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非正常死亡事件增多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公安机关应把预防和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通过抓工作机制、抓信息掌控、抓局面控制、抓善后引导,达到有效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的目的,取得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2.
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是警察执法实践中一个较为突出的显性问题,它既有制度的漏洞或监督机制与保障措施的缺失,也有执法人员监管的缺位或渎职失职。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频发,确实暴露出执法队伍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对在押人员刑讯逼供、放纵牢头狱霸等渎职失职行为。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体现在动态执法中和静态执法中,其原因是制度不完善与制度执行不力、民警素质不适应、规范执法的缺失、技术保障不到位、监督机制缺位。其对策是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执法安全和零容忍的理念;健全与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强化查处力度,提高责任成本;提升技术含量,完善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非正常死亡事件处置是当前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对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证据收集是正确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核心环节,在查明非正常死亡事件真相,维护公平正义,解答家属疑问,回应社会关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公安机关依法办案的要求.目前,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取证存在不及时、不全面、不规范等问题.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取证应依照全面、合法、规范、科学的原则,在现代警务理念指导下,采用各警种合成作战模式,将传统取证手段与现代取证技术相结合,科学运用各类证据,为快速、有效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非正常死亡事件处置工作涉及面广,处理难度较大,易产生不稳定因素。公安机关要把握好角色定位,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全,妥善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  相似文献   

5.
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事件频发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关注,看守所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对于有效扼制类似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但导致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观念冲突下的“法律架棚”,使法律被搁置,难以实施。因而,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的治本之策是与旧的司法观念决裂,清除受旧观念影响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清除恶意执法政策,让法治理念、人权观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看守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的事件频繁曝光,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要防止侦查权的滥用,有效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就必须以科学、完善的法律和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来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从而杜绝非正常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有上升的趋势,广州大学城作为一个大学集聚地,形势也不容乐观。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类型多以心理问题和意外伤害为主。应该说各高校在应对这一现象中摸索出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全面防控体系的构建、如何在事件处置中理顺法与情的关系、制度的执行力度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危机预案及实施机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处置由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重要工作,其处置的成功与否事关社会稳定,坚持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强化信息的掌控、把握用警时机、依法公正处理、主动化解疏导、注重舆情引导等是防范、处置由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农村,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开放、人员大流动趋势日益明显,与此同时带来的社会治安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难度与日俱增,各类非正常死亡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多发有一定的心理原因,各种社会因素直接影响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解决。因此,治理该类群体性事件应做到:必须畅通信息,及早稳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灵活处置,依法打击,主动应对,正确引导舆论,医院主体应规范管理、改进作风,从源头上减少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从去年初的“躲猫猫”开始,“喝开水死”、“摔跤死”、“做梦死”……接连发生的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从查明公布的几起事件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个别地方的少数执法人员,的确存在着对在押人员刑讯逼供、放纵牢头狱霸等行为。频频发生的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案件,使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受损,成为社会的不和谐之音。因此,给在押人员以人道的待遇,彻底终结非正常死亡现象,切实维护涉案人合法权益,既是对公民生命尊严的尊重,也是对中国法治尊严的尊重。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注定是触动中国法治进程的一年,从年初的“躲猫猫”开始.“摔跤死”、“做梦死”等一系列看守所在押人员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现阶段最大的困境就是看守所管理体制不合理,看守所隶属于公安机关,是羁押机关,同时承担侦查与羁押的职能,使得在押犯罪嫌疑人处在更为贫弱的地位上,这是导致侵犯在押人员权益的事件反复发生的重要原因。为完善看守所管理制度,看守所应当从公安机关中剥离,交由司法行政机关来管理,确立其中立地位;强化检察监督和社会监督,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精神疾病、学业压力、情感问题和家庭因素等。预防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应该预测高危人群,重点做好防范工作;培养大学生的自助和互助能力,并根据非正常死亡的规律性采取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监狱罪犯非正常死亡问题作为一项难题。应当从监狱管理制度、防控硬件机制、基层狱警观念、罪犯心理危机四个方面总结监狱非正常死亡现象存在的原因。加强监狱自身建设、创新监管方法加大投入、完善监狱管理立法力保稳定等防范监狱罪犯非正常死亡的有效措施,进而构建监狱目标管理制度、罪犯非正常死亡调查制度、罪犯非正常死亡国家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4.
非正常死亡在法医学上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非正常死亡的判定在基层往往取决于法医对死亡原因和死亡性质的鉴定。法医对非正常死亡死者家属的解释非常必要,在解释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且解释的内容及方法也很重要,需关注一些细节,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学生非正常死亡防控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并制定其防控方式,关注生命价值,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保证.对于大学生非正常死亡防控首先必须达成三个共识:一是明确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涵盖边界;二是明确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可防可控性;三是明确大学生非正常死亡防控的系统性特征.具体防控方式主要是:加强生命教育,完善高校课程体系;及时与准确识别高危群体,实现系统干预;进行针对性干预;实行高校校园的立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多地监管场所出现"喝开水死"、"摔跤死""、做梦死"、"针刺死"等被监管人员非正常死亡案件,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监狱处理此类事件经验不足,依法妥善处理死亡罪犯的善后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监狱工作的科学发展,而且对于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躲猫猫”“70码”“钓鱼执法”——“再调查”考验政府公信力 “躲猫猫”2月12日,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犯罪嫌疑人李荞明非正常死亡。公安部门起初通报李荞明在与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时头部受伤致死。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再次调查表明,李荞明被同监房的张厚华、张涛等人体罚、虐待和殴打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8.
因为刑事政策的调整,监狱长刑犯不断增加,罪犯死亡的案件呈现增长的趋势,加之自媒体高度发达,监狱处理罪犯死亡案件稍有不规范或应对无力,很容易成为公众事件曝光于媒体,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热点。反思监狱执法规范性是监狱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量资料表明,在自杀、他杀、抓捕、追捕、火灾、溺水、电击、中毒、突发心脏病等事件中意外死亡的不计其数,在执法活动中警察自身的意外死亡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对警察实施现场急救训练,既有利于警察在执法中负伤时的自救与互救,也有利于对受到伤害的群众进行救护,同时还有利于对负伤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救护.实践证明,普及警察医疗自救与互救基本知识和技能,不仅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同时可使突发疾病和突发事件遇难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如美国每年心脏猝死者为4万例左右,通过警察的现场急救约30%得到挽救.警察在急救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因交通事故、安全事故等引发的非正常死亡事件不断增多,且极易引发"停尸不埋"或"抬尸闹事"的群体性社会矛盾,应严格规范公权力的行使、注重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对陌生人社会的调控并注重合理运用民间法和民族习惯法来化解社会矛盾,以形成依法办事与依法维权的良性循环,促进非正常死亡事件应对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