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的巨大影响力来自于它内在的基本特征即科学性和革命性。它的科学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以及它的"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其革命性在于它的政治立场:以实现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自由人联合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本质内容和根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世界观方面讲,其科学性表现在它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整个世界都处在一个相互联系、永恒发展之中;作为方法论来讲,它是“批判的、革命的”,认识的辩证法以客观辩证法为基础,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而这种反映不仅在于“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恩选集》一卷,第19页),使“现存世界  相似文献   

3.
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思考党中央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这一重要建设理念,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概念带来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理念的政治哲学基础在于政治知识化,即建构和谐的政治与知识关系;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理念的政治哲学追求则体现为塑造政党的知识化和哲学化,最终形成政党的政治智慧.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思考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彰显了这一理念的科学性和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之所以被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拥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这具体表现为:它是一种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立足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种坚持以唯物史观为哲学根基的具有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有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种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具有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观。深刻理解与科学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适时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提高党的领导工作的科学性有许多途径,但根本的途径是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哲学,掌握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试从科学领导的角度谈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科学领导的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的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它不同于“家长型领导”、“官僚型领导”、“经验型领导”、“教条型领导”、“放任型领导”。它是科学的领导。它的科学性就在于它能把握住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制定出正确的决策,并能依靠、服务、带领  相似文献   

6.
论公共政策问题的合法性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亲培  梅顺达 《求索》2011,(11):48-50
传统研究范式认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在于它是否能够解决业已存在的社会问题。然而,现代政治学研究认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在于它是否找到了正确的社会问题,即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而非社会问题本身。由于历史原因,在公共政策问题构建上,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内在创始式模型”。该模式下的公共政策问题存在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为此,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政治学理论,尤其是协商民主理论化解公共政策领域的合法性危机,为和谐社会愿景的实现指引道路。  相似文献   

7.
王威 《前沿》2013,(3):27-30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4年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这一阶段,是“为人民服务”的萌芽阶段。期间,中国共产党人曾经提出如“文学为大众服务”“党为群众利益服务”“为民众服务”等重要思想。这些都为后来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深入研究萌芽阶段的“为人民服务”,有助于我们增强对“为人民服务’’提出的科学性和必然性的认识,同时也论证了党的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种科学的代议制度。其科学性主要在于它科学合理的人员构成以及议事规则。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它既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从实践逻辑与学理逻辑相统一的视角来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根本标志在于不断探索实现“初心”的有效途径,根本体现在于始终坚信和践行实现“初心”的有效途径,根本要求在于矢志不渝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作用在于使我们党始终具有应对千变万化的天下之事的准绳,根本方法在于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它满足当时中国理论需要的程度。此外 ,十月革命爆发后 ,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合适的条件和氛围。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之所以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在于它真正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归根结底在于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把道德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与人民心连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言犹在耳。2019年总书记视察杨浦滨江时,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由此诞生。本期信仰的足音,我们来到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在倾听“人民城市·杨浦故事”中,致敬时代先锋。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地区相关规定以及司法实践形成了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区别对待”准则,对两岸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日前,台湾地区“司法院”作成“释字第710号解释”,形成“同等对待”准则,部分地修正了“区别对待”准则.“同等对待”准则具有深远的两岸意义,为确立大陆人民在台法律地位以及保障大陆人民在台权益提供了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身体写作”这个西方女性批评的重要概念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本土化过程中遭遇到特殊文化语境而产生了理论性的异变和误读,完全丧失了女性批评话语应有的革命性内涵,在商业炒作和男性猎奇心理的暗示之下,使得女性写作逐渐由抗俗走向媚俗。其实女性作家的“身体写作”问题不在于写“身体”,也不在于写“性”,而在于怎么写,主要在于写作的动机和定位。女性写作应当在肃清概念的基础上突破“身体”和性,走出被看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富有力量和不竭的生命力,一条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既具有鲜明的党性立场,又具有坚实的科学性基础.理论工作者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严密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科学性和充满人文精神,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了真和善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社会、共沐社会和谐,是古今中外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好理想。然而,理想能否实现,关键不在于它是否美好,而在于它是否科学——科学地构想、科学地实践。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理想国”、“桃花源”、“乌托邦”等,虽是美好之至,然却源于空想、归于乌有,盖因缺少现实性、特别是科学性而致。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关键的是,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去科学构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发展观去科学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构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揭示、…  相似文献   

17.
9月15日,肇始于1954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迎来了整整60年的特别欢庆。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总结人大制度的风雨历程和实践得失,对于未来的政治改革和民主法治,无疑意义深远。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大制度完整总结了我国政治运行的经验,亦标志着注重“人民性”的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除了人大几近瘫痪的“文革”十年,人大制度在五十余年的实践中,整体扭转了中国的政治传统,它特别突出地诉诸“人民”的政治热情和行动,以人民为主体构建基础性的社会结构与目标,作为国家主体的工农阶级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政治地位。在一个官僚传统深厚悠久的东方大国,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  相似文献   

18.
蒙一丁 《长白学刊》2003,19(1):12-15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站在全新的高度,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内涵,包括共产党阶级内涵的科学性、先进性、革命性和前进性。为共产党在新世纪更加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哲学与“人”的理解原则的根本变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贺来 《长白学刊》2002,1(5):33-39
对人的研究,关键不在干使用“人”的观念打出“人学”的旗号,而在于切实领会马克思所确立的把握人的理解原则方法。马克思在人的问题上最为重大的理论贡献在于超越了传统哲学把人理解为一个“现成存在”的理解原则和思维方式,而确立了理解人的“生存性”理解原则和思维方式,从而为通向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存在开辟了道路。从“现成性”到“生存性”,并进一步把这种“生存性”领会为人的“自由性”,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理解最具革命性和启示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严整科学性、革命批判性、发展创新性有机统一的工人阶级的理论立场和表现。它总是从事实出发;它具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性;它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它也是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和其精髓、灵魂的稳定性的有机统一。今天,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我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保证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也有助于深刻、全面地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