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各种不安定因素日益突出。特别是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而且规模扩大,行为趋烈,已严重影响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如何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成为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重大课题。 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如下几个特点:从人数上看,群体性事件具有聚众性;从形成过程看,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从行为性质看,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违法性;从社会后果看,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从表…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常常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以及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观原因在于有关部门的领导认识不到位,政治敏感性不强;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现象严重,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不力;出台的政策不严密,思想政治工作不扎实;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随众心理以及一部分人的法制观念淡薄.而客观原因在于历史上沉积下来的诸多问题与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一系列矛盾;新旧体制的摩擦以及境外反动势力的插手.要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问题必须坚持化解矛盾、关心群众利益的方针,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加强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El益复杂,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应深刻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本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要找准根源、对症下药;不断提升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认真学〉-7法律知识,坚持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应急决策水平的高低与当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发展规模有直接的联系。正确认识和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状和成因,是快速、高效、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关键。文章在对基层政府辖区内群体性突发事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了健全保障体系,确保弱势群体生活更有质量和尊严;建立预防体系,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设立指挥中心,迅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亲临现场,果断做出决策和决定;多做思想工作,慎用警力和强制措施等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经常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越来越多,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如何认识这种社会现象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不仅是 各级党政机关和信访部门应着力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而目也应引起社会各界对它的重视,要成为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的一项稳定工作。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 件”的表现形式及主要特点 1、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引友的较大规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随着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引起了利益主体、经济成份的多元化,引…  相似文献   

6.
张勤  阕菲菲  姜媛媛 《学习论坛》2009,25(11):45-48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攻坚阶段,农村各种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导致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做到:构建服务型基层政府,加快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优化公共治理结构,构建基层政府与群众合作共治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的维权机构,引导农民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各类自愿合作组织;推进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设,促进基层治理由管制型模式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村民自治模式转变;加快建立与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联动机制,构建跨区域的政府之间合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刘军 《理论学刊》2001,(3):98-99
从表面上看 ,正确处理好群体性突发事件与反腐败斗争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但在本质上 ,两者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对各种消极腐败行为的不满已经成为当前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群体性突发事件必须与反腐败斗争有机结合起来。第一 ,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邓小平同志说过 ,对于腐败现象 ,“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 ,一个是教育 ,一个是法律。”(《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 1 48页 )这充分说明教育在反腐防变中的重要作用。当前 ,在极少数党员干部的头脑中 ,群众观念淡漠了 ,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8.
孙福金  蒲海 《探索》2002,4(6):36-37
“三个代表”思想的时代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哲学内涵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特定的时变性与统一性;从理论特性上看,“三个代表”具有时代的先进性与人民性;从实践上看,“三个代表”的时代特性还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独立性与开放性。  相似文献   

9.
海云志 《唯实》2012,(12):31-3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转型过程的加速,一系列深层次社会矛盾以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规模日渐扩大,对抗程度也日趋激烈。从根源上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是由于社会分化、收入分配、心理不满、权益受损和官僚作风等各种因素、矛盾和问题累积叠加而形成的。从发生过程看,它是在双方或多方互动过程中构造出来的,具有大致可辨的周期和轨迹。从冲突的社会后果看,它也是具有多方面影响的。作为一种非常规的政治参与和对抗性的权利表达方式,地方政府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成为诉求对象,由此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安职能部门分别从执政理念、危机管理和应急能力三个方面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某些领导干部存在的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等问题已成为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可以说,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将直接影响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解决。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有效控制和解决社会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根源、特征及防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群体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本文结合现代化的大背景和特定历史条件,阐述了我国在新形势下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根源、特征及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沙堆效应     
《天津支部生活》2014,(6):46-46
一个沙堆,若从上面把“尖”挖掉,大风一吹,马上就会有“新尖”冒出来。要想挖掉“沙尖”,就必须从下面取沙,让沙子一层一层崩塌,这就是沙堆效应。在社会管理中,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是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倘若见事迟、反应慢.简单化地处理,非但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反倒容易引发对立情绪。  相似文献   

13.
论防范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勤 《理论学刊》2004,(8):109-110
近年来 ,各地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形势日益严峻 ,而且因处理不当引起激化的事件也有所增加 ,这反映了有关高校领导在管理和处理这些问题时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因此 ,正确防范和处理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摆在高校领导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必须认真重视和解决好这一问题。一、采取措施积极预防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凡是预则立 ,不预则废。面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这样一项社会性的综合防治工作 ,要消除或控制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引发的原因 ,从宏观上来说必须在党和政府领导下 ,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运用政治的、经济的…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治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追成了重大影响,政府应对群体性交发事件的能力面临巨大挑战,如何治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已成为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文章从我国群体性交发事件治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眼,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以提高我国治理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杨海华 《唯实》2010,(6):42-45
舆情信息管理是政府积极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个全新视角。但是,当前地方政府对舆情信息管理的认识却明显滞后。2008年发生的贵州瓮安6·28群体性突发事件,代表性地反映了政府与民众之间关系的紧张局面,暴露出地方政府舆情信息管理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严重缺位。如何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语境下构筑一个有效的舆情信息管理制度,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科学练功的角度看,“法轮功”痴迷者的状态属于气功偏差的一种类型。气功偏差古人称为“走火入魔”,其中“走火”表现为身体方面的症状,属于生理偏差;“入魔”表现为意识方面的问题,属于心理偏差。“法轮功”痴迷者的气功偏差属于心理偏差一类。而运用科学的气功及心理学知识进行心理干预则是帮助“法轮功”痴迷者克服心理偏差、摆脱“入魔”状态,从而做好教育转化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当然,这项工作刚起步不久,积累的经验还不多。以下提供一个初步的工作框架和基本步骤,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参考。一、 确定适用对象 运用科…  相似文献   

17.
李晨芳 《新长征》2009,(12):34-35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这些群体性事件表现出参与人数多、矛盾易激化、处置不当升级快、社会影响极坏等特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积极应对群体性事件上下功夫,注重强化“四种意识”,提高“六种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例如美国芝加哥共和门窗厂工人结束占厂静坐、2008年6月10日韩国首尔爆发自198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牛肉风波”、泰国“红衫军”事件、巴西圣罗堡Pinheiros监狱千名囚犯暴乱、2009年2月27日孟加拉国步枪队叛乱事件等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等,无一不显示出其危害性,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群体性事件频发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大挑战,也成为各国政府都在认真对待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形式日趋多样性,手段方式趋于激烈,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日益严重,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作为各级党政部门必须积极预防、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各种群体性突发事件,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纠纷是农村社会尖税矛盾和突出问题的特殊表现。农村群体性纠纷的不断发生和升级,暴露了我国在制度建设、管理措施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当前,解决农村群体性纠纷,基层干部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思想教育手段、行政手段,对法律手段的运用较为薄弱。从方法论之角度,采用法律手段解决农村群体性纠纷是“治本”之策。因此,必须健全预防和处理农村群体性纠纷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