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军科 《学理论》2011,(24):39-40
从民主的角度对宪政进行定义是一种普遍的方式。因为,民主和宪政具有和谐关系。这既体现在二者在理论基础、制度设计和价值目标上的相同之处,又体现在民主能对实现宪政的目标即限制权力有援助作用。但这种亲和性并不能掩盖民主与宪政潜在的差异。它们二者间甚至还可能存在潜在的冲突关系。因此,民主与宪政处于复杂的关系当中。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自由同属人类共同的政治价值诉求,二者皆有丰富的内涵。但从其理论归依来看,二者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渊源;民主以民主主义、人民主权理论为依托,自由则以自由主义为支撑,由此形成了民主与自由的张力和矛盾。这种价值矛盾表现在立宪选择上呈现为民主宪政观与自由宪政观的冲突。理性地审视两种宪政观的不足,实现民主与自由在宪政中的平衡,是当代宪政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立宪设计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宪政文明是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主体文明的结合体。它要求良宪、民主、法治与人权四者的结合及在实践中的运作,进而形成具有实践的制度安排与价值追求。宪政文明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是政治发展的目标性指向和规律性要求,具有合作、妥协与平衡的优良品格。宪政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内涵有着内在的暗合共通之处,为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条现实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4.
杨仁忠 《理论探讨》2006,46(3):30-33
“公共领域”是一个理念性、实体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概念,其最根本最具特色的功能是它的宪政民主价值,即理念层面上的公共领域为现代宪政民主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实存层面上的公共领域则构筑了现代宪政民主赖以存在的深厚社会根基,而价值性层面的公共领域则为现代宪政民主提供着有力的价值支持。公共领域的培育、完善和发展是完善民主、力行法治和保障人权的社会前提。因此,可以说公共领域理论既是宪政民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宪政民主实践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它对于当代中国的宪政民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宪政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较系统地讨论了宪政的英美模式和不同语境下宪政的含义,概述了作者对中国宪政问题的基本认识,回应了"民主宪政论"和"自由宪政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逻辑。认为宪政问题绝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涉及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重大政治问题。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政主张在中国已经过时。自由主义理念基础上的宪政主张,要害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实质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可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混同为宪政。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和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秩序建构面临着路径选择的问题。由于民主与政治秩序、国家能力之间的张力,民主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运行存在困境。民主具有"非自足性"特性,即民主作为一种制度不能自我运转,作为一种价值也不能自我实现。它依赖于宪政的保障。宪政为解决政治争端提供了一个制度框架,可以实现权力的有序传承和增强国家能力,从而能有效地规范和保障民主制度的运转和民主价值的实现。通过宪政建设来推进和保障民主才是建构政治秩序,实现政治发展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7.
宪政制度的真正确立必须要求社会有普遍的宪政意识,对近代西方宪政意识的形成进行历史文化的探寻,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无疑具有深远意义。其中,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历史渊源是宪政意识形成的文化内核,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宪政意识形成的社会心理基础,对专制权力结构的不信任而取新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模式使得宪政意识的追求有了指导原则,自然法理论为宪政意识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契约理念为宪政意识获得广泛的心理认同提供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萨托利试图厘清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直接(参与式)民主与间接(代议制)民主、自由与平等之间的联系与冲突,为当代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他认为是相适的理论,即自由民主理论。其核心是自由与民主结合(或说民主必须以自由为前提),并以法治宪政为保障。  相似文献   

9.
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实践者,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宪政的概念,也没有对宪政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理论阐述,但他关于民主与法治的诸多论述中已经明显地包涵了丰富的宪政思想,在实践上亦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作过巨大努力。宪法至上是列宁宪政思想的前提;民主政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法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核心原则;保障人权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最终目的。认真梳理和研究列宁的宪政思想及实践,对我国现阶段的宪政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强宪政视野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概念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运行进行经验性和规律性概括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一个多层次、多向度、多维度的综合性概念,其具有基层民主自治理念性的属性,自由、民主、平等及权利等是其主要的理念要素,这几个理念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自由与平等是权利理念的根据和基础,民主理念是权利理念的保证,权利理念是自由、民主、平等理念在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理念领域中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1.
