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理论视野》2021,260(10)
红色文化建设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壮大紧密相连。建党百年来,红色文化建设主要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在建设过程中始终与理想信念相融合,与时代变迁相呼应,与社会属性相匹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政治智慧和精神品质。面对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的要求,我们更要加强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通过体系建构、产学结合、数字赋能打造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体系,使之成为推动赓续红色血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媒体融合趋势,促使学术期刊必须重视自身传播力的建设问题。基于新媒体对学术期刊传播力的双向影响机制,学术期刊应该主动通过媒体融合优化工作流程,打造立体传播模式,同时从优化编辑队伍结构、拓展服务功能入手提升期刊社的内在实力,以此来提升传播力。  相似文献   

3.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高度凝练和升华,在新时代不断传承和创新。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红色文化传播带来了历史机遇,借助融媒体传播优势,红色文化传播实践路径需从其逻辑构成出发,即策划、内涵、传播三个方面动态把握,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4.
于燕 《党政论坛》2012,(7):24-26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相继崛起,开始冲击以电视、报刊、广播等为主的传统媒体格局,逐渐成为主要的大众传媒形态,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4)
东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丰富,但对其保护、传播和发展尚处于起步期,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趋势下,加大数字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是增强传播效果的有效路径。本文从基于数字化传播的技术层、实现多元传播的媒介层、打造产业闭环的产品层三个方面,对开展东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技术支撑、媒介呈现和产业链条进行深入思考,力图建构文化共同体,通过民族文化的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文化传播,不仅需要依托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而且要渗透到以新媒体架构的虚拟空间。新媒体在廉洁文化传播中具有监督、批判、引领和建设"四大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客观存在着传播的信息真实性难以准确界定、引发的舆论导向性难以科学把握、廉洁文化传播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廉洁文化传播的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等现实问题和发展难题。因此,我们要依托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凸显监督功能,彰显廉洁文化传播引力;拓展多元载体,形成廉洁文化传播合力;注重对接融合,提升廉洁文化传播效力,不断丰富和拓展大学生廉洁文化传播的载体和路径,全面提升大学生廉洁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延续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是重要的时代使命。从传播力的视角考察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需要兼顾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的双重维度,既要肯定多元化传播主体、多样化传播媒介和丰富资源对传播力的建构,也要正视复杂传播环境、分散的传播主体、单一的传播手段、僵化的传播内容和错误的受众观等因素影响红色文化传播力。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要致力于消除传播环境中的阻力、建构传播主体合力,增强传播艺术吸引力、传播内容认同力和对受众的影响力、引导力。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基和标志,在分析历史文化的特性和现代社会传播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张家口市借助历史文化创建城市品牌、如何发挥本地主流媒体、新媒体和主题数字博物馆等途径来传播历史文化,以期扩大张家口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张家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移动数字媒体呈现出裂变式发展态势,引发了传媒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移动数字媒体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供给、信息传播和信息获取方式,从而使城市形象传播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加强移动数字媒体建设,对于提高城市形象传播效率、提升传播品质、优化传播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移动数字媒体在整体规划布局、媒介资源整合、平台监管、市场化运营等方面,还存在制约城市形象有效传播的一系列问题。优化移动数字媒体建设路径,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大力整合媒体资源,建立城市形象传播的联动机制;确立用户思维,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监管体系,确保其运行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0.
孟烨  杨婧 《学理论》2013,(11):152-153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丰富多样的媒介平台为受众提供了广阔的获取信源的渠道,因此,在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过程中,仅仅依靠单一媒体的宣传已然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更无法全面、立体的展示出城市形象。而此时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媒体在传播技术和传播形式等方面的缺陷,为城市形象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渠道。所以,在未来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掘新媒体传播技术,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发掘各自的传播优势,更好地为城市形象传播服务,是未来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应积极实践的优质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11.
荆学民  于淑婧 《政治学研究》2020,(2):14-26,M0002,M0003
政治传播秩序系政治秩序与传播秩序有机耦合而成。自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秩序变革呈现出新图景:“传-受”关系角色融合,信息流动立体对冲,“权势”格局去中心化,“节点”移位流程再造,线上线下双层互动,参与沟通机制转向,情感意见高度聚合,政治目标共生共享,文明契合价值转化,总体模式类型蜕变。应对自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秩序变革,中国应做出主动调适:确立政治传播秩序由“一元主体”主导到“多元主体”共享的总体理念;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秩序要求贯通到政治传播新秩序的建构中;更新对政治传播“内容”的理解,扩充“政治信息”的内涵和包容量;释放政治信息的生产权和传播权,激活政治传播秩序中媒体的独有能量;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传播秩序的优势,为全球政治传播新秩序贡献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2.
更新科普观念,确立"公众理解科学"及"科学与公众对话"的新的科学传播概念,是提升中国科普的现实需要。大众媒体依然是科学传播的主渠道,需要强化"把关人"机制、建立话语转换机制、强化效果反馈机制以及科学界与大众媒体互动合作机制。要建构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科学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技术进步和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文化生态的嬗变,信息的海量增长和信息污染的并存、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与多元文化的冲击并在、技术进步与技术威胁并随等构成了新媒体时代文化生态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必将带来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的改变。因而,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技术和信息传播优势,改变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策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不断奋进的真实写照。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在文化发展和文化繁荣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红色文化的探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红色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形式多样性等多种特点。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个人休闲与红色教育相结合;红色文化教育进社团和构建网络发展平台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张理甫 《学理论》2014,(20):139-140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红色文化遭遇了传播瓶颈,当前需要通过建立官方主题网站、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方式来传播红色文化,开拓动漫、电子游戏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传播途径。积极利用网络媒体,让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广泛传播,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21,(12)
黑龙江红色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育人价值,也具备着思想引领、文化传承、道德教化的功能,在今天,黑龙江红色文化已然成为黑龙江高校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将黑龙江红色文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融入校园新媒体阵地的路径,进一步实现其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肖峰 《理论视野》2012,(6):26-29
编者按: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新媒体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对传统媒体进行改造或者更新换代,在传播理念、传播技术和消费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而形成的新兴媒介或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新媒体与知识、信息的悖论问题,新媒体对表达自由的影响、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以及网络舆论对外交政策的影响等等。本刊特邀四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新媒体所带来的上述问题进行深入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我们参观了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公司、"中央厨房"、新媒体中心等。总的感到,这几年媒体融合发展成效很大。去年6月15日,在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我发去了贺信,要求人民日报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其中就要求构建全  相似文献   

19.
在Web2.0时代,社会化网络(SNS)和自媒体等新传播形式快速发展,促使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体系发生较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认真分析我国政务新媒体的特征与价值,提高其舆论调控、信息传播与社会公共管理能力,是当前社会公共治理研究与社会组织共同面临的一个严肃的课题和挑战。目前,我国政务新媒体应用是各级党政组织利用新媒体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有益探索,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公共信息治理的转型;同时,各级政务新媒体应用应该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优化自身的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公共信息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要考量的是文化"何以传"与"如何传"的哲学基础。首先就人性层次详论人的原初意欲走向多元他者并建构出有意义的表象,以其作为在文化传播中的根本动力,其次从同文化与异文化二者的辩证脉相来澄明传播的文化论基础,再次从传播物项的多元动态关系发掘文化传播的存有论基础,结语以文化传播中最为根本的慷慨精神做为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