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社会化大生产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根本原因柯裕新,陈兢襄目前,我国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原因众说不一,有的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的必然要求,有的认为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的必然要求,还有的认为是由劳动力的归属关系所决定的,等等。我认...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劳动力的流动要不要采取劳动力市场的形式?劳动力商品性质与劳动力市场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不能回避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有的同志从否定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性质出发,认为劳动力流动不需要采取劳动力市场的形式;一是有的同志从必须建立和开放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出发,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仍然是商品。但双方都面临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理论障碍。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群众》1998,(7)
走向市场≠走向商品市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不能把走向市场仅仅简单地理解为走向商品市场。厉以宁认为,商品市场的竞争只不过是企业生产成果之间的竞争。而企业要走向市场,不能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还要在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市场上全方位进入,这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劳动力方面,企业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不同意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的同志,除了以马克思论断劳动力商品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为依据以外,那就是认为劳动力商品化有损于按劳分配和劳动者当家作主。笔者的看法与此相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否定劳动力商品性质,实行名为产品经济实为自然经济式的劳动制度,倒是有损按劳分配和劳动者当家作主。这是十月革命以后几十年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所证明的。为了在理论上真正弄清劳动力的性质,有必要对这两个难点作一论述。劳动力商品化有利于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5.
试论劳动力采取商品形式与按劳分配的统一姜义军劳动力采取商品形式与按劳分配原则能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相安共荣”?笔者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是一部分或大部分生产资料的主人,全体劳动者是以共同或集体所有的方式平等地享有对社...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究竟应遵循何种原则,目前有一种观点很时髦,认为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可以“兼容”、“并存”。(参见李成勋《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和按劳分配可以兼容》,《理论前沿》1996年第16期;刘健《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理论前沿》1997年第7期。以下引文凡未加注者均出自刘健的文章,简称刘文。)我们认为,这种“兼容”“并存”论虽然看到了按劳分配的理  相似文献   

7.
按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与按劳分配相悖关柏春现在,很多学者都主张社会主义工资要由劳动力价值来决定,并认为这样就能实现按劳分配、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不是商品从而也就不存在劳动力价值这一范畴。但是,为了说明问题,我暂且假定劳动力是商...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条件下,客观上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劳动市场:一类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私有制基础上的劳动力商品力市场;另一类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公有制基础上的劳动力流动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对工资量的决定有重要的制约作用,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深化工资改革有重要意义。传统观念只从按劳分配角度研究工资问题,远离劳动力市场,很难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其实,按劳分配规律只能说明工资的实质是劳动报酬,并不能指示工资量决定的具体界限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求助于劳动力市场。这里提出三个问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必要性宫希魁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开放劳动力市场,承认劳动力是商品的必然逻辑结果。关于这一点,目前人们的认识还有不少疑惑,很有必要在理论上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和说明。一、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按劳分配,必须...  相似文献   

10.
论实现劳动力商品化及其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文/张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当前培育l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就是建立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有赖于劳动力的商品化。关于劳动力的商品化的原因,及其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前几年,国内经济理论界虽有过讨论...  相似文献   

11.
论实现劳动力商品化及其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张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就是建立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有赖于劳动力的商品化。关于劳动力商品化的原因,及其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前几年,国内经济理论界虽有过讨论,但并没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动力市场问题讨论综述黄劲松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必然的经济现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化的两个基本条件依然存在:首先,劳动者在法律上具有自由的人身,拥有劳动力的个人...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是商品的说法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现实,假如劳动力是商品,以后无法说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①担』已承认劳动力的商品性会丧失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而导致雇佣关系的产生。由此我们有必要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重温马克思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第一个条件的论述,马克思指出:“商品交换自身只包含从商品本身性质发生的从属关系。在这种前提下,劳动力能在市场上表现为商品,是因为它的所有者(有劳动力的人),把它当作商品来让渡或出卖,且以此为限。但它的所有者要把它当作商品来卖,他就必须能够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特殊历史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在劳动力商品理论基础上构建起著名的剩余价值学说,并逻辑推断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不复存在,劳动的交换也不须通过市场。囿于这一思想,很难理解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国有企业劳动力的商品化、建立劳动力市场等问题。理论上的障碍正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滞后的重要原因,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化、市场化是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 一、现代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并非马恩 批判的资本主义制度的重演 劳动力商品化,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已为多数人所认可,但改革实践中劳动力的市场化进程大大落后于其它要素市场,其重要原因是人们担心社会主义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否会导致马克思曾尖锐批判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重演,这是十分敏感又不容回避的问题。 首先应对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有一个客观历史的评价。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劳动者,从封建社会人身依附关系约束下的农奴转变为一无所有的法律上自由人,劳动者因此拥有自己劳动力所有权,有权选择职业,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尽管是自由得一无所有,但相对于封建制度农奴的地位来说,毕竟是历史性进步。它使劳动者从人身依附关系下解放出来,劳动力市场优  相似文献   

15.
一、劳动力流动应采取什么形式许多同志认为,为促进劳动力流动,需要建立相应的市场。但应建立什么样的市场,观点不一。有的同志主张建立劳务市场,因社会主义劳动力流动带有很大程度的互助合作因素。在市场上,劳动者所交换的并不是劳动力,而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即劳务。有的同志则主张建立劳动力市场;也有的同志把劳动力市场与职业市场并提,认为几种市场只是提法不同,实质都一样,都是劳动力的交换和流通。  相似文献   

16.
一等奖: 王明亮 《现代企业呼唤新观念》 (管理教研室) 张达 《从天心炸鸡公司的发展,谈企业领导应具备的新观念》 (中青班) 二等奖: 袁才葆 《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才能培育劳动力市场——兼谈克服“劳动力成为商品就会动摇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错误观念》 (团校)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现阶段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兼容与相关一种一度颇为流行的观点是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按劳分配直接对立起来,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论述的有关按劳分配的理论和原则,是和消除了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形式相联系的,因而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不能兼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现实在人们面前设置了这样的“二难选择”: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就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劳动力商品”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认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生产关系意义上的劳动力所有制问题,劳动力不可能成为商品,否则,就会动摇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甚至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笔者认为,这种观念不克服,就会成为培育劳动力市场乃至建立和发展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体系是由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组成的全方位的、互相依存的、开放的市场系统。市场体系具有完整的属性,即不仅要有商品市场,还要有生产要素市场,如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等。一切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都要有相应的流通场所,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体系的功能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如果生产资料、资本、技术、信息、房地产等生产要素都进入市场,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不进入市场,仍然由国家统一分配,企业就不能根据生…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刘文战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发展劳动力市场。王正萍同志撰文认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有一部分不具有商品属性。本人在仔细读过王正萍同志的文章(《论社会主义劳动力的非商品属性》,载《党建研究》1994年第5期,以下简称王文)之后,认为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