洪汗钟 《学理论》2013,(2):22-23
西塞罗认为共同善是共和的核心价值,包括"公益"与"公法"两个方面,形成了理解共和主义的两个维度,一为积极肯定性;一为消极否定性,又受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民主共和与宪政共和。宪政共和要求共和国的政体构建是宪政的、法治的,分权制衡的有限政府,试图构建一种"防御性共和政体结构";民主共和要求共和国的政体构建是民主的,强调人民主权,强调公民美德,强调构建的是发展的有效政府,试图构建一种"发展性共和政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自人类有宪政以来,宪政的发展就是与公共行政的历史发展交织在一起的。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宪政之理念与精神的实现,彰显一国之立国价值;而民主则成为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实现民主宪政之理念与公共行政的整合,不仅成为西方政府追求的目标,它更是我国努力的一个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中国学术界关于"民主是个好东西"的讨论,考察了民主主义、精英主义和完政主义对于民主理念的不同态度,认为民主必须是"宪政的"才是合理的;在分析"权利学派"和"功利学派"为民主辩护的不同理路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知识界应该反思民主问题上的种种思维定式,就民主的普世价值达成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4.
宪政背景下公共财政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财政是一种财政制度。财政制度的变迁就是从专制、人治财政走向民主、法治财政的过程。公共财政的生成与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是同一个过程,它们互为前提,互相促进。宪政背景下,公共财政的本质就是民主财政。建立科学、民主的公共财政制度,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更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霍布豪斯在分析《人权宣言》时提出的人权与公民权的悖论至今仍是当代西方思想界争论的重大主题,引发了像达尔、罗尔斯、哈贝马斯这样的一些当代政治思想家的思考。人权与公民权冲突的霍布豪斯问题反映了宪政民主理论的权利困境,不仅在政治制度层面上直接指涉到宪政民主理论的内在矛盾,而且在政治意识形态上构成了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基本分野。霍布豪斯问题是政治解放问题的一个表象,只有通过人类解放才能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6.
刘芳  甄红卫 《学理论》2011,(14):31-32
宋教仁是我国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民主宪政的积极倡导者。研究宋教仁,不仅对研究辛亥革命有典型意义,而且对我国当代民主宪政思想资源的丰富、民主宪政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孔武 《理论探索》2005,2(6):143-14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反映了我国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和谐社会的发展模式必需内化为整个法律秩序的价值追求,也就是“和谐社会”的法规化。因而必须探询其宪法基础,即和谐社会的“入宪”问题。和谐社会的宪政要义在于人权的优先性及其民主框架,其制度的建构在于人权保障的不断实践和中国特色的宪法实施制度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将民主、法治、人权等要素置于宪政概念之下的复合宪政观,是当代中国法学界阐释宪政涵义的通说。它折中融合了毛泽东式的民主宪政观和西方式的自由宪政观,是宪法学者面对社会转型期的本土课题,在有限的学术空间内传播西方立宪主义原理的一种智识努力,代表着当代法学界对宪政概念的一种中国式理解。但是各个要素内涵的不确定性及其相互间存在的张力,使得复合宪政观无法消解围绕宪政涵义所发生的争议。摆脱宪政概念中的实体性要素的困扰,达成"依据宪法运行的政治"这一形式性的宪政概念共识,是可行的替代性方案。  相似文献   

19.
建立真正的民主法治国家 ,理解法治、把握宪政以及解读宪政与法治之间的关系 ,是非常必要的。法治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上的东西 ,要实现这个理念 ,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 ,而宪政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制度层面。可以说宪政安排是实现法治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谢儒弟 《团结》2003,(6):44-47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孙中山是中国民主宪政的首创者和积极推行者 孙中山作为我国民主宪政的首创者和积极推行者,他的关于如何在中国推行西方式的民主宪政,以及推行什么样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