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规范之势,法条有尽,事情无穷。汉语法律表意系统内,时有规范而无事实指向,抑或时有事实而无规范指向。当事实有具体的规范指向时,司法裁判的过程区分为事实构建过程与依据三段论涵摄推理二个阶段,前者依据规范关系衡平当事双方权利义务,在证据规则引导下,遵循构成要件认定规范性基本事实,后者通过三段论逻辑路径的法律推理进行归摄及价值判断。法官在大前提与规范性基本事实间往返顾盼选择解决方案,给予个案正当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规则理性不同于个体理性,契约论者与契约至上论者也分别拥有各自不同的理性概念.由相近规范原则所构成的规范空间有着自身的逻辑特征.基于上述诸种基本区分,本文指出,传统契约理论存在着如下缺陷:混淆了规范原则与规范有效性,没有能够区分契约得以可能的逻辑条件与规范空间得以可能的逻辑条件.因此,契约论面临着从个体理性达致规则理性的困难,它更多地沦为规范有效性的一种解释机制而非辩护机制.  相似文献   

3.
重点论述我国检察机关诉讼监督体系的制度现状,以基于这一现状所展开法理研究的梳理评价为切入点,以诉讼监督在刑事立案、侦查、审判活动中的规范效力为出发点,以对法律条文作为一种规范而存在于成文法体系和诉讼活动中所体现的效力属性的分析为基本方法。通过定位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活动作为一种规范在体系中的效力等级,尝试建立一种以法律规范在诉讼体系内进行自我效力定位为核心价值,并通过这种效力等级的区分,以达到对法律监督职能效果有所体现的规范检察学的制度雏形。  相似文献   

4.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律规范的不确定性,一个可靠的判决推理需要有价值判断及其推理的支持。哈贝马斯认为法律规范是一个由原则提供的规范体系,反对将其理解为具体的价值秩序,从而把价值与规范作了严格的区分。如此虽有建构法律商谈理论的必要性,却与司法实践不符,且在主观上忽视了实质的价值伦理学。而马克斯·舍勒等则主张将规范奠基于价值之上,将价值与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并主张将价值推理的现实必要性与法律规范确定性的理想要求统一,实现"合理的"判决推理。  相似文献   

5.
抵触是我国法律中描述法律规范冲突的重要概念,代表着对法制统一的严重破坏。但是,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和语义使用的模糊,对抵触的概念和标准一直未能达成统一、明确的共识。本文通过比较现有法律文本中对抵触概念的不同使用,对法律规范冲突语境下抵触的概念做了明确界定,区分了抵触与不一致、冲突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判定法律规范抵触的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  相似文献   

6.
由于案件事实的变化莫测与规范文本的模糊、冲突或漏洞等情况,事实与规范并非一一对应,法律究竟是立法者制定的既定规范还是司法者续造的个案规范?通过分析司法裁判的形成过程,推导出法律是一个从既定规范到个案规范的体系化概念.既定规范只是对未来行为的预设,并不必然适用于当下的个案,个案规范潜藏于既定规范和案件事实之中,是一个有待于通过解释规则发现、选择甚至续造的具体规则,是直接适用的个案裁量基准.既定规范是指由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公共政策等组成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范体系,个案规范源于既定规范的转换和特定化以及解释者的漏洞填补,解释规则是勾连既定规范与个案规范的通道.个案规范不仅保障了法律的个案适用性和灵活性,而且对法律概念具有建构价值.  相似文献   

7.
国际条约与国内宪法发生冲突,主要表现为条约的缔结程序违反宪法的程序规范及缔约代表违反宪法关于缔约权权限的规定缔结条约,国际条约违宪的效力如何认定已是争论已久的问题.对于该问题的解答,分为宪法主义、国际法主义、折中主义三大阵营,该"三分法"各有利弊,而以"区分原则"来认定条约的效力,即区分形式瑕疵与实质瑕疵、区分条约的形式有效性与实质有效性、区分文本规则与执行规则以及在司法适用上区分国际法官与国内法官成为一种新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8.
法律概念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形式上,法律概念的生成大致借助继承、移植、革新和创造而完成。但这仅仅具有发生学意义。在实质上,法律概念的生成必须通过价值上的衡量而对概念之特征进行取舍。但对法律概念生成之形式与实质的区分,仅仅是一种叙事策略上的考虑,实际上,法律概念的生成,乃是一个立法者之目光来回往返于形式与内容之间的权衡与取舍过程。  相似文献   

