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孔     
于建嵘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经过1个多月的酝酿、发酵在微博上引起巨大关注。于建嵘近几年来成为网络、媒体和政府官员身边的红人,被称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因善于利用网络来发表对社会问题的意见,也被认为是网络时代的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2.
《人民论坛》2012,(3):56
1.微博"打拐":有目标才有制度突破@于建嵘:先禁乞儿还是先建福利保障制度。这是个伪问题。禁止是目标,具体路径当然要以福利保障制度为前提。有目标,政府和社会才能有所作为,才有制度突破,有何不可?——学者于建嵘回应"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争论,2011年2月16日  相似文献   

3.
<正>我把这本《旧制度与大革命》和刘震云的《温故1942》,还有一本研究战后欧洲史的书放在一起读,找同一个问题的线索。这个问题是,底层民众参与社会运动的诉求和方式同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关系。但我无法在这里回答好我的问题,哪怕仅仅从托克维尔的这本书着手。在这本书中,很多作为章节题目的惊心动魄的句子,越出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使得我从这本书里读出的疑问比获得的认知要多得多。我就说说我的疑问,跟大家讨论。一、民众的第一诉求是平等吗民众对不平等的耐受力在古今中外都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4.
高丙中为该书所撰的《序一》中说:本书既是切实关怀人类现实问题的应用人类学读物,实际上特别能够代表人类学的原初理想在今天找到了实现的途径。我们看到,人类学从单一文化的立场、单一国家的工具,经过社会批判和学术的自我批判,发展到人类多元文化的立场、全球未来的立场,从关于人的科学的玄想,发展到关于人的经验研究的学术。本书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人类学的局限,而且又回归到了人类学的原初理想一门有关研究人与人性的科学。先哲曾说,“无产阶级要解放全人类,必须首先解放自己”。  相似文献   

5.
于建嵘教授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我希望,不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影响政策制定的人,在关注街头乞讨儿童时要考虑以下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于建嵘教授等人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活动.从一开始就引发了媒体、网络问的巨大争议。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影响的不断扩大,争议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争议的重点也在不断转移。今年全国“两会”在即,于建嵘等人已经联络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7.
新书架     
《上海人大月刊》2014,(2):54-54
正《之江新语》习近平/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撰写的232篇短论。这些短论及时回答了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一些问题,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生动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8.
周永坤教授的《公民权利》是本讨论公民权利的书,站在平民立场,用一种"说事拉理"的交流方式,提出了很多现实的、有操作性的建议。这本书义理不乏深奥,辞章浅白晓畅,易为大众接受。  相似文献   

9.
王晓洁 《新东方》2008,(9):45-48
《眺望人类的新纪元》这本书是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和日本著名思想家、世界活动家池田大作先生在1972年关于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的对话集。这本书深入探讨了人类社会、人性、宇宙生命等问题。他们预言说,今天人类社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代,其原因就在于人类不断膨胀的私欲,以及有可能在将来会毁灭一切的科技手段,这些都将导致人类的信仰危机、道德沦丧,从而使整个世界陷入空前的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10.
张晋斌 《前进》2005,(3):51-52
一 列宁曾经讲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这就告诉我们,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决不仅仅是感情和立场的问题,而是要在此基础上,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和武装自己,才能站到社会历史的制高点上,得出合乎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结论,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阔步向前。这也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1.
于建嵘的底层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一家著名刊物的女主编问我:"你和于建嵘完全是不一样的人,为什么你们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我想了想回答说:"你的意思应该是我这个人太书呆子气,说话太直容易得罪人。于建嵘下海当过律师,身上既有书卷气又有江湖气,比较善于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相似文献   

12.
微评     
《创造》2012,(5):13-13
▲5月8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首个“村级市”挂牌仪式如期在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举行,附近15个村子响应要求加入“两辛庄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这不叫改革,这是瞎胡闹……那先改了完法的规制,让全国60多万个村长都成为市长,或者干脆叫某某国,村长全叫国王不是更威风?!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0,(8):89-90
吴向东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问题是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它的解答依赖于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本体论立场和方法论预设,思想史上存在着社会整体主义和个体原子主义两种不同的本体论立场和方法论预设,这两种对立的立场分享着同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事件回顾知名学者"微博"交锋县委书记之后1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于建嵘在其微博上发文,"昨晚深夜赶到万载县,今天给七百多人讲课,号召大家不要去拆  相似文献   

15.
《人大建设》2009,(12):55-55
《学习时报》近日刊发于建嵘的文章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相对和谐,就需要通过改革相关社会制度来使民众不抱怨。  相似文献   

16.
价值观决定立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本价值观,马克思终身奋斗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真正的人本社会。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的解放是普遍的人的解放。因此,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立足时代条件和中国国情,结合远大理想和阶段性历史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现实立场是人民大众。这一立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相似文献   

17.
周其明 《人大研究》2005,(10):24-27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社会上出现的信访群体越来越大、频次越来越高,信访问题备受各方的关注,在学界的争论也异常火热。信访是存还是废的争论,随着新《信访条例》的颁布暂时告一段落。在这场讨论中,尤其是于建嵘的调查报告———《信访的制度性缺乏及其政治后果》发人深省,报告显示,55.4%的因上访被抄家、被没收财物、东西被抢走;53.6%的因上访被干部指使黑社会的人打击报复。通过上访解决的问题只有2‰。与之对应的是另外一组更令人震惊的数字:国家信访局认为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80%以上有道理[1]。于建嵘指出,现行信访制度,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现在说起出书,也是一种潮流,一种时尚。有这样一本书:它是一本18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这本书的作者是湖北的一个普通职业司机。其实要说普通呢,也不太普通,一看书名就知道了——《一个肇事司机的述说》。那么在这本书里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位司机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呢?  相似文献   

19.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如何相适应之初探陈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宗教进行科学研究,是党的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如何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工程。带着这一课题,我们深入察右中旗对宗教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20.
逃离与回归:乡土中国教育发展的两种精神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以鲁迅和沈从文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乡土中国与现代性的相遇时,传达各自不同的立场,一种是启蒙-改造型,一种是回归-保守型.不同立场意味着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全然不同的价值位序.由于现实的危难,中国社会的历史选择乃是启蒙-改造型的社会发展路向,以致乡土中国与外援性的现代化之间的内在紧张问题被遮蔽.这直接导致当下置身现代化的过程中个体的内在精神资源的缺失.今天,在乡土价值在现代教育体系中阙如的背景下,沈从文的立场难能可贵.怎样面对乡土中国的悠远传统,深度阐发乡土社会的内在意蕴,并以此作为现代教育的精神基础,拓展当下教育的可能性,理应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