”验了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展望未来,中东局势的不断恶化,将迫使美国微调其中东政策。美国政策的微调,将对未来的中东局势产生影响。但估计中东热点问题变化不大,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围绕美国大选、美国对外战略和中东时局发展,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发生剧烈演变。未来的国际时局依然充满变数,美国在中东的新动向和打击目标异常引人注目。多边主义大潮汹涌澎湃世界多边力量不甘被动应对和屈从美国的单边霸权行径,在各国之间展开磋商和协调。多数欧洲国家反对美国的单边倾向,法国政府和西班牙工人社会党政府比较明显。北约避免直接介入伊拉克事务,仅答应在培训士兵等方面从外围提供一定协助。俄美在中亚和外高、东欧以及原独联体地区展开激烈的明争暗斗,格鲁吉亚、乌克兰局势都非常强烈地反映着这一点,普京还强烈抨击布什政…  相似文献   

10.
在未能获得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 ,在全世界人民的反战浪潮中 ,以查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帮助伊拉克人民实现一个更好的未来”为由 ,美国主导发动了这场伊拉克战争。这是美国推行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 ,是美帝国在为其“长治久安”种试验田、唱样板戏。这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 2 1世纪前半叶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的走向。一、伊战是美国“整合中东”战略的“试验田”美国发动伊战不是孤立事件 ,而是早有预谋的 ,是美国中东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一 )新安全战略是美国调整中东战略的根据。9·11事件让美国发现反美情绪在阿…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贯彻其既定中东战略的重要步骤。对伊战争顺利取胜使美国获得了巨大的地缘战略利益,同时也促使美国根据新的情况调整中东战略。而这一调整又必将对中东战略格局、地区安全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总统布什看来,中东之所以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滋生蔓延,根本原因是该地区存在民主赤字、知识赤字和经济赤字,尤其是民主赤字。为此,他精心策划了“大中东计划”并力保阿富汗、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三国顺利进行大选,目的是“要让民主之风吹遍中东的每个角落”。实际上美国冠冕堂皇的民主盛装之下另有它图。  相似文献   

13.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去年11月26日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警告说,中东地区存在爆发三场内战的危险,即巴勒斯坦、伊拉克和黎巴嫩都存在爆发内战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安理会6月8日通过的第1546号决议规定,美英在6月30日之前解散联军临时管理当局,结束对伊占领,将全部主权归还伊拉克。决议承认伊拉克临时政府为伊合法政府,该政府将在6月30日之前接收管理伊拉克的全部责任和权力。此外,新决议还规定了联合国在伊重建进程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随着这份能体现“主权在伊、伊人治伊”政治原则的决议获得安理会一致通过,特别是随着美英提前于6月28日匆忙向伊归还主权,由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而造成的联合国权威的减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从战前安理会通过第1441号决议决定对伊实行核查,到美英撇开联合…  相似文献   

15.
国际要闻 ●5月11日,以色列重申,在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生存仍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它不会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5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对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和延期大会11日同意该条约无限期延长表示欢迎,认为这一结果符合所有缔约国的利益,有助于加强国际防扩散体制,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同日报载,经过为期60天的例行审查,联合国安理会12日作出决定,继续维持对伊拉克的制裁。 ●5月17日,法国当选总统希拉克与离任总统密特朗于11时在总统府爱丽舍宫正式交接了权力。随后,宪法委员会主席迪马宣布了5月7日投票的结果,希拉克正式接任共和国总统职务。  相似文献   

16.
现在,联合国所有成员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高度关注着一个重要的话题:联合国的改革。这个话题之所以吸引着那么多人的眼光,是因为联合国接二连三地被边缘化。先是在前几年的科索沃战争期间,后是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人们有充分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联合国在国际争端中究竟有何作用?今后究竟向什么方向发展?它是继续朝着处理涉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多边为根本性质的国际机构的方向发展?还是沿着超级大国“先发制人”战略、单边色彩占主导地位而重新定位?这是一件关系到国际体系原则、国际社会是否有序发展和人类根本利益的大事情,是一项意义深远、关系到我们后代的国际政治建设工程。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定会积极参与这项政治建设工程,出谋划策,贡献智慧,为联合国正确定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近60年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合国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正面临着当初的缔造者们无法预期的各种难题,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痼疾明显暴露。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加之超级大国的挑战,联合国的最终命运必将是被“边缘化”。正如联合国的批评者所言,因为在很多问题上“说了不算”,一些盛气凌人的成员国才敢于“算了不说”当初无视联合国决议而悍然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就是一个明证。有鉴于此,2004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邀请16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各国前政要组成了一个名人小组,请他们提交一份联合国改革方案,中…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发生后,为打击恐怖主义,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接着,美国又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试图以武力消除恐怖主义.然而,时至今日,虽然塔利班和萨达姆政权已被推翻,但恐怖活动在许多地方仍愈演愈烈.从俄罗斯的车臣到海湾的沙特阿拉伯,从北非的摩洛哥到中东的伊拉克、巴勒斯坦、以色列,从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到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接连发生了多起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其中相当一部分恐怖袭击目标直指美国,恐怖主义活动仍在蔓延并对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随着萨达姆政权的消失,伊拉克已基本落入美英军队的掌控之中。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直截了当地说,这场战争能够帮助美国“重整中东秩序”。重整中东秩序虽不是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全部动因,但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意图。  相似文献   

20.
<正>一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8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著名的〔1990〕661号决议,决定对伊拉克实行史无前例的经济封锁和全面制裁。8月25日,安理会进一步通过了〔1990〕665号决议,授权在该地区部署有海军力量的联合国成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检查和制止进出伊拉克的所有船只,以保证对伊拉克的制裁得以执行。以美国海军为主的多国海上拦截部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凭借安理会〔1990〕665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