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讲到新农村建设还是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除了政府的规划、投入等,我特别想到了一个个常年工作在乡村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特别是那些村官们。前前后后,我接触过许多的村官,有用心做事,为村民谋利的;有只顾谋私利,为自己和亲友盘算的;有能力强,能做事的;还有得过且过,混日子的……除去外部条件,一个村的发展状况,往往与这个村的村  相似文献   

2.
董雁飞 《乡音》2013,(10):27-27
徐树是宽城满族自治县政协五、六届委员,现任宽城佳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宽城镇北街村党支部书记。最近笔者采访了他,他说:"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是我履行的职责;作为一名村支书,我要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作为企业负责人,我要走‘科技创新、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14,(13):44-45
正"陇雅虽然贫穷,但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和乡亲们一起,为了生存,永不放弃。"这是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总支书记吴天来对自己立下的誓言。陇雅村位于自然条件恶劣的大石山区,曾被认为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可不服输的吴天来,不信这个邪。十多年来,他坚定"为了生存,永不放弃"的信念,带领乡亲们治山种树,架电修路,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把一个大石山区的穷山村建设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先进村。  相似文献   

4.
赵小兵  钟伟 《今日浙江》2006,(12):42-43
在44岁的唐利民身上,有3个响当当的头衔:展望村党委书记、浙江展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总裁。第一个是党的基层干部,第二个是民企老板,第三个他自喻为“国企打工仔”。一家香港媒体的记者曾经这样问过他:“3个角色中,你最看重哪一个?”唐利民回答说“:最看重的还是村党委‘班长’这个岗位。”他以朴实的语言为自己的选择做了注释: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展望村的水土和乡亲父老养育了我;我父亲给我取了“利民”的名字,希望我长大后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把家乡建设好,带领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是我的责任,也是实现我父亲…  相似文献   

5.
《中国统一战线》2007,(7):F0002-F0002
美丽的常平村,座落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是常平集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缩影。其在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开创了“一企带十村”的模式,使10个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农民出身的董事长陈忠孝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在带领常平村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把建设新农村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6.
“我不图什么,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是我的神圣职责。”1992年,王明善在外地做生意很红火时,龙泉镇政府和村里的乡亲们要求他回家乡当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大伙儿共同致富。对此,王明善的家人都极力反对。王明善也曾犹豫过,但使命感最终让他回到村里,并以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海口市龙泉镇占符村,地处羊山地区腹地,缺水干旱,人均不足七分地,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落后。王明善一上任,就用实干来实践自己的承诺和职责。他筹款建设100吨的水塔,把水管安装到农户,解决了村里人畜饮水难的问题,使昔日“水贵如油,嫁女数水缸”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四访韩村河     
今年春天,我又一次来到了被称为京郊第一村、乡村都市的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访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村党委书记田雄同志。望着田雄那坚毅的面庞,听着他  相似文献   

8.
<正>11月6日,两场特殊的报告会分别在岑溪市归义镇荔枝村村委、龙圩区政府大会议室里举行,主讲人是十九大代表、梧州市蒙山县蒙山镇北楼村党总支部书记黄树新。他不仅传达十九大精神、解读十九大报告亮点,还与现场的党员、干部和村民分享了自己的参会感受与关注点。作为北楼村的党总支部书记,黄树新带领村民发展黑土猪专业合作社养殖、猪肉深加工和旅游生态观光农业等产业,几年间将北楼村建设成为环境整洁优美、村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不是靠一些财政支持就能够达到目标的。最根本的是农村自身要增强造血功能,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但是,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使得中国人的宗族观念根深蒂固,这就导致了村一级组织建设会受家族的影响。我们在研究村治模式的时候,必须考虑怎样避免宗族观念、家族政权的弊端。这个弊端不会促进经济发展,而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不会促进社会和谐,而会阻碍社会和谐建设;不会利于新农村建设,而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反作用力。村治模式要避免宗族观念$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农业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文德  相似文献   

10.
正13年来,在他的带领下,一个经济薄弱、矛盾突出的省级贫困村摇身变成了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并先后获评省级生态文明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称号。他叫雷旺金,省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宁化县中沙乡下沙畲族村党支部书记,2019年被评为三明市劳动模范。2007年,雷旺金当选为下沙畲族村村支书时,村委会资金账户上几乎是空的。"当选村支书,我就下定决心要把村里的事做好。"雷旺金从改善基础设施、增加村民与村集体收入、建设美丽乡村着手,培育  相似文献   

