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近日,武汉城管曹祥超发现一位推小车卖菠萝的小贩,决定对其小车进行"暂扣",摊贩因车辆被扣下跪求情,城管为不引起误会与其对跪,所以就发生了"城管和小贩互下跪"一幕。  相似文献   

2.
拍案惊奇     
●城管摆摊卧底武汉两名城管执法队员白天着城管制服执法,晚上则换上便装摆摊。被曝光后,武汉城管官方称,两名城管人员确实是在执行"卧底"任务,利用下班时间在辖区内当小贩摆摊,了解小贩们的实际情况,便于今后提升管理水平。还出具了几张手写的笔记,称这是两名队员近来写下的数万字"摆摊日记"。城管局还将1000元摆摊收入捐赠给了占道经营摊贩。◎默默点评:小贩非敌人,焉须用卧底?  相似文献   

3.
最痛非刀伤     
3月17日下午2时许,广州天河区车陂街道城管执法中队两名城管队员,对一占道经营的小贩进行劝导执法。不料小贩突然挥刀袭击,致城管队员苏家权被砍伤7处。尽管城管现在温柔执法、劝导执法,但与小贩之间的冲突始终没有淡出公众视线。不同的是,城管打人会招来网友的口诛笔伐,城管被打面临的则是一片幸灾乐祸。  相似文献   

4.
换位     
正6月8日,河南洛阳,小贩马永会应邀"当"了一次城管,也体会了一把管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城管与摊贩的关系长期以来被人们界定为“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系,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维度对比一线城管与摊贩之后发现,一线城管队员在客观条件上并不比摊贩强势。相反,一线城管队员与摊贩都属于绝对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正因为双方都是弱势群体,在能够动用的社会资源有限,且都面临生存竞争的背景下,城管与摊贩双方才更容易爆发激烈的肢体冲突。  相似文献   

6.
城管与摊贩成了"猫鼠斗" 2006年8月11日,北京市开展"联合整治"行动进行到了第三天.16时45分,距这项行动结束只剩下1小时15分了.海淀区海龙电子城前,37岁的区城管分队副队长李志强没收了一个卖烤肠小贩的三轮车和炉子,刚装上卡车,那个小贩手持烤肠刀突然冲了上来.不待李志强有所反应,11厘米长的刀片已扎进了他的锁骨与咽喉之间,血柱从咽喉处喷出了一尺多高.一名优秀公务员因公殉职.  相似文献   

7.
一宗宗城管与小贩的冲突事件,为城市管理者特别是"城管"这一执法群体的形象,蒙上一层阴影。据了解,如美国纽约等大城市,虽无"城管"部门,但城市从来不是不管,而是管得更严、管得更细。明文规定,规范执法,严格监管……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也许能够从其他国家和地区那里汲取些许养分,从而走出如今的怪圈。  相似文献   

8.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3,(13):52-53
城管摆摊卧底 武汉两名城管执法队员白天着城管制服执法,晚上则换上便装摆摊。被曝光后,武汉城管官方称,两名城管人员确实是在执行“卧底”任务,利用下班时间在辖区内当小贩摆摊,了解小贩们的实际情况,便于今后提升管理水平。还出具了几张手写的笔记,称这是两名队员近来写下的数万字“摆摊日记”。城管局还将1000元摆摊收入捐赠给了占道经营摊贩。  相似文献   

9.
面孔     
《廉政瞭望》2013,(17):9-9
赵阳 “城管鲁迅”的坚守 南京城管队员赵阳,已千了近20年。他自办城管论坛揭露各地执法丑闻,赢得群众支持,被称为“城管中的鲁迅”。但城管们骂他“叛徒”,让他甚至差点饭碗不保。赵阳称“小贩的肚子,城市的面子都要顾及”,他想要宣扬的文明执法,却在不少圈内人看来是个笑话。  相似文献   

10.
狭义理解 踢(担子)、翻(摊位)、踩(菜篮)、拗(杆秤)、抢(物品)、打(小贩)。如果说用这6个高度概括的词来描述一种职业,一定会有人脱口而出:这说的不就是城管吗?"我就是城管。"2012年11月17日,周亚鹰站出来向全世界宣布。事实上,周亚鹰不仅是城管,还是城管的"头儿"——城管局长。78章20余万字的《我是城管》出炉后,着实让江西省广丰县城市管理局局长周亚鹰火了一把。上任两年多的他在这部书中将城管的是是非非,  相似文献   

