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国家疆域之边缘性部分的边疆,是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经过主观认定而确立的,是构建的产物。边疆的构建、调整和治理都受到既定边疆观念的深刻影响。边疆观念是国家总体治理中地理空间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自秦汉之际确立边疆之后,便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边疆观念。边疆观念不仅对边疆的确定、调整和治理发挥着重要影响,而且自身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形成了一个边疆观念演变的过程。今天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内部状况和外部形势,需要对传统的边疆观念进行重新审视和相应的调整,构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边疆观念,进而形成恰当的边疆战略,从总体上规划国家发展的地理空间格局,促进边疆治理和国家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家认同是困扰多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新时代边疆治理应将强化国家认同建构作为重要使命。在边疆治理中,公共政策作为基本治理工具,建构着国家认同的利益、政治、文化以及民族团结基础。公共政策对国家认同建构的作用具有二重性。审视边疆治理中的公共政策,存在着政策模式中稳定与发展关系失衡、族际主义政策取向、政策执行力不足、政策冲突、政策创新乏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边疆地区民众的国家认同。新时代边疆治理应不断优化政策,促进国家认同的持续、稳固建构。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悉心研读周平教授领衔新著《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1,收益良多,愈感作品研究精深、见解精湛、论证精当。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作品积作者经年心血,从历史与逻辑、规范与实证的有机结合,系统梳理学界边疆治理理论和观点,构建国家治理和发展意义上的边疆治理理论体系,丰富了国家治理理论研究,推进了边疆治理研究,实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的精品力作。一、边疆是国家之边疆在国家治理的叙事和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发展把边疆问题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的事实,促成了我国社会科学的多个学科对边疆研究的介入。然而,各个学科对边疆的研究都有自己特定的视角,于是便带来了一个始料不及的后果,那就是不同的学者对我国边疆的看法并不一致,甚至在同一场合讨论我国边疆问题的学者各自所说的边疆都不同一,出现了严重的认知冲突。我国的边疆研究要实现对国家需要的有效回应并健康发展,首先就必须在我国边疆的认识问题上形成基本的共识。这就把"如何认识我国边疆"这样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推到了边疆研究者的面前。总结世界各国的边疆研究,以及我国边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只有把边疆置于国家疆域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边疆,对我国边疆的各种形态和相互关系进行整体审视,并结合边疆治理来看待边疆,才能对我国的边疆形成客观、准确、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4)
边疆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首先应确立科学的推进策略并选择恰当的实施路径。从现代治理理论及其实践的角度看,边疆治理现代转型的关键在于以公共治理权力为轴心合理调适国家与社会关系,实现边疆治理从"国家主义"到"国家社会互构"的转型。为此,应进一步引导、规范和发展社会力量,为边疆治理的现代转型打好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所面临的问题,与国家腹地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此,可为边疆治理的一般客体和特殊客体。边疆治理特殊客体基于特定原因而形成,是明显表现出边疆区域特征的特殊性问题。本文拟从历史沉淀、现实因素、主观认知、客观条件等四个维度,尝试性地对边疆治理特殊客体的形成原因予以全面分析,试图撬开一道边疆问题原因分析的新视窗。  相似文献   

7.
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云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中缅、中老、中越边民跨境通婚现象呈现出急剧上升态势。边民跨境通婚是跨国婚姻的特殊形式,延伸的是居留、国籍及移民社会融入等问题,从而涉及到国家主权和法律制度、国际关系、边境安全、边疆稳定及社会和谐等问题。这些问题已超出了地方政府管辖权限,溢出了社会治理的狭窄范围,须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通过发展和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协调国际关系,创新治理体系,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在治理实践中探索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民族问题与区域性问题作为边疆治理中的主要内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形式。当前,只有认清边疆治理中民族问题和区域性问题的现状、区别与联系,及时更新传统的边疆治理思维,对民族问题和区域性问题加以调适和整合,才能更好地适应边疆治理的"新常态",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达到边疆善治。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边疆的治理、对多民族的整合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中华民族作为一种族称,是伴随着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的兴起才出现的,但中华民族作为一种客观实体早就存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把民族和国家完美地契合在一起,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揭示了边疆治理的内涵,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凭此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中国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并不一定是同步的,但却体现出过程同构、目标同向、路径同依、绩效同进的特征。理清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实施有效的边疆治理、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是国内最早设置专栏研究民族政治问题的刊物之一,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设置的“民族政治与行政”栏目。2015年,为更好聚焦民族政治与边疆特色,栏目更改为“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先后聘请周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方盛举(云岭学者、博士生导师)担任栏目主持人。该栏目因独特鲜明的办刊特色,不仅引起了全国政治学和行政学界的广泛关注,更在边疆政治学研究领域擎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为积极探索边疆地区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规律,认真总结我国民族地区边疆治理的经验教训,有效探究促进民族地区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措施和新办法,深化社会各界人士对边疆民族地区在我国治理现代化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吸引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和发展,《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将“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栏目列为刊物重点建设栏目,现面向全社会诚邀优秀稿件。  相似文献   

