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在我国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的各种方案当中,行政法院等专门行政审判机构独具明显的体制优势和专业优势,当属最佳选择。关于专门行政审判机构的模式,首先应以实质解决行政争议为突破口,以诉讼类型化为基本思路,以保护无漏洞和监督无死角为努力方向,全面优化行政审判职能,然后按照新的职能要求,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明确其地位、结构、成员和管理等制度要素。在构建专门行政审判机构当中,必须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立足现有司法资源,稳妥推进且不轻易放弃;必须与人民代表大会制、检察监督和行政复议等制度相互协调,兼顾司法便民,避免行政审判因改革而遭受冲击;必须以完善顶层设计为前提,尤其是先解决好谁来提供试点依据、基本法律是否修改以及如何修改、专门行政审判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如何明确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贾海龙  贾海涛 《河北法学》2004,22(11):127-129
混合型审判机构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事物 ,通过介绍东帝汶、科索沃及塞拉里昂三个国家和地区的混合型审判机构 ,并且在考察现存和正在商议中的混合型审判机构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特点。由于混合型审判机构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及其他优点 ,决定了其可能替代国际特设刑事法庭 ,在惩治国际犯罪司法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法院机构精简和职能转变之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人民法院的机构精简 目前人民法院机构庞大,人员众多,且还在继续扩编,这种状况应当停止,并实行机构精简: 1.取消审判委员会。为保证审判质量,我国法律规定了有力的措施,包括对于轻微或简单的刑事、民事案件,可以由法官一人独任审判;除此之外的其他刑事、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都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一些重大、复杂或疑难的案件,院长和庭长可以亲自参加合议庭进行审判。而审判委员会以听取汇报、讨论投票的方式对案件的处理作出决定,这明显地不符合直接、言词、公开、辩论等现代审判原则,因此应当取消。但考虑到目…  相似文献   

4.
审判独立是我国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因体制性原因,司法权深受法院内外部各种权力的干涉而被地方化、行政化.基于此,针对法院“管理——审判”二元架构下“机构——权力”的二维关系,深入分析法院内部“机构——权力”的运行机制,进而提出法院管理体制改革与治权创新的总体构想:改革法院机构,设立党政办公会和审判委员会为院级管理机构,下设审判、执行、审判管理、政务人事管理等四类专业事务机构;改革审判委员会的职能,使其成为专司审判事务管理和审判咨询的机构;改革人事管理模式,实行分类化、专业化管理;还审判权于法官,实行主审法官负责制下的合议庭民主制.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过程中如何最大化的保护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利益。对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司法实践表明,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一定时期为维护被害人的利益,特别是经济补偿方面与刑事诉讼的效率要求达到了一定的优化配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侵财性犯罪不断增多。犯罪率居高不下,案件数量不断膨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仍是首选的目标。故要求附带民事诉讼从刑事诉讼中独立出来是不符合社会现实要求的。同一侵权事实引起不同的责任认定所造成的刑民冲突越来越多,同一行为在违反刑法的同时,产生复杂的民事责任问题会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审判机构的功能设置采予以解决而不是通过二次审判。同时要协调民事赔偿的执行问题及积极的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6.
范跃如 《法学家》2007,(2):114-122
本文考察了劳动争议诉讼的审判机构.通过对国外劳动争议诉讼审判机构进的比较研究,发现有两种模式:一是普通法院式,二是特别法院(庭)式.后者又具体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自成体系的劳动法院(庭);二是设在普通法院中的劳动法庭;三是具有准司法性的行政机构模式.通过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诉讼审判机构的设置的分析,作者认为:我国目前由民事审判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存在诸多弊端,已经不适应劳动争议审理的现实需要.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动争议诉讼审判机构的设想:我国应当设立劳动争议审判庭,并且,在其人员配置上应当贯彻实行体现"三方原则"的特殊陪审制.  相似文献   

7.
吴海青  杨杰海 《政府法制》2013,(17):F0002-F0002,I0001
山西省汾阳市人民法院现有正式在编干警55名,下设16个内部机构,包括政治处、办公室、刑事审判一庭、刑事审判二庭、民事审判一庭、  相似文献   

8.
贾海龙  贾海涛 《河北法学》2004,22(12):127-130
塞拉里昂特别法庭是进入21世纪以来,联合国主导创立的国际化刑事法庭之一。通过介绍其创立及创立依据的法律文件、其机构及其管辖权,总结出塞拉里昂特别法庭的特点,指出其兼备了国际特设刑事审判机构和国际化刑事法庭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犯由于其在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的不足,适用与成年人一致的普通审判程序的矫正效果不佳。对未成年人犯的审理,要在审判机构、审判方式及审判人员的选择上予以关照,建立适应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专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法院如何恰当配置内部各主体、各层级的职权,合理确定各主体、各层级在审判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符合审判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的审判运行机制,是我国人民法院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任务。C市人民法院在审判职权的配置与界定、审判流程的建立与控制、审判动态的监督与把控、审判绩效的评价和考核、信息技术的植入和运用等五个方面的探索,正逐步接近其构建“权力关系清晰、主体职责明确、监督制约到位、资源配置优化、审判活动透明、内部流程顺畅、指标导向合理、科技全面支撑”的法院内部审判运行机制之目标。鉴于构建法院审判运行机制在中国特色司法制度微观基础的塑造、我国法院规范化发展、法院改革创新等方面的意义,C市人民法院的实践能为其他司法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朱奕锋 《法制与社会》2012,(21):269-270
近年来国际辩护律师在国际刑事司法机构上履行辩护职能而遭国家干涉的情形日益增多.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和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的法庭规约中均未明确包含国际辩护律师豁免问题的条款,这为国际刑事司法机构的正常运作留下不确定因素.通过分析国际性与区域性国际法律文件,探讨该问题的人权保护法理基础,国际辩护律师职能豁免应该得到承认.  相似文献   

