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宝昌 《小康》2006,(8):31-31
我国农村消费环境以及广大农民的消费维权意识令人堪忧,给农村的消费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二、农民群众的消费维权意识淡漠,农民消费法律知识相对匮乏,消费维权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商品知识欠缺;三、生产者经营者缺乏诚信经营,制假售价,坑害消费者;四、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不到位,存在执法漏洞,甚至一些执法人员与生产者经营者互相勾结,共同侵害农民利益;五、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消费环境以及广大农民的消费维权意识令人堪忧,给农村的消费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二,农民群众的消费维权意识淡漠,农民消费法律知识相对匮乏,消费维权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商品知识欠缺;三,生产者经营者缺乏诚信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消费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应运而生,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大大增强。为适应这一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优化上海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1,(30)
正顺德区在全国首创消费维权调解结果在线司法确认机制,建立消费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和消费维权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云调解""云确认",消费维权工作效能显著提升。随着经济市场不断发展,消费提档升级进程加快,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消费纠纷数量相比以往大幅上升,同时团购、预付费等新型消费纠纷增加趋势明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打通消费维权通道成为社会治理的痛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晋西北老区宁武、神池等县的农村调研时发现,老区农民对中央建设新农村的举措非常欢迎。但与此同时,他们认为要加快老区新农村建设步伐,首先要来一场“消废”革命。2005年,晋西北八县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5%左右,农村市场已开始成为拉动消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农村消费环境以及广大农民消费维权意识令人堪忧。农村消费品市场几乎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倾销地,以致农村消费品市场被戏称为消“废”品市场。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已成为广大农民难以承受之痛。调查表明,农村消费变成消“废”的成因主要有五个:一是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6.
黄松光  黄瑚 《今日浙江》2013,(14):48-48
很多观众对电视剧《马大姐》中热心解决邻里纠纷的"马大姐"印象深刻。在温州市瓯海区也有一位热心的"马大姐",她是梧田街道干部马明月,"马大姐消费维权服务站"中心主任,这是温州市首个以个人命名的农村维权站。梧田街道面积22平方公里,是瓯海区常住人口最多的一个街道,加上温州汽车城、家具城、装饰城等大型商城坐落于此,商业繁荣,消费纠纷自然也多。在过去,一提起消费纠纷,消费者想到的是去找工商部门维护自己的合法  相似文献   

7.
徐丹 《人大论坛》2007,(3):45-45
3月14日,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贵州省消费者协会在贵阳召开贵州省2007年3·15活动、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暨表彰全省十佳消费维权人物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8.
《山西政报》2006,(24):55-55
近日,记者赴忻州市各县(市、区)工商局采访,耳闻目睹了他们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品牌兴农、红盾护农、维权保农以及推行食品消费放心工程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消费维权工作既是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信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民生、顺民意、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近几年来,重庆市工商局和重庆市消委会按照市委、市政府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战略部署,紧扣消费领域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芳放 《中国青年研究》2015,(2):100-102,107
以河南省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征、原因、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动机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年级越高,网络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更高;消费结构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网络消费安全意识较强但维权意识较差。  相似文献   

11.
日前,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官桥镇大牛村段善其等5户农民,一路敲锣打鼓给咸宁市工商局送来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一双双长满老茧的大手拉住局长方义涛感激地说:“工商部门的消费维权村村通真是好呀,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今后即使买到假货也不用愁了。”原来,这5户农民因建房时购买了劣质水泥和预制板,造成房屋墙体断裂。在经销商总是避而不见的情况下,5户农民愤然向设在本村的“农村农民消费维权点”工作人员投诉,该村消费维权联络员陈仁彰马上将这一问题向镇12315申诉举报站报告,并协助处理,不仅使这5位农民每户得到1000元赔偿,工商部门还对违法经销商作出4000元的处罚。由此,当地农民把消费维权点向农村延伸亲切地称为“村村通”。  相似文献   

12.
从8月26日起,武夷山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聘请的9名专家律师正式加盟景区维权队伍,他们的照片及工作职责已经在景区12315消费维权服务中心上榜,今后,游客在武夷山旅游消费中遇到烦恼,均可直接向景区12315服务投诉,针对游客投诉的热难点问题,有关律师专家将出面解决维权,更好地服务中外游客。据悉,专家律师维权进景区这在福建还是首例。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自我价值实现愿望的强烈化、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城市化、维权意识的明确化以及维权手段的单一化等特点。由于诸多体制障碍和现实困境的存在,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入地很难顺利地实现社会融入,成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的"边缘人"。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服务与管理,促进其社会融入,成为目前基层政府与党团组织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团支部建设,可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人力资本趋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任新民 《思想战线》2003,29(5):78-8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已逐步显示出其资本化的趋势。这集中表现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广泛化,形成的多样化,使用的社会化及管理的法制化,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人力资本趋势需要加强竞争中的平等权,流动的合法权,权益的保护权,社会保障中的享受权,政治的参与权的研究,增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法制意识、信用意识和社保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农民自身的天然弱势和消费者弱势导致农民的消费环境日益恶化,农民消费维权手段的贫乏和救济渠道的狭窄,使得农民消费者的弱势地位进一步加剧。如何尽快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离不开理性农民消费主体的塑造。解析农民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对于培养理性农民消费主体有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中国论坛》2005,(2):27-28
2004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10周年,是中国消保运动20周年,也是中消协成立20周年,在我国消费维权史上的确值得大书一笔。  相似文献   

17.
农村消费落后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海霞 《小康》2006,(8):22-30
2005年9月,时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的邱晓华一语震全国:“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19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除了消费差距过大,另一个让人关注的危险是城里无法立足的商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农村。所谓“城里不要,农村走俏”,尤其在城市消费维权运动日炽的同时,假冒伪劣商品展开“上山下乡”运动,使得农村大有成为假冒伪劣倾销地之虞。在《小康》进行的“消费小康”调查中,对农村的消费环境评估没有达到及格线。  相似文献   

18.
李广静 《天津人大》2014,(12):47-47
日前,宁河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工商宁河分局、家乐超市、贸易开发区小百小食品市场,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法检查,指出,要采取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经营者的诚信意识;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行动,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要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切实解决好消费者反映、举报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的安宁对国家政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维护农村稳定,很多学者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如取消农业税后产生的问题、农村灰色势力、农村法制建设困境等等。近几年来部分农村地区出现治安不稳定状况,其深层机理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生计模式的更替密切相关,如"赌博经济"的出现,环境污染与村民环保维权意识的萌生。整体而言,社会治安管理应当从农村社会利益格局的变迁、村民观念意识更新的角度审视农村社会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消费问题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谨 《前沿》2009,(7):161-166
文化消费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提高农村文化消费力,加强农村文化的硬软件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新型农民。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必要举措。本文以广州市为例,概括了新时期农村文化消费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形成农村文化消费特点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了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满足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