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高峰期的到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现阶段就业工作的首位,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营造了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各方因素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和求职心态都渐渐务实,找工作不再好高骛远,而是愿意脚踏实地从底层做起,不限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把就业目标投向二、三线城市的毕业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面对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高峰期的到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现阶段就业工作的首位,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营造了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制度环境。国务院于2011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之后进一步落实相关就业优惠政策,涉及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等方面。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由学校走向社会的系统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因素包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择业观念、就业储备、就业政策等。从就业的实现到未来的职业发展,需大学生本人、高校、企业、社会和政府四方做出不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就业政策体系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建华 《时事报告》2009,(4):114-116
今年以来,为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这些政策包括:到中西部基层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统筹实施大学生下基层项目,实施2009年“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计划,征召应届毕业生入伍,科研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三年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城乡基层岗位开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业信息化部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28日中午,车兴来从北京大学的第二体育馆的招聘会现场走出。冷风飕飕中,他推着自行车摇摇头失望地告诉记者:“没有什么收获。”车兴来是清华大学物理学博士,2009年7月即将毕业,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这学期一开始就奔波于北京各大校园的招聘会。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较2012年增加19万人。教育部2013年对全国500家大型用人单位统计结果显示,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一增一减,一涨一落,加之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高校在内的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9,(3):100-101
栏目主持人高薇:很多读者来信想了解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本期我们从教育部网站搜集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张新  霍红 《辽宁人大》2009,(6):31-31
近几个月来,金融危机给原本紧张的就业形势再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赵海林、佟岗、王建华等数十位沈阳市人大代表率领各自企业迎难而上,不仅不减员,还纷纷通过招聘会、洽谈会、走进校园等形式向大学生抛出橄榄枝。据不完全统计,沈阳市各级人大代表已提供近5000个岗位,为大学生就业解压。与此同时,面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人大代表还纷纷支招献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要求大学生放下"知识分子"架子,把自己作为社会普通劳动者参与社会就业竞争,通过竞争展示自己的才华,让社会接纳自己,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抱负.  相似文献   

11.
蔡雪莉 《传承》2009,(4):140-141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要求大学生放下"知识分子"架子,把自己作为社会普通劳动者参与社会就业竞争,通过竞争展示自己的才华,让社会接纳自己,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抱负。  相似文献   

12.
林微 《就业与保障》2013,(Z1):14-1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大学生是我们的潜在人才,是我们国家、老百姓、纳税人和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国务院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财税支持政策、培养和就业的指导政策、公共公正服务政策、开发工作岗位等等,  相似文献   

13.
李冬 《时事报告》2004,(3):72-73
巴西:先就业后择业 随着巴西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劳动力市场收缩,超过12%的失业率使众多大学毕业生在寻找第一份职业时失去了选择余地。“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已逐渐为巴西大学毕业生所接受。大学生普遍认为,毕业后只能先就业后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几年全国高校的大幅度扩招,大学生已不再是往昔的“天之骄子”。更多的学生在迈进大学校门的同时,就在为几年后跨出校门能否顺利就业而担忧。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保障》2005,(4):10-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制度正在不断改革和日趋完善之中,与之相应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已初具雏形并不断走向规范。对于面临求职择业的大学生来说,只有从宏观上对就业制度和就业市场有所了解和认识,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大学生是我们的潜在人才,是我们国家、老百姓、纳税人和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国务院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财税支持政策、培养和就业的指导政策、公共公正服务政策、开发工作岗位等等,鼓励用人单位吸收毕业生,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这些政策显现了效果。实际上,国务院每年都强调大学生的就业是首要问题,因为他们是国家的财富。  相似文献   

17.
从意大利的萨勒诺大学和波洛尼亚大学等中世纪大学的创立开始.历经近千年的发展.世界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教育发展划为三个阶段: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大约在15%以内的为精英教育阶段:大约在15名-50名的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的为普及教育阶段。到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各国都陆续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在西方各国得到了实现.它代表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  相似文献   

18.
北京:人才需求:自从北京市确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以来,这两个领域的人才需求量一直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9.
金旺 《现代人事》2003,(10):38-39
“良禽择木而栖”,“玉在椟中求善价,钗在奁中待时飞。”这一直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仅是一个个人问题,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普遍社会现象。那么,国外大学毕业生是如何就业的呢?  相似文献   

20.
高校扩招的实现,将我国高校教育推向了高峰,大众化教育的到来意味着教育资源稀缺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每年高校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高校教育面临的现实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