11.
广闻博览     
<正>【网络热词】弱势心态近年来,很多人眼里的"强势群体"都"示弱"过,甚至官员、警察、城管、教授、医生、房地产商、白领等都曾吐槽自己是"弱势群体"。《人民日报》专门就弱势群体生存状态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国民"弱势心态"正在蔓延。实际上,这种"弱势心态"缘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在博弈过程中规则不明确、环境不公平,那么,人人都可能成为"弱者"。只有在充分透明、公平  相似文献   

12.
唐湘岳  谭鑫 《学习导报》2014,(11):48-49
飞速发展的中国大地上,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城市管理被迫切需要着,和其他国家一样,城管应运而生。他们在城市人潮中来来回回,为创建更加整洁有序的城市而努力。但近年来,城管不断卷入公众冲突事件,负面新闻频出。英国《泰晤士报》甚至率先"收录""chengguan(城管)"这一中国词汇。城管专管小贩?城管不近人情?  相似文献   

13.
林衍 《廉政瞭望》2011,(24):50-51
城管来了 从穿上城管制服那一刻开始,宋志刚就变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他挨过各种方言的骂,骂他是强盗,是土匪,是“鬼子”。他被咬过。也被人用水果刀砍过,差点砍在大动脉上。小贩们恨他,老百姓也不待见他。他听相声,相声拿城管开涮;他看话剧,话剧的开场便是城管追小贩;他从超市拎着有价签的蔬菜水果回家,邻居会撇撇嘴,“哟喂,又扣啦”;他帮喘不上气的老外找医院,马上有群众过来围观:“城管千吗呢,要打老外啦?”  相似文献   

14.
城管人员应该怎样执法?对迫于生计有违法行为的弱势群体是简单生硬处罚,还是在解决他们的生存之道上下工夫?亚运村城管监察分队的答案是:今天的城管应该是民生城管。  相似文献   

15.
毕诗成在7月23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社科院教授于建嵘近期接受《南风窗》采访时称:社会"狠化"是当下值得警惕的一个现象——某些官员敢用黑监狱关押上访民众,开发商敢用推土机轧死被拆迁户,城管敢打死小贩,访民敢自杀性引爆……很多人做事越来越不计后果,心比较狠,凡此种种,都在突破社会规则底线。这几天发生的若干案例也佐证这种趋势:临武县瓜农"倒地死亡"、半夜被抢尸,哈尔滨和辽阳城管"扬威"打商贩、打记  相似文献   

16.
李叶  倪力 《党课》2013,(14):118-121
“城管”,对于中国人而言,一点也不陌生。但与此相对的是,当你翻看国外的报纸或网页时,却很少能读到与“城管”相关的内容,更鲜见发生于“城管”与市民之间的激烈冲突与矛盾。可是国外也有小摊小贩,他们的“城管”都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7.
从重庆最牛钉子户的舆论风潮,到广州街头小贩被城管罚没后的悲情哭诉,《物权法》出台刚满月,其所捆绑的民生困扰就已相当沉重。  相似文献   

18.
广州城管最近装备了“六件套”--防刺衣、防护手套、防护头盔、防护盾牌、全频加密对讲机、胸挂摄像头。其中,胸挂摄像头为全国首创。此事引起了舆论的普遍关注,然在城管与小贩暴力冲突日趋尖锐的大背景之下,这些防御性的新装备毕竟是对城管执法人员的以“人为本”。有趣之处在于,2013年8月29日,广州市副市长谢晓丹主持召开的第14期广州市政府领导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如潮的舆论评说,他说他查了一些资料,“古代就有城管,在宋朝京城就有一支500人的专门从事城市管理的队伍,明确规定在官府门前、民宅周围不能乱摆放”。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07,(6)
在全国各地,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和城管这对"天生冤家"已经"斗智斗勇"几十年。这种冲突和对立,影响了政府形象,影响了民生,也影响了社会和谐。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不断改革城市管理方式,纷纷出台取消马路摊点禁令的地方性法规,变堵截为疏导,为城市弱势群体、低收入阶层提供生存的空间,这既标志着政府管理城市水平的提高,也彰显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武汉市东西湖吴家山街党工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党建为中心,建设和谐社区,扶持弱势群体,孵化出党员服务中心、小贩中心、文体中心等,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