9.
空白刑法规范以"犯罪构成该当性""参照性规范"为判断标准进行类型化分析后,依据是否有明确的参照性规范,可分为典型与非典型空白刑法规范;依据参照性规范发挥的不同作用,将典型空白刑法规范分为完全与部分空白刑法规范;依据参照性规范的效力等级,可分为高位阶、低位阶与混合位阶空白刑法规范;依据参照性规范内容的明确性,可分为双重与单一空白刑法规范;依据参照性规范中的构成要件符合性是否符合刑法分则条文中的构成要件符合性,可分为规范与冲突空白刑法规范。空白刑法规范因违反民主法治原则、法律专属性原则和明确性原则而不尊重罪刑法定;因违反法律保留原则而不利于法治统一;因违反刑法的谦抑性而不符合人权保障。因此要通过完善合宪性审查制度和合宪性审查程序来矫正违宪违法的空白刑法规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刑事法律分则规范是直接同经济犯罪作斗争的武器。它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刑法典中的有关规定;其二,是五个单行经济刑事法律;其三,是二十余件行政、经济的非刑事法律中的经济刑法规范。这些规定,构成了我国现行经济刑事法律分则规范的大致体系,在经济刑事法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本身也还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而且与其他规范和经济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健全和完善经济刑事法律的分则规范,是当前经济刑事立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国际反恐斗争需要明确国际恐怖主义的概念。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一种学理概念研究,因此有必要提倡“从学理走向规范”的研究方法,即应加强法律(规范)概念研究,应在现行有效的13个全球性反恐条约中的各种特定国际恐怖主义法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国大会等平台,在《恐怖主义全面公约》(草案)中尽快就一般性国际恐怖主义法律概念在联合国框架内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2.
法律规范的权威定义及结构理论之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法律规范的权威定义受制于反映论的认识进路,不仅未能全面揭示法律规范的内在含义,而且在属概念不明之时,自身也晦暗不清。法律规范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法律文本中表述某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对其他主体就某客体当为某类行为的条文所表示的意义。以此定义观之,在现有法律规范权威定义框架下建构的法律规范结构理论,论述的其实是复数法律规范间的复合结构,而不是法律规范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在刑法学著述中论及刑法规范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然而,中外刑法学者对其定义的认识普遍存在分歧。有关分歧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即:如何对待刑法规范的归属,如何处理其定义中的种差以及如何理解其定义的数量。其实,从逻辑上看,应当承认:刑法规范可以有多种归属,但把其归属于法律规范也许更为可取;如果这样,只要是其区别于其他法律规范的特殊性都可以在其定义中担当种差;相应地,其定义在数量上可以有多种。  相似文献   

14.
量刑根据是决定刑罚量最根本的依据,对量刑诸要素是否应当作刑法意义上的评价具有识别、过滤功能。责任基础上的预防是量刑的正当化依据。一般而言,量刑基准是法官自由裁量的起点;具体而言,量刑基准是在排除任何法定的或者酌定的量刑情节后,对已经确定适用一定幅度法定刑的抽象个罪所应当判处的刑罚量。量刑根据是量刑的本体论问题,量刑基准是量刑的方法论问题。前者对后者的确定方法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日益广泛与频繁,国际贸易中的规范也成为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讨论的热点和重点。要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和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必须制定国际贸易规范;国与国之间要公平贸易和竞争,必须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国际贸易规范;我国加入WTO,必须在国际贸易规范的框架内规范自己的贸易行为,使国际贸易规范能充分地显示出它的作用与力量。  相似文献   

16.
作为法学特有方法的规范分析方法并未得到"认真对待",学界对该方法的本体存在着"融合论"、"规范论"和"逻辑思维论"的学说分歧。为有利于该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确立如下要义对该方法而言是必要的:规范分析方法的作用对象是一国现行有效的法规范整体(即实在法体系),其秉持"价值中立"的价值立场,是逻辑分析、语言分析等方法所构成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群体规范的概念、形成及警察群体规范的形成、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群体规范悖谬与异化的的形成,警察群体本身具有的易腐性及其在社会转型期对规范悖离与异化、警察腐败的趋势与现象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刑法规范为核心重构刑法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规范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统领刑法的所有概念。以刑法规范为核心重构刑法学体系,能够反映刑法学研究的全部对象,能够促使刑法学研究向形式合理性的转变,能够将刑法学研究从孤立、静止、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能够正确处理刑法学与犯罪学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刑法规范结构的内涵与意义是用结构分析方法研究刑法规范的两个基点。前者主要指作为整体的刑法规范本身与刑法规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形态。后者主要在于繁荣刑法学研究,建构科学的刑法理论体系;进一步加强刑事法治建设,提高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质量;更有效地促进法治建设事业,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20.
论警察角色定位与警察言语行为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警察的角色定位,警察的言语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礼貌文明,满腔热情。二、掌握策略,谦让克己。三、遵纪守法,尊重人格。按照警察言语行为规范进行言语交际,能体现出警察的职业角色特征,树立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