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随着我国检察制度的改革发展,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问题日益引人瞩目。目前关于检察权性质的"权力学说"和"社会伦理论"都不足以为执法公信力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如何提高执法公信力面临着理论上的困境。根据检察制度的发生学原理以及目前检察权的各项实际权能,应该将检察权界定为一种程序性国家权力。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要求在一个公平的商谈程序中为社会利益主体参与司法过程提供利益表达和整合价值诉求的权利。提高执法公信力必须围绕我国诉讼程序的完善为核心进行,以促进司法裁决的公平公正为目标,一方面需要在制度层面推进检察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在理论层面引导检察权回归程序性权力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发展为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司法活动提供了平台,也给检察机关带来了信任危机,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司法的走向。如何在保证检察权独立运行的基础上,满足社会公众对司法的期待、提升检察公信力是检察机关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情监督作为一种"权利对权力"的监督模式,正深入影响着检察权的运作。一方面,网民朴素的道德情感和参与司法的热情,客观上助推了检察机关执法效果的有机统一;网络舆情所形成的强大舆论压力,也成为检察机关提高执法公信力的一种"倒逼机制"。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舆情监督与检察监督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网络环境的"司法广场化"与检察机关"司法理性"之间、网络奥情演绎的"民意审判"与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之间、网络舆情片面追求实体正义与检察机关恪守正当程序理念之间,存在着冲突和矛盾。为此,应从规范网络舆情监督检察工作的界限、网络舆情监督下的检察官角色定位、健全确保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以及构建一种回应型的检察权运行机制等方面,努力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实现网络舆情监督与检察监督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入世对检察机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检察机关执法观念陈旧、检察权定位不准确、检察体制改革不完备和检察行为不规范方面。为尽快适应入世要求 ,检察机关应更新执法观念 ,树立人权保护意识、诉讼效益观念、公益监督意识 ,正确定位检察权 ,健全检察体制 ,使检察行为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5.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公信力是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检察权地方化趋势明显,检察管理方式不规范,检务公开力度不够,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弱化检察权地方化,强化检察公信力;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力度和实效;规范罚没款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检察体制构建不够合理、检察权运行中经常受到外部权力的影响、检察机关本身存在权力滥用以及全社会没有形成法律信仰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现阶段检察机关陷入公信力严重缺失的窘境,为此,需要相应采取措施以切实提高检察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提升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有助于降低执法难度、提升执法效果,也有助于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基层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由执法水平、工作作风、执法主体和民众评价等因素决定。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面临着新媒体时代、检察执法专业性、社会信任危机以及个人腐败问题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对此.我们应从提升执法水平、保障执法效果、加强媒体应用、增强法律宣传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升基层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新《民事诉讼法》第209条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设定为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的前置程序.从理论上讲,检察机关的地位更趋合理.然而,这种程序设计在实践中又有可能对司法公信力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继续研究检察权在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的科学配置,找准检察机关在该程序中的合理定位,对于民事诉讼制度和民事检察制度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的队伍建设,需要在事业、专业和职业这三个概念中寻求定位和目标.检察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就是使以检察官为主体的检察队伍,在行使检察权过程中,具备独特的检察信仰、检察理念、检察道德、检察能力、检察文化和职业地位的建设过程.检察队伍职业化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应了和谐社会的需要,反映了我国检察制度特有的历史传统的承继要求.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是检察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未来目标.  相似文献   

10.
军事检察机关是国家设置于军队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军事检察权源于国家检察权,科学配置和完善军事检察权,是检察制度包括军事检察制度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的舆论环境要求检察机关提高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只有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反应机制,敏锐地把握、驾驭应对舆论的能力,及时、坦诚地公开检务信息,才能培养人民群众对司法权威的认同感,提高检察工作的执法公信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信服度和对其公正性、法律权威性的评价。执法公信力的高低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应从执法理念、执法能力、执法运行机制和执法环境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以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检察机关在反贪办案中构建独立的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不仅能促使检察机关正确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而且有利于检察机关参与并创新社会管理,防范社会风险。检察机关应在准确把握反贪工作风险评估预警的基础上,全面、严格实施评估预警方案,提升执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反应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因应对引导不力而引发的涉检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不断冲击着检察机关的自身形象和执法公信力。应转变观念,强化检务公开,完善网络舆情工作体系,营造正面舆论强势。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矛盾复杂化的特点,在这一新执法环境的作用下,对检察机关中依法承担审查起诉职责的公诉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公诉工作执法公信力建设与公诉人维护公平正义能力建设是公诉工作的重要命题,因为公信是公诉工作的基础土壤。也正是得到民众信任的支持,公诉工作才能得以健康发展,也正是因为公诉工作更好地维护了公平正义,公诉工作才真正赢得了民众的信任,进而有效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权威。从影响公信力的因素、公信力的来源对公诉公信力进行分析,可以对如何全面提升公诉工作公信力,如何提升公诉人维护公平正义能力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穿透式"行政检察监督是指检察机关从监督法院行政审判活动穿透至监督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为进一步推动检察机关做实行政检察工作,做到"一手托两家",促进依法行政,建议从"穿透式"行政检察监督面临的困境、监督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监督的范围及对象、监督的方式及手段、监督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对狭义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定位与界限进行探索,从而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网络舆情影响的不断扩大,其在群体性事件应对处置中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因此,公安机关更好地认识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分析研究网络舆情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范围和传播过程的规律特点,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对提升政府的执政水平和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检察机关执法社会化,既是社会公众直接参与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同时也是检察机关对执法社会效果的追求。英国刑事司法社会化对我国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具有借鉴价值。人民监督员制度为检察机关执法社会化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实行公开听证,是检察机关执法社会化的有益尝试;重要执法活动向社会开放,是检察机关执法社会化的有效途径;确立社会公益原则,是检察机关执法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当前“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当事人的积极性,影响到法律的公信力。欲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将其纳入检察监督的体系中,而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对民事执行案件实行有效监督既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基础。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应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对象、方式、程序等方面进行规范,并从立法上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加强公安执法制度建设,规范基层民警的执法行为,是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效率,促进执法公正,提高执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开展执法制度建设,要以执法问题最突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基层执法民警日常运用最广、最急需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建立、完善执法规范体系为目标,以信息化为载体,有计划、按步骤逐步推进。开展执法制度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要充分调研论证,力求可操作性,要及时评估清理,保持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