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立波 《党史文苑》2005,(11):38-42
在"文革"期间,出现了许多非正常提拔的政坛"新贵",其中上海尤为突出.如王洪文由一名保卫干部跃升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徐景贤由一名普通的机关干部提拔为上海市委书记,而于会泳则由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窜升到了中央委员、文化部部长的高位.然而升得快,跌得也快.当"文革"结束之后,对于前途失望的于会泳,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他的"戏剧"人生.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们总是将"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人民为本",实际上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以人为本"是"以每个人为本"和"以一切人为本"的辩证统一,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同等重要.而"以人民为本"则是以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或根本利益为本,侧重于人民这一整体."以人为本"取代"以人民为本"不仅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新发展现的基本要求,而且顺应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无论"天人合一"或"知行合一",最终的价值诉求都是指向人类的"至善"。人类"至善"的理想之境尽管遥远,但成功与否却取决于当下人人都可参与其中的实践。"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一",究竟应该如何解释?应该说,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这个"一"主要是指本体。"一"既可转化为"多","多"也能会通为"一"。如同阴与阳、正与反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事物与运动一样,天与人、知与行也是囊括了各种各样的现象与行为,  相似文献   

4.
杜隽世 《实践》2009,(3):55-56
"克己复礼"源自<论语.颜渊篇>.我国儒学创始人、教育鼻祖孔子在回答学生颜渊什么是"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克己复礼"的原意为克制自己的欲望,服从周礼.孔子生活在群雄争霸战乱频繁的春秋战国年代.作为中央政府的周王朝已名存实亡,各诸候国皆想取而代之.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孔子提出要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规范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关系,其用意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5.
医疗改革重在解决“贵”和“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我们先后走访了东、中、西九个省市,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行了考察与调研.所闻各方面的情况和意见,使我们切实感受到医疗问题,真正是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由于看病"难"和"贵",不少人有病不敢进医院."小病拖、大病挨,要死才往医院抬"的现象比较普遍.就是在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里,我们也遇到一位曾任厂长和工会主席的老共产党员,床下藏着一瓶滴滴畏.他说:"怕的是医疗费过高,不能把沉重的负担压给下一代!"为什么改革开放已经使GDP翻了三番的今天,看病问题却使得近90%的百姓为之却步和担忧,感到无奈和艰难?  相似文献   

6.
人们谈到道家代表人物的时候,一般是以"老庄"并称,但在玄学思潮盛行的魏晋时期,却多有"庄老"一词山现.本文主要考辨了"老庄"和"庄老"两词的渊源所自,分析了两词的内在意蕴及所代表的思想背景,认为"庄老"一词的出现表明了魏晋玄学思潮从以"老学"为中心转向了以"庄学"为中心,而这种转移是因为"老学"和"庄学"之间内在的歧异.  相似文献   

7.
《实践》2008,(Z1)
常听有的基层干部抱怨.上级机关工作组下来的多,给基层添麻烦的多,帮不上忙的多。这些上级机关抓基层,工作没少做,精力没少投,时间没少花,钱物没少给,为什么基层不欢迎、基层面貌仍然依旧呢?原因很简单.很多上级机关都把"抓基层"与"下基层"混为一谈了。抓基层当然要下基层.如果机关干部总是坐在机关"遥控指挥",就难免带有盲目性。但是,下基层只是抓基层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的途径。现在有些机关干部把抓基层仅仅理解为下基层去看看,"下"的人数、次数不少,问题也带  相似文献   

8.
"名利"与"民利",虽一字之差,内涵却相差甚远。讲"名利"者为己,讲"民利"者为民。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名利"观念要淡,"民利"意识要浓。这一要求对加强党性修养、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军人因战争而生,为和平而存。黄和平,一个普通的共和国军人,或许自从父母为他取名"和平"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的生命会与金戈铁马结缘,与守护和平相系。带着种种猜想.笔者走进了兰州军区"雪枫团",走近了这个曾在委内瑞拉"猎人学校"历练成才、回国后学以致用并带出一大批身怀绝技的侦察尖兵的优秀共产党员——黄和平。  相似文献   