12.
张春波 《中国审判》2014,(12):34-35
少年法庭是改革创新的产物,少年审判事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的推动。从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成立全国第一个少年审判庭起,30年来,少年法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肚大,现已发展成为人民法院的重要审判机构。2014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在全国法院少年法庭三十年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少年法庭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未成年人,形成了多元化少年法庭审判组织格局,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少年法庭审判队伍,创立、发展了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审判制度和工作机制,树立了人权司法保障的良好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因属于同一体制,在内部机构和审判员配置方面大同小异。法院内部机构如何设置、审判员如何配置,关乎审判效率。法院基于体制共同、内部机构设置类似,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对审判效率的影响也类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产权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与之相对应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近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有效指导下,一些地方法院在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力图解决传统的知识产权案件级别管辖、部门管辖不统一的问题。其中湖北省及武汉市两级法院尝试进行了知识产权“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改革实践,并针对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审判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实行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复合模式的建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新《环境保护法》提出了环境保护跨行政区划管辖的立法精神,这为破解“立法不健全,相关条款原则性强、存在司法管辖冲突”的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案件司法管辖现状提供了契机.在把脉司法实践中所呈现之“专门管辖型”“集中管辖型”“巡回法庭型”“指定管辖型”的实践后,问诊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案件管辖所遇到的难题.破解之道应首先对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案件的司法管辖进行顶层设计,以集中管辖为主,指定管辖为辅;其次,根据环境要素特点及司法现状,有序构建跨行政区划环境审判机构;同时,根据司法审级规定和审判需要完善环境审判机构的层级;最后,根据跨行政区划环境案件的管辖及审判特点,完善环境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安徽省大力加强公证机构和队伍建设的一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抓机构队伍建设,健全组织保障体系。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公证机构设置调整,健全公证工作的组织体系。我们在进行细致认真的调查研究和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省实际的公证机构设置总体规划和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涉及公证机构调整的12个设区的市司法局按照省厅的要求,都拿出了科学合理的机构调整方案。经过积极努力,安徽省将设区的市城区公证机构设置在同一层级,实现了公证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二是做好公证机构设置调整的后续工作。完善公证机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林广海 《知识产权》2006,16(6):13-13
2002年底,由于广东省高院进行内设审判机构的改革,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民三庭),我被安排到民三庭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这样,我便成为了一名知识产权法律工作者。初入行,对于知识产权所知甚少。于是,我便四处搜集有关知识产权的理论书籍,通过学习,给自己“输液恶补”。随着阅读量的积累,知道了郑成思教授,也知道了他对于版权法的玄奥有一个“鬼学”的比喻,于是我迫切地想购买郑教授在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权法》(1997年修订版)。但我跑遍广州全城的书店也没有买到,情急之下,我向北京的朋友求援。很快,我就收到了有郑教授本人寄…  相似文献   

18.
不少人担心,缺乏诚信,信用不佳,这种社会状况下开展仲裁,仲裁员的行为和裁决的质量缺乏保障,难以实现仲裁的公平和公正。机构仲裁便于监管和控制,既便于仲裁机构对仲裁员的监控,也便于国家以种种手段和渠道对机构实施监管并间接监控仲裁员(至少在中国如此,因为仲裁机构基本上是政府公共财政支撑下由政府部门设置和主管的),中国的机构仲裁的现状尚且并不令人满意,存在诸多不良表现。当然,突出的表现和问题是一些仲裁员和机构工作人员违规违法办案甚至严重违法招致刑事制裁。刑法修正案中增设枉法仲裁罪即是对这种现象和担心的反映,也是试图应对这种现状和改变这种现状的一种努力。此时此地,讨论没有机构监管的、国家监管显然较弱的临时仲裁,实为奢望。一旦开展临时仲裁,问题必将更为严重和严峻。  相似文献   

19.
杨增新治新17年间,形成了自己的统治思想,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司法思想也是及其丰富的,他在司法机构的变革、诉讼审判、狱政改良、司法教育方面的思想,都有一些积极的思考,本文就拟从上述几个方面对杨增新的司法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俊生 《中国司法》2008,(11):96-98
建设高质量的司法鉴定机构,既是司法鉴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司法鉴定机构自身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的鉴定机构设立、职责和管理监督等制度框架下,鉴定机构的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着“硬件”不硬、“软件”不强、能力不足、公信度不高等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深入探索鉴定机构建设的规律和路径,对于司法鉴定丁作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