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之于宪政以及宪法、宪政、宪法关系间之交互关系,是近年来中国宪法学界广为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宪法为何物,宪政系何义?宪法学界的探讨和认识在不断深化。宪法是民主国家之政治根本组织大法,是法制体系中的最高法与“先行之法”;宪政是民主政治的宪法范式化、是宪法规范下实践中的民主政治运作模式;宪法关系是宪政主体之间依一定的宪法事实,依宪法规定而发生的宪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亦即宪政权利(含“权力”)与宪政义务关系:“法治”系由宪法、宪政派生而来,其基本价值与实证精神系由“宪法关系”实践之所彰显和承载。  相似文献   

2.
宪政是法治的高级形式。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民主是宪政的基础,法治是宪政的载体,人权是宪政的目的。宪政包含民主、法治和人权三个基本要素,宪政民主就是以宪政主义为根本的民主制度,宪政决定法治,宪政和法治必须是以良法为前提,良法之关键在于宪法的至上性。  相似文献   

3.
宪政在政治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明以民主政治制度为核心 ,以实施宪法、实行法治、制约权力为保障。宪政是以民主政治和法治为基础 ,是宪法规范及其实施并对具体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现实影响的产物 ,是现代政治文明进步的结果和标志。宪政对政治文明具有保障民主政治的运行、建立和维护社会正常的政治秩序、制约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等方面的作用。树立宪政意识、实行法治和党的依法执政等是政治文明建设中急需完善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宪法与正义     
宪政或法治是现代社会的根本秩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宪法是宪政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和文本载体,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但是,从宪法到宪政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一部真正体现民意和时代要求的宪法——正义的宪法是首要的和必需的。"正义的宪法",即宪法的产生和内容上的正义性,或者说宪法的"合法性",这将涉及到宪法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以法律的至上性和公正性为基础的一种法律体系.宪政是以法治为条件或环境,以宪法实施为依据的民主政治形态及其运行过程.法治是宪政的一部分,是宪政的必要基础,是宪政的基石.这是因为法治原则是宪法的基础原则之一;宪政的基本精神是建立有限政府,而法治正是其集中体现;法治是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手段;法治观念的养成是宪政实现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6.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过程。宪政在近现代政治文明中处于核心地位。离开现代意义的宪政体制,政治文明就无从谈起。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要加强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7.
论宪政及我国通向宪政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宪政是以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为基本内容并体现法治精神的宪法在国家的实际生活中充分实施所形成的现实的民主政治体制。宪政以良宪、宪治、控权、人权、民主为基本特征。“良宪”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良宪”有效实施的结果。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宪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甚至几代人在通向宪政的道路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加强法治建设的一个关键,是增强宪法意识,这其中的核心内容是切实贯彻宪法原则。宪法原则主要包括法治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人权原则等。宪法原则的这些方面,构成了民主政治的法治基础。所以,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宪法原则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党内民主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是一种以宪法为根基的法治下的民主,即宪政民主;二是共产党发展人民民主执政的本质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推进党内民主是实行人民民主切实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民主宪政国家必须树立法治理想,加强法治信仰,重视法治作用,提升法治价值.宪法至上是法治价值的正当性基础,保障公民的自由与权利是法治价值的合理性前提,民主政治是法治价值的合法性保障,程序正义是法治价值的确定性条件,权力制约是法治价值的有效性机制.  相似文献   

11.
税收法定原理是现代法治国家税法以及宪法所追求的基本原则之一,税收法定原理在很大程度上规制国家征税权,是现代宪政的表现形式之一。税收法定原理在我国的缺失,严重阻碍我国税收法治的进程。构建我们国家税收法定原理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日程。法治理论、人权保障、人民主权、民主政治以及权力制约原则等宪政基本理论为税收法定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宪政即实行宪法的民主政治,是政治民主的发展趋势,宪政程序是宪政运行、体现宪政原则和精神的有效载体。我国宪政实践中在保持程序正当性的同时,仍然存在宪政程序的正当性缺失,完善宪政程序是我国当前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民事契约和社会契约在主体状态、缔约目的、实现方式、违约后果上都有差异,具有各不相同而又整合一体的契约精神。宪政既要求有限政治又要求责任政治,它们都以契约精神作为意识基础,并体现着宪法、民主、法治、人权等理念在内的宪政精神。契约精神与宪政精神的确立,是中国法治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法治得以建立或实现的意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行政模式决定于政治模式,与民主政治模式相对应的是法治行政模式。法治行政有着多方面的理论诉求,诸如宪政民主、市场经济、契约文明、自然法理以及人本原理等方面。这种模式是未来中国建设法治政府、走向法治社会的理想制度选择,它以确立宪法秩序、健全行政法体系、完善司法审查、实行党政分开、强化行政监督为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与此同时,宪法就此问题作出了相应的修改与完善.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在宪政法制建设的实践和迈向法治现代化的征途中面临着一系列急待从宪法、法理上予以澄清和正面解答的理论问题,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宪政、法治实践中所面临的若干最直接的现实理论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宪法学、法理学分析和探讨,并对"政治与法治"、"权与法"、"宪政、法治与法制"、"政党、政策与宪法之关系"进行了具体探讨和论述,提出了在"依法治国"过程中必须摆正和处理好上列诸方面宪政、法理关系的具体理论建议和主张.  相似文献   

16.
宪政不单纯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一套制度体系,同时也是已有制度的实践运行,在更深层次上是一种宪政文化.当代俄罗斯宪政从制度到精神实质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这与现代法治以个体自由为核心的价值追求相契合.对转型期的俄罗斯而言,宪法是构建法治国家的前提基础,宪法司法制度的确立对法治国家的生成提供保障,扬弃民族传统的宪政文化的培育是法治国家确立的精神根基.  相似文献   

17.
宪政是民主运动的产物,是民主的宪法化。宪政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和基础,但不等于法治的完成。宪政的实行离不开议会,而议会的顺利运行则有赖于政党。一个国家的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伴随着这个国家的政党的逐渐成熟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中国宪政秩序形成的障碍因素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中国通往法治道路的征程中,摆在国人面前的首要任务应当是改变那种历史积淀下来的有宪法无宪政,有民主形式无法治精神的现实。以2004年的宪法修改为契机,文章从分析宪政的基本理念入手,在探索了西方宪政秩序的发生机制和研究了当代中国宪政秩序形成的各种障碍因素之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构建民主、稳定的宪政秩序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9.
民主宪政是中国自清末立宪运动以来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根本目标;而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这两大目标紧密相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了和谐社会,才能为我国的民主宪政的孕育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实现民主宪政,才能保障和谐社会的实现和健康发展。民主宪政与和谐社会的实现须尊重和保障人权,树立宪法至上的权威和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宪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涉及了强调依宪办事,维护宪法权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制约权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机制;以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方面的内涵。它明确了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模式,阐明了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指明了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道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