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超  杜红涛  周立丹 《学理论》2009,(18):279-280
基于主体间性原则审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通过完善主体性,建立主体间性关系,促进高校校园内主体意识、能力、品格的培养,实现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共生、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对我国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践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通过对陕西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应用模式和操作方法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亟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互意识,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模式,丰富网络互动交往的对话内容,开展系统的网络媒介教育,注重网络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从而建立教育效果评估长效机制,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的和谐共生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宇洋 《学理论》2013,(12):371-372
主体间性这四个字的含义是把个人主体性作为基础,深刻突出了主体间交流、平等、对话以及理解的一些和谐关系,而主体间性这一理论它更是在主体和主体性以后慢慢发展过来的十分重要的哲学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把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当作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也是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在各个高校的大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是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让学生们不再闭塞,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而且崭新的视觉盛宴,让学生们摆脱了以往传统的单向的理论灌输模式,让各个高校的学生有一个新的受教育环境和受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魏娜 《学理论》2010,(21):240-241
将高校德育工作引入“主体间性教育”视闻范围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是一种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间性教育”的视界中,高校德育工作走向“主体间性”教育,坚持平等对话原则;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师生关系也走向“主体间性”关系,坚持互动交融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杨改红 《学理论》2015,(2):190-191
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是对传统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的扬弃与重构。无论是从摆脱传统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需要出发,还是从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看,或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视角分析,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间性转向都有其必要性。在主体间性视阈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做到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和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打破了主体之间存在的隔绝与孤立状态,注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强调主体之间的交互性,充分彰显主体性、个体性、平等性与共生性。高校廉洁教育是个体廉洁美德养成和社会廉洁风气形成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廉洁教育中借鉴、运用主体间性理论,体现了教育双方的平等性。通过主体间的教育交往实践,构建"主体-主体"之间廉洁教育的交互模式,形成主体之间的教育共生性,促进个体成才,实现廉洁教育目标,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高校主体力量的特殊构成,使得高校要承载此重任,必须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的和谐校园,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互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引导和谐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的理想信念、建立和谐的社会道德规范、培育和谐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主客二元对立的思想方式导致理性分裂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压灭价值理性使社会交往陷入困境。哈贝马斯立足于交互主体的基础,构建具有语言性、主体间性的交往理性,对于我们摆脱现实交往困境,化解人与人的冲突,抵制系统对生活世界殖民,在当代社会多元分化态势中达成价值共识,实现社会和谐,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冲突的表现作为切入点,着重从双方角色定位、心理特征、价值观差异及对待冲突的态度等方面分析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产生冲突的原因,并从双方主体自我能动性、高校管理体制、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化解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提供了与原有的主体-客体思想不同的主体-主体的思维方式.在众多领域中应用主体间性的思想有助于消除分歧和对抗,达到平等与和谐.伴随着文艺作品传播方式的现代化和大众化,传播中介的地位日渐提升,其主体性一再凸显并由此引发了众多新的现象和问题.分析这种现象,解决相关问题也必须从主体间性思想出发,在新的主体-主体格局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1.
辛琦  王存记 《学理论》2009,(28):111-112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后勤与教学一线之间;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抑制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我们重点从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问题、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问题、学科间的和谐发展问题、"五育"的和谐发展问题、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等五个方面对构建和谐校园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生态人之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二敏 《学理论》2009,(11):79-80
由于科技的负面作用导致人们生态意识以及生态能力的缺乏,人与自然、地球及宇宙间沦为“我一它”关系。为改交这一困境,生态女性主义在关爱伦理的基础上以“圣杯”之思行使“关怀”与“联系”之权,运用“女性原则”。确立“德性主体”进而培养生态人,为建构和谐自然、和谐地球及和谐宇宙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园是一个密集型的小社会,莘莘学子在这个较为狭小的空间里生活着,互相拥挤和互相碰撞着以求发展,在增长学问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每个人几乎都渴望自己在远离家乡、失去家人的保护时,能有宁静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深入到大学生生活中,你会发现他们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去结识同乡、走访亲朋好友,可以看到: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中,同性异性间的交往,一个班级一个寝室里的人际组合空前活跃,而且在校园内各种社团、群体也是迅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0)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强调多异质主体在对话交流中的共存性,将其与网络的时空拓展性、传播高校性等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互识、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有利于在促进教学工作完成的同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融合式的主体活动、关怀式的教育活动和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有机整体只有和谐、高效地运行,才能获得系统效益,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最大化。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和谐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6.
刍议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进一步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全新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转变。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理念根植于教育者和学生内心,从而在校园内弘扬和打造一种全新的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价值目标定位确立了立论基础,人的自由与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价值的基本蕴含,这一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公民主体、利益主体和道德主体等形式。  相似文献   

18.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主体模式过分强调以教师、课程与课堂为本位,却忽视了本应作为教育主体的受教育者拥有的自发能动特性,最终导致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步伐,可以创造更加平等、和谐和融洽的主体关系。为此深入探析主体间性转向的原则及路径,对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长远发展和实效性的提升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燕红 《理论探索》2007,(3):101-103
为了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和谐旅游。和谐旅游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整体和谐的旅游,是处理好这三者间关系的旅游。为此,必须走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道路,走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道路,走城乡和谐、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更加开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指有利于自然万物生长的协调状态,是宇宙间的自然秩序。和谐社会则是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社会协调状态,是作为主体的人对社会存在状态的价值认同。和谐社会作为人类追求的理想的社会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