10.
"亚健康",是近年来医学专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的是身体虽有种种不适,但经医院检查又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身体状况.人一旦生病,看上去为突发,其实都有一个由"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生病"的渐变过程.因而,专家提醒人们要注意"亚健康"状态,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
邓永慧 《实践》2007,(4):42-42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各级党委、政府换届之后.将有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年轻干部热情高.干劲足,都想大显身手,这固然是好事。但是.有些同志只顾了"放火".却忽视了"备柴".上台后对一些问题未弄清楚就急于发号施令。最后.火放了一把又一把.不是方向"烧"偏了,就是对象"烧"错了.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损失.作为一方领导.选好打开局面的突破口是必需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也  相似文献   

12.
"屯垦戌边",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开发边疆、保卫边疆"而进行的一项战略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复转官兵和全国各地的城乡青年,随着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一声号令,毅然纷纷投入到了"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中,先后在新疆、内蒙、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等边疆省区,开辟了2000多个国有农场,形成了一条巩固的"边防农场带",为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繁荣、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与边防安全,做出了不朽贡献.  相似文献   

13.
陈毅是一位职业革命家,诗词乃其余事,然而正是从这"余事"中显示他的革命家本色.他终身与革命相呼吸,也终身与诗歌相呼吸,无论在顺境、困境、或是逆境,莫不如此.他的病中诗可以为证.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既具有坚定的原则性,又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体现了邓小平杰出的政治智慧、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完美的政策艺术,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本文对其中包含的"一国"与"两制"、局部与主体、感情与原则、时间与空间、"不管"与"要管"、和平与武力六个方面的辩证关系,进行了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校“和谐德育”理论体系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方略,为高等院校改革德育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高校"和谐德育"理论体系概述包括五方面内容(一)"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二)"务实"--积极做好地方高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与管理服务工作.(三)"和谐、关爱"--积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全面发展"--做好素质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五)建立健全"和谐德育"总体绩效评价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6.
鸣镝 《党史文汇》2009,(8):62-63
茅于轼先生有志于"为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这让人很难理解.因为就常识而言,为一方办事,就必为这一方说话的.古语也有"孝当竭力,忠则尽命"的说法,语出蒙学<千字文>.在"国学"日昌的今天,大概小孩子也是懂得的.当然,茅先生不是小孩子,而是一位老者,不能以蒙学中的道理来要求,这也是自然的.但是,一边为这一方办事,一边又为仇方、敌方或者别一个什么方说话,或者,一边为一方说话,同时又为另一方(悄悄地,或者公开地、大张旗鼓地)办事,总感觉有点……至少是说话不专心,或者办事不尽心.反正感觉不对劲.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对"三反"运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就"三反"运动的起源、过程、内容、毛泽东与运动的关系、"三反"的对象及目的以及历史评价等问题作一学术史的回顾,并就"三反"运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质"、"量"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成为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最具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断性”语境下的儒学发展“三期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志华 《学习论坛》2006,22(10):58-62
以往对于儒学史的研究大多是在时间一维的线性思维模式下展开的.无论是"三期说",还是"四期说",所强调的都是儒学义理间的"连续性".从"中断性"研究视角的概念出发,儒学史是在"连续性"与"中断性"的相互纠葛下完成的.以"中断性"为视角治儒学史并非意在否定"连续性"的研究,而是意在为儒学史研究提供一种立体性的多样化的研究视域.基于对儒学史的变化因子的分析,儒学史分别经历了三种形态"实存道德描述形态"、"形上学形态"和"形上道德实践形态";现代新儒学既不是独立的新形态,也不是"接着宋明儒学讲",而是"形上道德实践形态"的丰富和发展.这便是儒学发展"三期说".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化解执政风险、巩固执政之基的关键,就在于党的领导干部务必牢记党的宗旨,真心为民谋利,铸造人民"公仆"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