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通过近20年的乡镇司法行政工作体会到: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乡镇司法行政丁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乡镇司法行政工作是为了人民群众.需依靠人民群众.其发展成果应由人民群众共享并接受人民群众检验。吉林省前郭县王府镇司法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入村人户为农民提供“签约服务”.带动了全镇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陈茜 《中国审判》2012,(5):52-53
64867,这是山东省济南市两级法院2011年审、执、结各类案件的总数,更是济南两级法院在维护大局稳定、保障民生和谐的道路上踏出的一串串坚实脚印。将群众的民生大计装在心中,凭借着"公正、透明、高效"的司法服务,济南法院全体干警正为实现公正司法付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3.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3,(3):7-7
基层法院立案信访窗口覆盖率超过90% 全国法院司法便民利民措施更加完备,基层法院立案信访窗口覆盖率达90.1%,有14个省份达到100%。据了解,全国各级法院恢复、新建和调整人民法庭,保障人民群众司法需求,近5年新投入资金19.6亿元,新增立案信访窗口建设面积36.6万平方米,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诉前调解、立案受理、诉调对接、判后答疑等“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低成本”司法服务,使立案信访窗口服务水平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民事审判法官的角度出发,认为法官应当以实现司法实质合理,提升群众评价获得群众认同为追求,在审判能力、方法等方面有所作为,让当事人以及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5.
立足新时代,面对新使命。2022年,广西司法行政工作将持续提升工作质效,守护壮乡群众民生福祉,夯实祖国南疆稳固基石,不断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行法治之力,护航壮乡改革发展当前,广西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广西司法行政机关将乘势而进、顺势而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司法所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和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民调解》2011,(6):23-25
精髓:扎根基层,贴近百姓,做人民群众贴心人。核心:将"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司法行政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主线:始终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的全过程,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群众之所需,用真心、真情架起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司法所工作好坏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7.
2016年,上海检察机关将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聚焦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深化司法改革试点,严格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从严管理检察队伍,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推动上海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立足检察职能,在服务保障国家战略和党委中心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独特作用。紧贴特大城市特点,全力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建立暴力恐怖犯罪快速处理、从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代表和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强调.要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总书记这一谆谆告诫充分说明了司法工作的本质,指明了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9.
陈金明 《中国司法》2012,(10):20-25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司法行政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庄严使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相似文献   

10.
邢新华 《中国司法》2011,(12):37-38
江苏省如皋市司法局坚持从小处着眼、小事入手,把司法行政业务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实施群众工作联系点、调解服务“一键通”、普法邮路通万家、全面推行“三理”工作法等便民为民服务制度。服务民生、化解民忧、交互民意、温暖民心已成为司法局的基本服务制度和基层司法行政干警执法为民的平台。利民便民服务制度符合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它所蕴涵的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所体现的责任意识、价值取向,对我们进一步推动司法行政系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2009,(7):12-13
重庆市巴南区司法局鱼洞司法所立足“依法履职、服务群众”的工作宗旨。以“高标准、规范化、创一流”的工作目标,积极围绕强基础、严管理、创特色、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强化基层司法行政服务工作.使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服务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我所多次被评为“人民满意司法行政单位”.并被命名为首批“重庆市规范化司法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三抓三创”:  相似文献   

12.
一站式便捷诉讼服务、深化司法公开阳光工程、强化辨法析理工作……一系列司法为民举措,彰显了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情怀。济宁中院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不忘司法初心,牢记职责使命,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积极探索司法便民利民新机制,及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司法》2008,(6):91-91
2007年,江苏省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3088件,援助困难群众24023人,分别比去年增加85.8%和24.5%,累计接待解答群众咨询约21万人次,挽回各类经济损失8633万元,一大批困难群众通过法律援助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做好关注民生十件实事的要求,围绕“应援尽援”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提出司法制度要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可见会议精神最鲜明的特征是更加强调了执法为民中的"为民",要求司法改革紧紧围绕民生、民意开展,以实现、保护人民利益为改  相似文献   

15.
安东 《中国司法》2014,(10):4-5
提升司法公信的前提是司法本身必须公正,而且是获得社会认同的公正。当前,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问题高度关注,对司法不公时有反映,司法公信力状况不理想。究其原因,与社会各界对司法了解不够、群众参与司法不足而导致司法神秘、司法缺乏有效监督制衡等,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钧  赵润平 《政府法制》2013,(24):55-55
为了使司法服务更加贴近民生顺应民意,山西寿阳县人民法院近期开展了“密切联系群众,司法为民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爱民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请社会“号脉”、让群众“处方”,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相似文献   

17.
李月平 《政府法制》2014,(34):16-17
伴随着“阳光司法”活动的深入开展,山西省方山县人民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主题,全面落实司法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突出能动司法的主基调,从立案信访“第一窗口”开始,主动将审判执行工作全程纳入“阳光审判”之中,创新各项举措齐头并进,努力把司法权力公开给人民群众,受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群众信访中涉及检查机关的内容逐渐增多,给社会稳定和司法机关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主要原因是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不理解、难接受。提升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以取得老百姓的普遍认知,建立检察机关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对解决涉检访问题至关重要。本文陈述了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山东省汶上县人民法院立足工作实际,坚持从"小"处着手,把"忠诚于党、为民司法、公正办案、廉洁做人"的价值追求落实到实践工作的细枝末节中,使司法服务更具特色,真正把"小"文章做大、做实,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群众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响亮地提出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院长王胜俊要求各级人民法院,找准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结合点,真正做到部署工作、处理问题、审理案件,都要置于大局中去思考,都要从有利于大局来把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积极完善便民利民的诉讼制度和措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