11.
从地方治理的视角回顾美国西部开发,对探究大国成长规律、廓清当前美国的各种治理乱象以及管窥美国资本主义走势都不无裨益。对此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西部大开发深刻影响美国地方治理的变迁进程,二是西部开发治理对大国成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三是西部开发治理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及出现的问题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现状存在的特定联系。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家共同体意识是在一定社会生活交往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是现代国家政治与社会不断互动、演化的复合产物。边疆地区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场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回归到边疆地区社会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进入新时代,我国边疆地区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国家治理的转型、社会发展的变革、文化多元化等因素塑造了边疆社会政治生活新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超拔于社会日常生活的抽象国家意识形态,必须融入边疆社会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使其成为“自然而然”的情感依恋。党和国家要积极寻求将国家意识历史记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根植于边疆社会个体生活的国家信仰与价值诉求、推动边疆社会振兴发展以增进个体对共同体意识认同的自信。  相似文献   

13.
房宁 《理论视野》2014,(1):15-17
正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国家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全世界像当年关注美国、欧洲、日本崛起那样关注中国的崛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内外对此也很关注。自从有国家、有政治以来,治理的问题就存在了。我们中国也有句话叫治国理政,我们党现在提这个问题是要推进它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从实  相似文献   

14.
论美国西部开发的环境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卫全 《理论导刊》2004,(10):71-72
环境问题是决定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不能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美国西部开发的教训以及美国污染预防新政策———国家环境表现跟踪计划(NEPT)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边疆问题呈现复杂态势,如何治理好中国边疆已成一个重大课题.基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前苏联边疆裂变的大致经过、前苏联在治理边疆民族问题上所实行的政策入手,探讨前苏联边疆治理的教训和启示,以期望有益于我国的边疆治理大业.  相似文献   

16.
三、对我们的几点启示美国对西部的开发比较成功,发展也较快,在其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正确认识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首先应客观地分析这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西部开发中与我们的不同之处:1、社会制度不同。美国是世界上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西部开发初期,对外,它不择手段向西部大肆扩张领土,非法抢占了大片土地。美国的大片国土,要么是趁火打劫低价收购的,要么是抢来的。我国是社会  相似文献   

17.
杨明辉 《学理论》2015,(3):82-83
"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是我国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治理边疆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制定各项边疆治理计划的基础。在封建统治者的眼中,"守中"之地与"四夷"之地有明确的划分;多数封建王朝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国家繁荣安定,边疆没有战事发生,让国家的疆土能够完整,从而在边疆地区实现"守在四夷"。主要从"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之间的关系切入,并且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做出探析。  相似文献   

18.
缅甸难民问题是一个既复杂又敏感的问题,是我国边疆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治理缅甸难民问题,我国需要建立预警机制,出台符合国情的难民法,应该支持缅甸民族和解和政治发展,尝试着让国际社会来共同担当.  相似文献   

19.
实施什么样的语言政策,关系到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政治整合与边疆安全治理效果。文章基于历史政治学的分析范式,考察新中国成立后X地区双语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语言政策在边疆安全治理实践中的作用机理,表现为语言同质化程度与边疆安全指数呈“U”型的关系变化特征。X地区双语教育政策的变迁大体经历了“生成—转型—巩固”的过程。在生成阶段(1949-1978),“以民语教学为主,加授汉语”的传统模式并没有对边疆安全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在转型阶段(1979-2000),随着系统环境的开放,边疆安全治理的困境也逐步显现,倒逼中央政府提高国家通用语言在双语教育中的权重;到了巩固阶段(2001-2019),随着双语教育政策设计的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边疆安全困境有所缓解。作为该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民族边疆地区的居民对该政策的调整会做出相应的能动反应。最后,文章对以国家建构为核心旨趣的历史政治学范式在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议题研究中的适用前景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边疆农垦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和保卫边疆,在边疆地区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和与之配套的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五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推动边疆农垦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