11.
王娜 《当代广西》2013,(8):32-32
2013年2月26日星期二小雨看到村民黄定武乐呵呵的样子,我心里也格外高兴,因为自己帮他解决了养猪缺资金的问题。驻村前,我信心满满,坚定信心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但来到王水村后,我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震撼,遇到了"三难":一是交通难,王水村是偏远山区镇中的一个贫困村,距狮寨镇27公里,山高坡陡,道路崎岖,行人稀少,进去只能  相似文献   

12.
主人翁——这样的村这样的官朱才元是一个“村一级的官儿”,也是苏州市人民代表,他和我在一个代表小组,我们就这么认识了。虽几次一起开会,但由于我不善交际,他更加少言寡语,所以他大概知道我写过的文章,我却不知他的业绩。后来代表到他所在的石浦村活动,我才知道,他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湖北政报》2010,(2):38-40
<正>鄂老建办发[2009]8号各市、州、县(市)扶持革命老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为进一步做好老区建设工作,我办按照"择老、择贫、择优"原则,对各地申报的2010年老区重点扶持村进行了认真审核,同意将阳新县丰台村等303个村列为2010年老区重点扶持村。  相似文献   

14.
正7年来,他把年平均收入人均不足1000元的村变成了人均5200元的"别墅村",把"打架村"变成了守法明礼的文明村;7年来,他为村里建设垫支43万元……他就是自治区"扶贫攻坚好支书"——凌云县优秀共产党员、彩架村党支部书记劳伦。不言悔,为村建设垫支巨款2007年8月,劳伦还只是彩架村村委副主任。当时彩架村交通极不便,村民出行难成了焦点问题。劳伦主动站出来,带领群众建便民桥。通过走村串户的宣传,大家都乐意投工投劳,但施工资金一时拿不出来。劳伦二话不说,掏出身上所有的  相似文献   

15.
章习 《天津人大》2014,(11):32-33
房贵英是市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西青区西营门街王顶堤村党支部书记、王顶堤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1994年任职以来,他始终不忘父老乡亲的殷切希望和重托,把自己深深植根于农民群众这片沃土之中,坚持为民办事,为民服务,尽心尽力,认真履职,把王顶堤村建设成为天津市的"先进文明村"。  相似文献   

16.
树魂     
<正>树是有灵魂的。小时候,我们村除附近高山上覆盖着大片森林外,村头巷尾更是有不少参天古木,而每一棵古木,都有自己的灵魂。记得当年在村外黄土岗上,有一棵四人合抱的大荷树,又名木荷,有一次,我们村老木匠的大儿子不知天高地厚,站在树下扬言要把它砍倒拉回去打家具。也许他只是起心动念,但回家里后没过多长时间,他就染上了怪病,从此沉疴难起,最后撒手人寰。有人说,他是触怒了树神。而我想说,他惊动了树魂。尽管这事子虚乌有,可全村人宁愿相信它是真的,并非迷信,而是出于对古树的敬畏,所以越传越  相似文献   

17.
<正>"嗨哟,加油!用劲干呀!"3月18日,钟山县凤翔镇同枝村委底村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态乡村建设场面,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等重点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老板,我们村正在进行生态乡村建设,现在巷道硬化、绿化带土地平整等工程还没有完工,我要和大伙儿一起完成这两项工程才回去上班。"正在施工的返乡农民工钟国超用手机再次向江苏南京的老板解释自己迟迟不回工地上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闲暇时,黄树新都要到他带头成立的黑土猪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给土猪"体检"。走了一圈下来,看到土猪在西河镇瓦冲村村民庞桂府的照料下长得格外健壮时,他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黄树新既是蒙山县蒙山镇北楼村党总支书记,又是北楼村的致富带头人,村里人都说他是一位对群众热心帮助、带领群众致富、公私分明、严守底线的好支书。近年来,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指导下,他带领北楼村群众建设北楼新农村,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正>"道路硬化又整洁,饮水净化又安全,村屯绿化又美观,在这样的环境里劳动生活,我感到很幸福。作为村里的保洁员,我将努力推动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为建设美丽家乡多出一份力!"说这话的是获得全区"清洁乡村·百佳保洁员"荣誉称号的宁明县爱店镇堪爱村板堪屯保洁员何东利。2013年6月,何东利被聘为村里的保洁员,一年多来,他除了做好日  相似文献   

20.
一个月前,记者在一望无际的农田里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一个月后记者又在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会场里见到这位憨厚朴实的农民。会后,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叫买买提·恰瓦。“我是莎车县阿斯兰巴格乡阿热买里村的一名村党员干部,在这个村当了1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